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 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比值升高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常见的内分泌特征,探讨LH/FSH比值不同的PCOS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化水平的特点。方法 将360例诊断为PCOS的患者依据LH/FSH比值分为3组,比较各组之间临床特征、性激素和糖脂代谢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根据LH/FSH比值分为LH/FSH<1组、1≤LH/FSH<2组和LH/FSH≥2组3组,构成比分别为20.28%、37.78%、41.94%;1≤LH/FSH<2组的体重指数(BMI)高于其余两组,腰臀比(WHR)在1≤LH/FSH<2组高于LH/FSH≥2组,LH/FSH≥2组多毛评分高于其余两组(P<0.05);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在3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LH/FSH比值呈正相关;雄烯二酮(AND)水平在LH/FSH<1组低于另外两组(P<0.05),亦与LH/FSH比值呈正相关;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在1≤LH/FSH<2组高于另外两组。结论 不同LH/FSH比值表现出不同的临床及生化特点,因此即使LH/FSH比值正常的PCOS患者临床治疗中也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脾虚证与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纳入PCOS患者593例,记录受试者年龄、血压、身高、体质量、毛发评分等,检测性激素、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代谢水平等。结果:593例PCOS患者脾虚证301例占50.76%;脾虚证PCOS患者体重指数(BMI)≥25 kg/m2占92.35%(278/301),腰臀比≥0.8占98.67%(297/301),腰围≥80 cm占97.01%(292/301),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2占35.22%(106/301),睾酮60 ng/dL占33.55%(101/301),游离雄激素指数(FAI)5.0占40.20%(121/301),雄烯二酮(AND)3.0 ng/mL占81.4%(245/301),总胆固醇(TC)5.69 mmol/L占16.28%(49/301),甘油三酯(TG)1.7 mmol/L占44.85%(135/3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5 mmol/L占38.54%(116/3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3 mmol/L占68.44%(206/3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69占66.78%(201/301),空腹血糖(FPG)≥5.6 mmol/L占23.26%(70/301),空腹胰岛素(FINS)≥21μIU/mL占47.84%(144/301);合并代谢综合征(MetS)176例(29.56%),176例PCOS合并MetS患者脾虚证153例(86.93%);脾虚证PCOS患者可诊断为MetS占50.83%(153/301);具有全部5条MetS诊断危险因素的PCOS患者都是脾虚证(10/10)。脾虚证PCOS患者临床上表现出与PCOS合并MetS患者相似的代谢特征,其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臀围、腰臀比、AND、FAI、性激素结合球蛋白、FINS、FPG、HOMA-IR、TC、TG、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apoB/A1显著高于非脾虚证PCOS患者,HDL-C低于非脾虚证PCOS患者。结论:脾虚证PCOS易出现代谢异常表现,是MetS及各种代谢异常发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实现中医"治未病",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PCO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录入PCOS患者841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测定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IR,根据HOMA-IR分为HOMA-IR1.66组、1.66≤HOMA-IR2.69组、HOMA-IR≥2.69组,观察各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结果 841例PCOS患者中医体质以痰湿质(24.02%)、气虚质(22.24%)为主,其次为血瘀质(14.74%)、湿热质(13.20%)和平和质(10.46%)。HOMA-IR1.66组148例,1.66≤HOMA-IR2.69组200例,HOMA-IR≥2.69组493例。PCOS患者9种中医体质在不同HOMA-IR分组中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HOMA-IR1.66组前3位依次为痰湿质、血瘀质和平和质;1.66≤HOMA-IR2.69组前3位依次为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HOMA-IR≥2.69组前3位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结论 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较高,胰岛素抵抗与中医体质间存在联系,在临床治疗中,辨体与辨病、辨证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是目前广泛采用终止早孕的一种流产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副反应小、损伤少、痛苦轻等优点 ,但其流产后出血时间长 ,部分病人出血量多为其主要不足。我们应用中药复方制剂—安血冲剂 (当归、川芎各 2 0 g ,益母草 50 g ,牛膝、蒲黄各 15g等组成并研制成颗粒剂 ) ,解决药物流产后出血问题 ,通过对安血冲剂药效学动物实验结果证明 ,该药具有明显的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 ,减慢子宫肌收缩频率 ,延长凝血时间 ,抗炎镇痛等作用 ,同时对该制剂又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现将 176例流产对象观察结果报…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确诊为PCOS的女性657例(PCOS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非PCOS健康女性作为对照。测定PCOS患者人体量学指标、性激素指标、糖代谢指标以及脂代谢指标;根据泌乳素水平由低到高,将其分为4个亚组,Q1~Q4,通过非参数检验对4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比较。PCOS组和对照组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分析PCOS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泌乳素水平PCOS患者的糖代谢水平;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PCOS病情与泌乳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个亚组间年龄、腰臀比、雌二醇、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三酰甘油水平及HOMA-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Q4组年龄、腰臀比、雌二醇水平、HOMA-β显著低于Q1组(P<0.05),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Q1及Q2组(P<0.05),睾酮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l...  相似文献   
4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以不孕、多毛、无排卵、月经不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PCOS超声下卵巢呈明显多囊性改变,并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雄激素过多合成在PCOS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膜细胞对颗粒细胞反应性增高、垂体分泌促黄体激素增多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卵巢雄激素合成过多的机制。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出现则可能使PCOS临床症状加剧。雄激素、胰岛素、促性腺激素和肥胖间的相互作用促成PCOS患者的生殖表型。  相似文献   
48.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多种多样,如何在众多的方案中选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具有学科特色的培养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科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PBL教学法、例会制度、基于学位论文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估等一系列特色教学方法.并对这些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实验性研究,以评估其优越性,为培养医学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49.
莪术油的抗肿瘤及治疗卵巢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莪术油是从姜科植物莪术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目前已从莪术油中提取出20多种化学成分,并确定其结构.其中,莪术挥发油中主要抗肿瘤活性物质为β-榄香烯、莪术酮、表莪术酮、莪术二酮、表莪术二酮、莪术醇、异莪术醇、吉马酮等化合物[1].现今,卵巢癌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莪术油作为抗肿瘤药已在治疗卵巢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近年来莪术油抗肿瘤及干预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0.
葛根素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调节血糖、血脂、抗炎、抗氧化及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