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较,评价CGMS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72h同时使用CGMS和手指尖血糖监测,分别记录患者的血糖值(手指血糖记录三餐前后、夜间22:00及凌晨4:00血糖值),对相同时间段的血糖值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结果(1)48例患者在相同时间段内比较,出现高血糖时间段为餐后1-2h,CGMS监测血糖的最高值为(18.66±1.55)mmol/L,相同时间段的手指血糖值仅为(15.82±1.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低血糖(血糖值〈3.9mmol/L)时间段多为22:00-4:00,CGMS监测中发现低血糖19例,其中9例(18.75%)发生低血糖时无任何症状,10例(20.83%)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2.6±0.44)mmol/L;而同时段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有8(16.67%)例无症状低血糖,5例(10.41%)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3.2±0.2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GMS更能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及夜间低血糖,较手指尖血糖监测能指导临床医师为患者调整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实施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和药敏试验,对某医院1 576例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进行了调查。结果从1 576例病人痰标本中检出致病菌738株,阳性率为46.8%。居首位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构成比为64.09%;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34.28%。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抗菌药物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对三代头孢抗菌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方法:利用生化方法检测3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4例正常血糖老年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积极控制血糖及血脂可以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影响。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对照组则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FBG、2 h PG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FBG、2 h PG、Hb A1c以及脂联素、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FBG、2 h PG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FBG、2 h PG、Hb A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FBG、2 h PG、Hb A1c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NF-α、IL-6等血清炎症因子的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脂联素升高幅度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FBG、2 h PG、Hb A1c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150例老年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并通过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地区、共病严重程度、共病数量及认知功能的老年共病患者生活质量差异。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共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疾病共病类型为高血压、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同时合并2种慢性疾病者44例(29.33%)、合并3种慢性疾病者77例(51.33%)、合并>3种慢性疾病者29例(19.33%)。年龄≥70岁、月收入<3000元、独居、共病严重程度重度、共病数量>3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共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年龄<70岁、月收入≥3000元、非独居、共病严重程度轻中度、共病数量2种或3种、非认知功能障碍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76,2.785,2.599,19.519,233.834,4.25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5.245,95%CI 1.667~16.483)、月收入<3000元(OR=1.975,95%CI 1.307~2.984)、独居(OR=4.881,95%CI 1.526~15.612)、共病严重程度重度(OR=3.748,95%CI 1.600~8.780)、共病数量>3种(OR=1.997,95%CI 1.371~2.909)、认知功能障碍(OR=1.520,95%CI 1.136~2.034)是影响老年共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共病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且生活质量受到认知功能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中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睡眠呼吸障碍,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本文报道2例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治疗体会。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口干、多饮、多尿5年,睡眠时憋气6月入院。体检:BP138/78mmHg,神志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