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26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677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0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右美托咪啶用于区域麻醉镇静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区域麻醉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行区域麻醉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芬太尼+咪达唑仑组(C组),每组30例,采用静脉注射10 min给药,观察给药后即刻(基础值),5 min(T1),8 min(T2),10 min(T3),12 min(T4),15 min(T5),20 min(T6),25 min(T7),30 min(T8),40 min(T9)的血压,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及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分变化并记录有无术中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础值比较,D组T4~7时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降低,T3~7时心率(HR)降低,T4~7时镇静评分降低,C组T3时SBP降低,T4,T5时镇静评分降低(P<0.05或<0.01)。与C组比较,D组在T5~7时SBP降低,在T6,T7时DBP降低,T4~6时HR降低,T5~7时镇静评分降低,发生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两组各时点R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对呼吸影响小,不良反应轻微,可安全...  相似文献   
992.
胃肠道间质瘤3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间质瘤是起源于腹腔内任何器官组织的原发性间叶性肿瘤,尤其以胃肠道间质瘤(gastro intestinal stromaitumor,GIST)多见,GIST大多数见于成人,儿童极少见。60%~70%发生于胃,20%~30%发生于小肠。GIST由Mazur等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是指原发于胃肠道的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梭形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益生菌在大鼠睡眠剥夺应激中对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治疗组(n=12).应激组采用大鼠睡眠剥夺应激造成肠黏膜损伤动物模型,治疗组于睡眠剥夺应激前2d给予含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的食物,对照组为假应激正常对照.睡眠剥夺第5天,检测各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活性(LDH)含量,取回肠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及电镜检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FCR法测定回肠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occludin)mRNA的变化.结果 应激组大鼠血浆DA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及治疗组(P=0.026),而治疗组DA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37).三组之间血浆CK、LD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应激组大鼠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间隙显著增宽,治疗组肠上皮细胞间隙改变有所改善.应激组回肠occludin mRNA相对定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5),而治疗组与应激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10).结论 大鼠睡眠剥夺后肠黏膜屏障破坏,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可减缓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94.
刘圉凯 《中国保健》2010,(11):68-6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技术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本组75例患者根据细胞学或结合组织学检查72例获得有意义诊断,阳性检出率为96%。细胞学检查诊断出恶性50例,可疑癌2例;良性22例,无法确诊1例;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96.2%,对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95.7%。结论cT引导下细针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性,对于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尿毒清颗粒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每日上午均给予腺嘌呤(250 mg/kg.d)灌胃造模,连续21 d,造模同时,尿毒清颗粒组每天下午给予尿毒清颗粒(2 g/kg.d)进行干预治疗,连续35 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症状、体重和饮食量变化,分别在实验第21 d和第35 d收集大鼠尿液和血液,测定24 h尿量和尿蛋白量、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变化,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肾脏的大体形态,并对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尿毒清颗粒可以改善大鼠的一般症状,增加大鼠体重、饮食量;减少大鼠24 h尿量和尿蛋白量、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减轻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正牛心包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组织细胞成分组成,经去细胞处理后,主要成分为I型胶原蛋白,经特殊处理后其临床应用广泛。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实验组样品以牛心包为基材,经环氧固定、除抗原、组织材料诱导改性等处理后制成。我们通过动物体内对照实验,评价了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这种新型人工硬脑膜补片的植入转归过程。1材料及方法1.1实验动物与分组实验动物为健康普通成年家犬10只,  相似文献   
997.
背景:课题组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钛酸钡制备了压电陶瓷涂层,但其生物相容性尚不清楚。 目的:检测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①溶血实验:在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受试样品浸提液、生理盐水与蒸馏水,检测溶血率。②短期全身毒性实验:对Wistar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浸提液与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体质量变化。③热源实验:自新西兰兔耳缘静脉分别注射受试样品浸提液与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体温变化。④致敏实验:将豚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材料浸提液与完全弗氏佐剂为供试液,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溶液与完全弗氏佐剂为供试液。按照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 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规定,用最大剂量法进行致敏实验。 结果与结论:受试材料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无溶血作用、无毒性、不致热、无致敏作用,结果表明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舌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以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对10例舌异位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舌异位甲状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例患者为迷走甲状腺,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3例,亢进1例,减退5例;1例患者为副甲状腺,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论舌异位甲状腺发生率不高,以迷走甲状腺为主,甲状腺功能多减退。  相似文献   
999.
围生期女性盆底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妊娠和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根源。围生期是育龄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机体各个系统代谢、功能等方面均受到影响发生改变。随着妊娠子宫的不断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加,围生期的女性盆底组织也发生一系列重塑(remodeling)以维持盆腔脏器解剖位置及功能的稳定。一旦这种稳定状态失去平衡,就表现为盆底功能障碍。盆底组织的重塑贯穿于整个围生期,并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围生期女性盆底神经、肌肉和结缔组织的重塑过程做文献综述,为研究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更有效的PFD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载脂蛋白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载脂蛋白的变化,并进行其相关性分析。方法:测定活动期RA患者60例(活动组)、缓解期RA患者20例(缓解组)及正常对照者20例(正常组)的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以及ApoAl/ApoB,比较是否存在差异;分析ApoAl、ApoB与脂质、蛋白代谢、活动性指标、临床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①活动组患者的ApoAl较正常组显著下降,60例中ApoAl下降21例(35.0%)。②ApoAl与年龄、社会支持总积分呈正相关,与食欲减退呈明显负相关;ApoB与年龄、SDS标准分呈正相关;ApoAl/ApoB与SDS标准分呈负相关。③ApoAl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呈正相关,与血沉(ESR)、α1-酸性糖蛋白(α1—AGP)呈明显负相关;ApoB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活动期RA患者中存在脂质代谢的异常,具体表现为ApoAl水平下降,其变化除与RA炎症活动有关。尚与抑郁情绪、蛋白代谢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