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目的:观察探讨骨载异烟肼聚乳酸微球的设计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动物模型中的释放效果。方法:选择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复乳法制备缓释微球,对微球进行形态学观察、粒径分布观察、体内释药和体外释药观察。结果:平均微球粒径(10.59±0.3)μm,平均包封率(44.9±0.9)%,平均载药率(13.0±0.6)%。在24h、72h、1w、3w微球组滑膜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口服组和原药组,P<0.05。与口服组和原药组对比,微球组0~24h药物波动差值明显更低,P<0.0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骨载异烟肼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够在抗结核治疗中置入骨结核病灶对术后病灶发挥持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原田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8例16眼原田病患者行FFA及OCT检查,全部病例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周后复查OCT。结果 8例16眼原田病患者FFA检查表现为双眼早期视网膜色素上皮多发性渗漏,晚期多湖状荧光素积存的特征性外观,OCT显示多发的连续的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部分液性暗区内可见稀疏的蓝色反光点,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周后,OCT复查浆液性渗出迅速吸收。结论在原田病早期以双眼后极部多发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为主,联合FFA与OCT可以对其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同时为疾病的病情追踪、疗效评价以及视力预测提供了客观定量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超关节骨外固定器治疗踝部开放性骨折与骨缺损林崇汉农绍友向香成李美才余铮刘国平*踝部开放性粉碎骨折并有骨缺损时,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作用应用骨外固定器超踝关节固定结合肌皮瓣移植,松质骨植骨等方法治疗胫腓骨下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骨缺损16例,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短节段CD器械内固定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2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稳定性腰椎压缩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方法较多 ,近年以短节段固定较为广泛开展。我们自1995年 6月以来采用短节段CD器械复位固定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 2 4例 ,治疗效果满意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男 17例 ,女 7例。年龄 19~ 4 6岁 ,平均 2 8岁。受伤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的早期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院459例颈椎手术患者,统计术后2周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459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4例,发生率为9.6%。颈椎前路手术258例出现并发症25例,其中食管损伤2例,脊髓损伤5例,脑脊液漏3例,植骨块移位1例,感染7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内固定松动移位3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后路手术201例出现并发症19例,其中神经根损伤4例,螺钉松动5例,伤口血肿感染4例,脑脊液漏3例,侧块螺钉损伤小关节面3例。结论:颈椎前后路手术早期并发症较多,要降低术后并发症既要熟悉解剖结构,又要提高手术技巧和预防并发症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人工合成以LINGO-1基因的mRNA为靶目标的内切磷硫酰核酸序列的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ODN-PSsXT-1),对脊髓损伤部位进行干预,分析LINGO-1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新生SD大鼠60只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后,再随机分为ODN-PSs XT-1实验组30只和实验对照组30只进行干预实验;在不同的时间段,利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对细胞表达的LINGO-1 mRNA进行分析.结果:Western blot和RT-PCR分析结果表明,XT- 1ODN-PSs可减少LINGO-1基因的表达.结论:人工合成XT- 1ODN-PSs寡核苷酸对脊髓损伤后LINGO-1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的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前路固定、植骨在退行性腰椎滑脱复位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34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行前路矫正、固定、植骨术。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34例中30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8%。结论前路固定系统可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提供坚强有效的节段固定。  相似文献   
18.
经后路PLIF加BIOFLEX治疗腰椎失稳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植入椎体间可撑开螺文融合器PLIF及弹性椎弓根内固定系统BIOFLEX对腰椎失稳定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2例腰椎失稳症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BIOFLEX椎弓根系统固定并椎间植入PLIF手术治疗.结果 132例术后随访8~23个月,平均15个月,未发现椎间植骨不融合情总,术后优良率97.7%.结论 经后路植入椎体间传统椎间融合术的许多不足,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腰椎失稳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显微镜直视下小切口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探索脊柱微创手术的新方法,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显微镜直视下行经后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实际手术节段74个间隙,其中后外侧突出38个间隙,中央型突出32个间隙,极外侧突出4个间隙.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8个月,平均7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其中优54例,良6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3.75%.术后无复发病例,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 显微镜直视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具有立体感强、视野好、手术创伤小、疗效佳的优点.虽然存在着手眼分离,但稍加训练即能胜任.在显微镜直视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前路手术的适应症及前路减压与稳定重建术的疗效,对行手术治疗的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多节段颈椎失稳症及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和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者17例;颈前路减压加钢板与单纯椎间融合器(Cage)内固定术者8例;颈前路减压加Cage内固定者5例;2例“跳跃性”病例不同节段分别行Cage加钢板内固定。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前JOA评分为(7.43±1.19)分,术后(14.62±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优16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8%。1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加重,1例双上肢瘫痪完全无恢复。6例术后出现吞咽疼痛或困难,经治疗后恢复,植骨全部融合。认为前路手术的最佳适应症为:累及病变≥2节段;临床表现为颈肩背部疼痛、神经根或脊髓受损,神经系统检查阳性;CT或MRI显示病变来自脊髓前方;经系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