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8 毫秒
81.
目的 观察肝癌形成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及NF-κB mRNA动态表达与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分析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定量观察NF-κB动态变化,以巢式PCR分析NF-κB mRNA的表达.并以自身配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后的肝癌及其癌周组织,定量分析肝癌组织中NF-κB表达及病理学特征. 结果诱癌后在肝细胞呈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肝细胞癌形成,NF-κB及基因表达呈梯度增加.NF-κB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颗粒状染色,癌组织NF-κB点灶状表达,定位于胞质和细胞核,癌周组织NF-κB主要定位于胞质,未见细胞核阳性.癌变过程中NF-κB mRNA表达明显增强.人肝癌组织NF-κB(69.3±40.2)pg/mg,明显高于癌周组织(21.0±17.2)pg/mg(t=6.54,P<0.01).癌组织NF-κB表达阳性率为100%,癌周组织为68.6%(X2=13.05,P<0.01).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数目和肿瘤直径无关. 结论 NF-κB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表达抑制有助于肝痛治疗.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阴茎脱套固定法治疗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26例隐匿性阴茎患者,年龄3‐21岁,其中成人2例。均采用阴茎脱套固定手术方式,术中腹侧包皮长度不足者3例,采用包皮“Z”字改型手术缝合。结果手术平均时间58 min ,术中出血量2‐5 ml ,术后平均住院5 d。术后随访1个月‐1年,26例患者阴茎显露均满意,平均延长2.3 cm ,2个月内包皮水肿均基本消退,1例因包皮长度不足采用包皮“Z”字改型手术缝合者,术后1年因包皮外观臃肿再次行包皮成形术,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阴茎脱套固定法治疗隐匿性阴茎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3.
孟辉  杨静  于洪波  汪森明 《山东医药》2010,50(22):31-32
目的观察负载表柔比星的壳聚糖微球瘤内注射治疗荷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效果。方法采用W/O型乳化—固化法制备表柔比星—壳聚糖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壳聚糖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载药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及药物累积释放率。将18只H22皮下肝癌荷瘤小鼠分成3组,分给予以下治疗:瘤内注射生理盐水、瘤内注射表柔比星、瘤内注射载药微球,监测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结果壳聚糖微球平均粒径约为105μm,粒径大小较一致,包封率约为80%,载药率约为11%,2周的累积释放率为84%。瘤内注射表柔比星、负载表柔比星的壳聚糖微球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10%、31%。结论表明壳聚糖微球是一种有效的表柔比星局部缓释剂型,瘤内注射负载表柔比星的壳聚糖微球治疗肝癌有较强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总结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45例输尿管瓣膜症共48条输尿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病例均行定期门诊随诊及B超检查,并对47条输尿管做了输尿管手术的病人于手术后3-6个月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 46条作瓣膜段输尿管节段切除加尿路重建,术后恢复良好.一条作单纯叶瓣状瓣膜切除术(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瓣膜钬激光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一条未作手术,观察4年无异常.结论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以儿童多见,因缺乏特有的临床表现,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输尿管狭窄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输尿管狭窄的处理方法。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共行输尿管镜碎石术306例,其中75例合并输尿管狭窄,分别接受输尿管镜下狭窄扩张、钬激光内切开等治疗,回顾性总结处理方法、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 75例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9例直接开放手术,66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扩张或内切开治疗,其中51例经腔内处理后成功碎石,2例出现术中并发症。出院前复查结石完全清除率84%(63/75),拔除双J管前结石清除率92%(69/75),拔管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7.2%(70/72),复查超声无肾积水加重者。结论输尿管结石合并其远端输尿管狭窄可通过输尿管镜腔内技术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6.
授课模式是每位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尽管中医诊断学各种辨证方法在内容方面有一定差异,但是都从属于辨证这一共同目的,故可采用大体相同的授课模式。总结众多老师的教学经验,辨证章节的授课模式包含三个环节。首先是授课提纲,其次为授课重点,再次要注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7.
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有较多并发症,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最常见,且死亡率极高。2004年12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67例,现将并发ARF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总结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45例输尿管瓣膜症共48条输尿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病例均行定期门诊随诊及B超检查,并对47条输尿管做了输尿管手术的病人于手术后3-6个月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 46条作瓣膜段输尿管节段切除加尿路重建,术后恢复良好.一条作单纯叶瓣状瓣膜切除术(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瓣膜钬激光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一条未作手术,观察4年无异常.结论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以儿童多见,因缺乏特有的临床表现,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测慢性吗啡(Mor)处理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形态结构,特别是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法连续皮下注射(sc)吗啡5d对大鼠进行慢性吗啡处理,光、电镜下观测慢性吗啡处理对大鼠交感神经节——颈上神经节(SCG)形态结构,特别是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1)慢性吗啡处理5d后,SCG神经元数量、面积和周径均无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吗啡处理5d后,SCG神经元突触后致密物厚度(PSD)增厚,突触间隙变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触活性区长度无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吗啡处理导致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界面结构产生了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90.
1 资料与方法 7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训练组 36例,对照组 40例;两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均经头颅 CT证实。脑梗死 51例,脑出血 25例。住院时间 25~ 31d,平均 28d。按 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判断。入院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肌力测定依据 Brunnstrom分级标准。 ADL测定采用 Barthel指数分级。对 76例脑血管病人在治疗 1个月前后进行评估。 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早期均用脱水剂控制颅内压,脑复活剂、能量合剂改善脑细胞代谢,对症用药及支持疗法,两组均采用脑血管病心理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