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56例患者中肺动脉栓塞34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充盈缺损。结论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无创性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2.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6123名连续受检者(包括心脏病患者和部分健康体检人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979例(15.99%),共1030处,其中发生于左前降支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为617处,占59.91%(617/1030),为最常见发生部位。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能够无创、准确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颈部血管造影(CTA)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颈内动脉支配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行16排螺旋CT颈动脉成像检查,采用VR、MIP、SSD和VE技术重建三维颈动脉图像。结果正常4例,异常30例,共观察颈动脉68支,其中正常血管25支,狭窄血管43支。16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颈部血管,对绝大部分的颈部血管狭窄能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狭窄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安全,相对颈部血管造影更具有价格低、无创伤的优点。对怀疑颈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超声在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IM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间 529例行丰动脉血管成像及超声检查,其中诊断壁内血肿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61岁.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64排CTA诊断IMH21例,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7例(P<0.05).IMH的CTA表现为半月状、环状增厚的动脉壁内血肿,伴有钙化灶内移(17例)、穿透件溃疡(13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3例)及胸腔积液(15例);按Standford分型可分为A型9例和B型12例,2例伴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直接和间接征象,是一种五创而有效的诊断方法,优于超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主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资料与方法:57例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对比剂剂量:100mL、80mL和60mL。根据原始横断面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图像评价3组主动脉显示程度;并测量主动脉CT值。结果:主动脉在3组病例中均显影清晰.显影程度评分上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组主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螺旋CT主动脉血管成像使用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诊断需要,同时减轻了对比剂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多普勒超声(TCD)及64排螺旋CT在颅内血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64排螺旋CT对65例作脑血管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部分病例与DSA结果相比较。结果脑血管主干及其1~3级分支显示率为100%,发现动脉瘤并清晰显示了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其解剖关系;动静脉畸形清楚显示了畸形血管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多普勒超声联合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颅内各种血管性病变以及血管与颅内其他病变的空间关系,对颅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CT在肠套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肠套叠患者的CT表现。结果 16例肠套叠中,小肠套叠6例,结肠套叠7例,回盲部套叠3例,本组13例可见"靶征",9例同时可见"彗星尾征",3例可见"双肠管征",6例肠壁增厚,4例不全梗阻,4例可见腹水。结论 CT在诊断肠套叠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影  么刚  陈秀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35-1437
目的评价256排CT下肢静脉成像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临床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CT下肢静脉成像资料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2例患者行双下肢动脉成像检查,9例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闭塞3例,下肢静脉畸形一骨肥大综合征5例,血管腔外压迫性病变2例,其中1例为淋巴结,1例囊肿。结合超声多普勒诊断瓣膜功能不全所致下肢静脉曲张14例;先天性下肢动静脉瘘2例。结论256排CT下肢静脉成像不但显示了下肢静脉曲张的范围、程度,而且对于引起静脉曲张的病因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影  么刚  陈秀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13-2114
目的:探讨256排CT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256排CT对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102例患者进行肺动脉成像,总对比剂量为25 mL(370 mgI/mL),对比剂跟踪技术启动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RP)技术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评价成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果肺动脉增强后左右肺动脉干CT值均≥260 Hu,占93.1%,检出肺动脉栓塞17例。结论256排CT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检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对确诊肺动脉栓塞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56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56例患者中肺动脉栓塞34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充盈缺损.结论 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无创性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