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运用运动测量计(Kinemometer)对80名健康者、13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跟腱反射时值(Achilles Tendon Reflex Time,简称ART)测定及TT_3、TT_4测定,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之间及与其他临床因素间的相关性, 以及替米沙坦干预后的变化. 方法 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 随机分为2组, 每组40例, 均接受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等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用替米沙坦片40~80 mg&#8226;d-1, 对照组给予安慰药, 入院后24 h内行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并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以及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 三角指数, RMSSD, HF, LF)、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等,并行6 min步行试验(6MWT).治疗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 结果 TS和SDNN ,RMSSD和LVEF呈正相关, 与LVDD呈负相关; TO和SDNN,LVDD呈正相关, 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治疗组治疗后TO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TS值和SDNN,PNN50,RMSSD, 三角指数, RMSSD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HRT和HRV指标的检测都可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 TO、TS值与LVEF、LVDD相关, 可凭借TO,TS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替米沙坦干预后改善HRT和HRV, 可能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hepatic veno-occlusivedisease,HVOD)发生率低,临床较难早期诊断,需要肝穿刺病理组织活检确诊[1]。随着HVOD逐年增多,临床需要无创手段进行早期诊断,本文讨论超声对菊叶三七致HVOD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B超监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超声监测排卵,指导用药及性生活,提高受孕成功率方面较少报道,本文通过对42例不孕症患者71个周期应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准确预测排卵日,指导临床用药及性生活,42例中受孕获得成功17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临床选用不孕症患者42例,年龄24-36岁,不孕时间为2-9年,42例中原发不孕刀例,继发不孕15例,患者均有周期性月经,除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双侧输卵管检查至少一侧通畅,丈夫检查正常。根据有无药物诱导分为自然排卵组和药物诱导排卵组,42例对个周期中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并与硝苯啶疗效比较 .方法 :采用血流动力学信息检测仪 (CD- ) ,检测高血压病患者舌下含服普萘洛尔和硝苯啶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舌下含服普萘洛尔能较迅速地降压 ,降低心肌耗氧量 ,提高射血分数和心肌缺血阈值 ,其在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改善心肌缺血阈值上优于硝苯啶。结论 :本检测方法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舌下含服普萘洛尔疗效优于硝苯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无创伤性食管心房调博法,测定7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发病期与恢复期房室结(AVN)的电生理参数,对其中31例分别测定了发病早期和发病晚期的参数,对4例重型患者测定了4次。分别比较了发病期与恢复期,发病早期与发病晚期,轻型发病期与恢复期,中重型发病期与恢复期AVN功能。结果显示:发病期,尤其是发病早期,AVN功能损害明显,中重型较轻型损害明显。EHF对AVN功能的损害是EHF某些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出血造成血管夹层,影响或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本院收治并明确诊断2例SCAD患者,1例选择介入治疗,1例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性,50岁。因“突起胸痛伴恶心、呕吐1h”入院。患者1h前在酒席期间突然出现胸骨中段后闷压性剧痛,伴恶心、呕吐,全身大汗,有濒死感,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约60支/d。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33岁。因自缢引起昏迷3h于1989年2月1日入院。经抢救后神志转清、诉有头晕、胸闷、心悸。病前无发热、咳嗽、心悸、胸闷等病史。3个月前体检时心电图报告正常,以往身体健康。体检:BP112/70mmHg,神志清,两肺(-),心律不齐、无杂音,肝脾未及。入院当日心电图Ⅱ、Ⅴ_1导联连续记录(附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pH值与F-对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电化学腐蚀的影响.方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量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在不同人工唾液中的极化曲线,测得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的自腐蚀电位(Ecorr)、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和极化电阻(Rp),以评价pH值与F-对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 观察试件腐蚀前后形貌变化.结果:随着pH值的降低,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极化电阻减小,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pH=4人工唾液中加入0.2%NaF后,纯钛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增大,极化电阻明显减小,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表面发生腐蚀,纯钛在含0.2%NaF人工唾液中的腐蚀最为严重.结论: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的耐腐蚀性随pH值降低有所下降,F-降低纯钛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心脏起搏是挽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生命唯一有效的急救手段,尤其在基层医院急诊抢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可在X线指引下熟练地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