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对扶阳法干预阳虚质的可能机理进行探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建议。方法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阐述阳虚质的形成机制及扶阳法干预阳虚质的作用机理。结果 温阳药物能够上调血清LDH、T3、T4、IgM、IgG、C3水平,提高NK细胞水平及淋巴细胞转化率,下调TSH水平,干预调控参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信号传导等方面的基因表达结果。结论 扶阳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内分泌、免疫系统的部分指标,调节相关基因表达来改善阳虚质人群的体质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昆明某单位职工糖尿病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关系,为本地区中医防治糖尿病发生提供一定依据。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昆明某单位322位职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糖尿病风险评估及体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风险因素,评估中医体质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15.2%,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3.6%;年龄、体重指数、中心性肥胖、糖尿病家族病史、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发病相关(P<0.05);中医体质分布与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患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情况、体重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家族糖尿病史、高胆固醇可能是昆明某单位职工患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病职工以气虚、湿热、阴虚、痰湿体质居多。  相似文献   
13.
降浊止呕颗粒对慢性肾衰竭胃肠机能调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往往表现为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胃肠机能失调的症状,轻者恶心欲呕,重者食入即吐,药入即吐.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影响饮食的摄入,导致体内氨基酸代谢的失衡,增加氮质的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而且又为治疗疾病的口服给药带来困难.我科采用本院生产降浊止呕颗粒治疗40例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是恶心、呕吐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且BUN、Cr也有所改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最大的危害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这已经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运用骨密度检测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很多,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定论,故对运用骨密度检测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苏盛世教授的经验方“扶正排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48例临床验证“扶正排毒汤”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疗效显著,肾功能SCR、BUN、UA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期的肾功能SCR、BUN、UA大部分病例经治疗后虽然有下降,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减轻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运用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健康管理,以期降低其健康风险,提高健康水平,避免或延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或并发症的产生。方法:通过对该患者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并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制订具有中医体质特色的健康管理方案,并予与实施,使该患者改善或恢复健康状态,促进患者生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结果:通过18个月的健康管理,该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年住院次数和医疗费用明显减少,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达到了健康管理的目标。结论:运用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防治高脂血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阳虚体质中应用方面的研究状况。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期望能够对该项技术在阳虚质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有所启示,使之在中医体质领域的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阳虚体质中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阳虚质者的成像特点、疗效评价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阳虚质人群的热成像特征及相关机制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研究。结论积极探索并完善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体质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索慢性肾衰竭早期不同体质红外热成像图像特征。方法分别对45名慢性肾衰竭者及健康受检者进行体质辨识和热成像检测,观察躯干前后左右位图像色阶,记录不同区位肾区相对热态差值及督脉连续情况。结果 2组肾区热图色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督脉多存在不连续性,与健康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受试者躯干后位肾区相对热态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健康组相对热态差值低于慢性肾衰竭早期组。结论慢肾衰竭早期患者督脉多存在不连续性,躯干后位左右肾区,可作为评价慢性肾衰竭的相关区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付方式及人格特征,为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切入点.方法 以2009~2010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体检中心做常规体检结果显示为无明确现患病并经《亚健康筛选表》判定为亚健康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以90项症状清单(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为主要测评工具,对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付方式及人格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亚健康人群SCL-90中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偏执因子的因子分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亚健康人群应付方式的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1),而自责和退避因子分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或P<0.01);亚健康人群16-PF的乐群性和兴奋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5或P<0.01),而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或P<0.01).结论 亚健康人群更多运用不成熟型的应付方式处理问题,呈现低乐群性、低兴奋性和高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可能是亚健康人群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