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3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494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271篇
妇产科学   175篇
基础医学   894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2074篇
内科学   1270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457篇
特种医学   4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81篇
综合类   4080篇
预防医学   1899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1918篇
  15篇
中国医学   1588篇
肿瘤学   42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704篇
  2013年   651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838篇
  2008年   851篇
  2007年   799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807篇
  2004年   716篇
  2003年   682篇
  2002年   610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434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3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5年11月27~29日,广东省人口计生委在惠州市举办全省“艾滋病预防与计划生育服务结合国际合作项目后续研讨培训班”,全省8个项目点的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艾滋病预防专家等40人参加了培训班。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是总结、推广项目地区艾滋病预防与计划生育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儿童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因工程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儿童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对42例经临床诊断为单胞病毒性角膜炎的儿童采用球结膜下或球旁注射干扰素20万u,隔天一次;深层型者加用0.1%无环乌苷眼水,6次/d;阿托品眼膏散瞳1次/d。结果 41眼治愈,好转1眼,治愈率98%,有效率100%。其中浅层型36眼,全部治愈,治愈天数最短4d,最长10d,平均6.5d;深层型6眼,治愈5眼,治愈天数最短8d,最长16d,平均11.6d。结论 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儿童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患儿可接受。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C_(60)化学研究的进展。C_(60)的化学反应性的研究展现了一个广阔的新领域,并使C_(60)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基团引入高分子成为现实。这些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_(60)尤其是C_(60)的材料化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4.
1987年4月开展以来,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位治疗6例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一期封闭覆盖创伤面,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病变部位胫骨上段3例,中段2例,下段1例。全程病例合并小腿软组织疤痕形成,有溃疡和瘘道各4例。骨质改变有骨皮质变厚,骨小梁消失.髓腔闭塞,游离死骨块或碎片。  相似文献   
15.
许多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在胎儿、胎盘的生长发育中有一定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可能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关,并有可能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对IUGR进行预防治疗。本文综述近年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其与IUGR间关系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已成为主要的致盲性角膜病。眼部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各异,以往主要通过细胞培养病毒或测定血中病毒抗体滴度诊断,但前者手续繁琐、需时长,后者意义不大.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IEA)对28例临床诊断为单纯庖疹性角膜炎病人的30只眼进行检查,结果28只眼阳性,另2只眼可能因角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和探讨修复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各种方法 ,使其更好地用于临床。方法  3 5例不同部位的骨外露分别采用皮片移植、皮瓣及肌皮瓣转移、皮瓣及肌皮瓣游离移植等方法 ,覆盖外露的骨面。结果  3 1例全部存活 ,1例皮瓣部分坏死 ,2例创口延迟愈合 ,1例游离皮瓣失败。结论 对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应尽量在早期修复 ,最常用的方法是皮瓣及肌皮瓣的转移或移植。  相似文献   
18.
肛门湿疹、大便干燥是在皮肤肛肠科常见疾病,是由于肠道湿热过重导致该疾病的发生。而且成年人较多见,原因是长期烟酒和过食辛辣食物,也见老年人体弱、气血虚弱,易生风燥湿所致,笔者在临床使用“痔血胶囊”治疗肛门湿疹,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国产奥美拉唑(OME)联用庆大霉素(GEN)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疗效.方法 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Hp阳性的DU患者180例,采用奥美拉唑(奥克,OME)加庆大霉素(GEN)治疗,并以两种药物单用作为对照,分别观察2周和4周,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OME单独用药有效率和Hp清除率在2周、4周分别为72.4%、51.7%和80.7%、57.9%.GEN单独用药有效率和Hp清除率在2周、4周分别为48.3%、34.5%和51.8%、37.5%,两药联用的有效率和Hp清除率在2周、4周分别高达89.4%、87.7%和100%、93.0%,OME GEN组2周和4周治疗DU的有效率和Hp清除率明显高于GEN组和OME组(P<0.01和P<0.05);OME组2周、4周治疗DU的有效率及Hp清除明显高于组GEN组(P<0.01和P<0.05),未见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OME和GEN联合治疗Hp感染的Du患者有效率和Hp清除率高、经济、安全可靠,值得基层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我院于 2 0 0 0年 4月收治 1例肺癌患者 ,男 ,78岁 ,病人在2个月前因受凉后咳嗽 ,咯痰加重 ,胸部CT检查诊断为左肺周围型肺癌伴肝转移收入住院。病人慢性病容 ,消瘦 ,表情淡漠 ,懒言少语 ,咳嗽 ,咯白色泡沫痰液 ,哮喘不能平卧。经评估病人存在肺通气功能下降、咳嗽、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焦虑等护理问题。遵医嘱予抗炎、止咳平喘、营养支持治疗、一级护理。随病程的延长 ,病情恶化明显 ,病人疑患癌症 ,焦虑逐级加重 ,烦躁 ,拒绝接受治疗。2 方法2 1 根据病情重 ,存在的生理、心理的问题较多 ,部分问题仅靠护理措施无法直接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