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索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在25ml-65ml.采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与CT结合定位,局麻经颞部钻孔放置特制血肿螺旋抽吸针,在间断负压作用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和螺旋针芯搅动下将血肿大部清除.术后立即反复CT确定残留血肿量,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的血肿腔尿激酶(UK)溶解治疗.结果 35例血肿手术清除达80%以上,术后不必进行血块溶解治疗,10例血肿清除在50%-80%之间,7例血肿清除小于50%,术后继续进行血肿腔血块溶解治疗.死亡8例,死亡率15.4%,优良36例,优良率70%.结论 计算机辅助、CT引导立体定向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碎吸术是治疗中等出血量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T扫描在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病术前病例筛选、毁损灶定位中的价值,探讨术后毁损灶CT表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GE—speedⅡ型螺旋CT分别行平扫筛选、CT扫描计算机靶点定位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Vim)或苍白球腹后外侧部(Gpi)毁损及CT术后复查。结果CT定位术前准确率为92.52%,术后证实准确率为83.67%,治疗有效率为94.56%,并发症发生率为5.44%,症状再发率为3.61%。结论CT扫描定位导引立体定向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靶点定位准确,疗效显著、稳定持久;术前CT筛选适应证、术中及时电生理刺激纠偏,术后及时复查CT,是保证疗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并不少见,可占重型颅脑损伤4%~6%。因其发病隐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近5年收治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5例,女8例,年龄5岁~70岁,平均30岁,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无合并伤。GCS计分最轻12分,最重3分。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清醒9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6例。出现出血症状时间为伤后5h~30d,平均为7d~14d。估计失血量100ml~2500ml。清醒病人均伴有上腹隐痛或不适,其中2例有消化道溃疡病史,余均无明显消化道和血液系统疾病史。2结果23例出血前均给予禁食,输液和使…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2000年以来应用肌间沟阻滞法治疗肩周炎4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7例肩周炎病人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41~62岁,平均52岁,病程2d~7个月,急性亚急性病例35例,慢性病例1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地塞米松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室温下地塞米松与棕榈酰氯进行酰化反应,所得物采用丙酮-异丙醇重结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优化了地塞米松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产品纯度99%以上,收率达到了80%;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1H-NMR、13C-NMR、IR确证。结论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磁共振T2序列及磁敏感加权(SWI)序列在丘脑底核(STN)的可视化效果及成像清晰度,研究不同序列定位的计划靶点与实际靶点的误差,并计算出误差量,以指导术前手术计划制定及影像学选择。方法 收集并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因帕金森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且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1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扫描3DT1 bravo、T2、SWI序列。分别利用T2序列或SWI序列制定手术计划并生成相应手术坐标,所有患者均行双侧STN行DBS,共计22侧,术后复查高分辨率薄层颅脑CT并与术前MRI融合。术后重建电极尖端位置坐标,分别与T2计划坐标、SWI计划坐标两两对比,分析误差值。结果 以T2为参考计划坐标与SWI为参考计划坐标对比。在两侧Z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SWI较T2深(2.16±1.02)mm;右侧SWI较T2深(2.13±1.62)mm。结论 STN在SWI序列上显示的深度比在T2序列显示的深2 mm左右且更符合电生理深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探索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 5 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出血量在2 5ml~ 6 5ml。采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与CT结合定位 ,局麻经颞部钻孔放置特制血肿螺旋抽吸针 ,在间断负压作用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和螺旋针芯搅动下将血肿大部清除。术后立即复查CT确定残留血肿量 ,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的血肿腔尿激酶 (UK)溶解治疗。结果 :35例血肿手术清除达 80 %以上 ,术后不必进行血块溶解治疗 ,10例血肿清除在 5 0 %~ 80 %之间 ,7例血肿清除小于 5 0 % ,术后继续进行血肿腔血块溶解治疗。死亡 8例 ,死亡率 15 .4 % ,优良 36例 ,优良率 70 %。结论 :计算机辅助、CT引导立体定向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碎吸术是治疗中等出血量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  相似文献   
19.
正鞍结节脑膜瘤,又称鞍区脑膜瘤、鞍上脑膜瘤,是指起源于鞍结节、鞍隔、前床突或蝶骨平台等区域的脑膜瘤,因上述颅底解剖结构集中在3 cm范围内,所以临床上常将上述部位脑膜瘤统称为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一是尽量全切除肿瘤,二是改善临床视功能障碍症状。因此,对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颅骨缺损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3个月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脑积水症状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良好率(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预后好,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