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 比较内窥镜与传统腰椎后路开窗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30例单纯性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5例采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手术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常规腰椎后路开窗法手术治疗(对照组),根据Nakai标准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结果 两组优良率均为86.7%(13/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近,但椎间盘内窥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特点、伤后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 ,探讨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老年股骨转子间不同类型骨折 5 1例 ,选用动力髋螺钉 (DHS)、Ender钉、13 0 °L型钢板等内固定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 43例 ,满意率 98% (4 2 /4 3 )。骨折全部愈合 ,无断钉及脱出 ,无髋内翻畸形 ,功能恢复接近伤前水平。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尽可能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 ,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治疗重型臀肌挛缩症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0年7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重型臀肌挛缩症患者164例;所有患者均行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全部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满意;驼背与骨盆后倾消失160例(97.6%),明显改善4例(2.4%);步态基本恢复正常138例(84.15%),轻度摇摆步态24例(14.63%),明显跛行2例(1.22%).与术前相比,中立位平均屈髋改善93°;在屈90°时,髋内收功能平均改善76.1°;双髋外展肌力正常者146例(89.02%),单侧外展肌力较差者14例(8.54%),双侧外展肌力较差者4例(2.44%).结论: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治疗重型臀肌挛缩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4.
重症臀肌挛缩症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德赞  李荣祝 《广西医学》2008,30(7):1025-1027
臀肌挛缩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表现出特有症状、体征的临床病症。1970年Valderram a[1]首先报告本病,国内马承宣[2]于1978年系统报告了此类病例。近十多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对本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  相似文献   
65.
[目的]应用桡神经浅支端侧移位修复猕猴尺神经高位损伤(肘关节以上),观察手内在肌组织学及吻合口神经病理学变化。[方法]选用成年的雄性猕猴9只,以上肢为研究单位,将9只猕猴双侧上肢随机分为3组,每组6侧上肢。实验组:于猕猴上臂上段切断尺神经,再重新吻合。于远端切断桡神经浅支,移位于腕部与尺神经作外膜开窗端侧吻合。对照组(1):于猕猴上臂上段切除尺神经2.5 cm,两侧断端分别折叠后结扎。腕部处理同实验组。对照组(2):上臂尺神经处理与实验组相同。腕部不作处理。观察术后猴尺神经所支配的手内在肌萎缩程度。取术后1、4、8、12个月猕猴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端侧吻合口、端侧吻合口以远的神经干及小鱼际肌组织,做成切片,光镜下观察其显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到实验组猕猴手内在肌自主活动恢复,实验组术侧手内在肌肌肉萎缩不明显,对照组(1)手内在肌肌肉萎缩,程度较对照组(2)轻,对照组(2)手内在肌肌肉萎缩明显。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实验组神经纤维数量和密度随时间延长渐增,对照组(1)术后神经纤维数量和密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无明显变化,但未见肌肉出现变性坏死。对照组(2)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最终大部分肌纤维萎缩并玻璃样变、间质出血、肉芽组织形成。[结论]桡神经浅支端侧移位修复猕猴尺神经高位损伤能有效防止猕猴手内在肌萎缩、变性、纤维化,为尺神经高位损伤修复后的再生、长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PEN-PLIF)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探讨分析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对行腰椎融合手术患者2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0例行OPEN-PLIF,125例行MIS-TLIF,观察记录手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S-TLIF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OPEN-PLIF组(P<0.05)。MIS-TLIF组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次(6.4%),其中神经根刺激症状1例,伤口感染1例,脑脊液漏1例,泌尿系统疾病1例,消化道系统疾病1例,心肺系统疾病2例,内固定并发症1例;开放PLIF组出现并发症24例次(17.1%),其中神经根刺激症状8例,伤口感染2例,脑脊液漏3例,泌尿系统疾病2例,消化道系统疾病2例,血液系统疾病3例,心肺系统疾病2例,内固定并发症2例。MIS-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PEN-PLIF组(P<0.05)。结论 微创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健康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02~2017-02该院收治的143例行ACDF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SF-36量表对其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患者术后健康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多节段颈椎病患者ACDF前生活质量普遍受限,ACDF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JOA评分9分(OR=2.357)、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OR=1.645)、病程 6年(OR=3.122)、年龄 60岁(OR=5.049)及工作不稳定(OR=2.616)均为影响多节段颈椎病患者ACDF后健康改善的危险因素。结论 ACDF可显著改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对具有影响术后改善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多的护理措施,以有效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