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肾康治疗大鼠抗Thy-1抗体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肾康对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TNF-α及IL-6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酶酚酸酯组、肾康治疗组,每组10只大鼠.各实验组于第35 d处死大鼠,颈动脉取血,用于IL-6、TNF-α实验指标的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MF组及肾康组血浆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康与酶酚酸酯比较具有相似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血浆TNF-α和IL-6水平,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增加,可能是治疗MsPGN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神经胶质瘤相关蛋白-2(GLIPR-2)在DN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DN组.造模成功16周末检测两组血肌酐(Scr)、24 hUAlb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间质小管GLIPR-2表达水平.结果 DN组Scr、24 hUAlb较NC组升高[(37.05±1.41) vs (1.22±0.83)μmol/L;(13.31±0.67)vs(3.10±0.49)mg/24 h,P<0.05].GLIPR-2主要表达在DN组肾间质小管上皮细胞中,GLIPR-2蛋白表达水平与Scr、24 hUAlb呈正相关(r=0.905、0.913,P<0.05). 结论 DN大鼠肾间质小管GLIPR-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Scr、24 hUAlb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3.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竭重要的病因。足细胞( podocyte)在DN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足细胞损伤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共同影响,比如Rho/ROCK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等。本文就这些机制进行论述,旨在阐明足细胞损伤在DN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DN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带来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尿巨噬细胞含量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38例IgAN患者尿巨噬细胞含量,并与临床表现、肾活检Katafuchi积分进行对照。结果:38例IgAN患者尿巨噬细胞含量与蛋白尿程度及小管间质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P<0.05);0.52(P<0.05);而与血尿、肾小球积分、血管积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尿巨噬细胞含量可间接反映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协助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患者无明确诱因,隐匿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轻度系膜增生型多见,1/3患者伴有新月体形成,近半数患者伴有间质小管损害,免疫荧光以IgA沉积为主。结论:紫癜性肾炎在成人中并不少见,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理改变轻重不一,对曾患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46.
张学文教授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7.
中药药理学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的研究。在不长的时间里,中药药理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揭示了许多药物的“本质”阐明了一些药物的作用机理,这无疑是一条研究中医药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的研究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改进,使之更有利于中药药理的研究。 1 突出中医特色 中药药理是借用西药药理研究方法来研究中药治病的现代机理的,由于两种医学体系不同,完全照搬存在不少欠缺之处。同时由于中医自身的原因,诸如概念含量大,边界模糊,给指导中药药理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些障碍不会在短期内消除,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阶  相似文献   
48.
脑萎缩中医证治概况及展望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咸阳712083)于为民,丰广魁“脑萎缩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1],“是指脑组织体积缩小”[2]的一种“脑部器质诊病变”[3]。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脑组织及细胞形态发生病理变化而萎缩,出现多脏腑、多系统的复...  相似文献   
49.
肾性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来观察肾性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以及血压的变化与肾功能变化之间的相关。方法 对76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及4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结果 肾性高血压组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对于max-minSBP、max-minDBP、d-nSBP、d-nDBP值,在肾性高血压组较  相似文献   
50.
IL-18在狼疮肾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L-18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ELISA法对46例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与29例未引起肾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作对照。结果:LN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显著高于未引起肾脏损害的SLE患者组(P<0.01)。血清IL-18的表达和LN患者SLEDAI评分之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在LN患者中,可能存在着血清IL-18的高表达。血清IL-18可能是反映SLE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