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硫酸镍对小鼠肾损伤的酶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结果提示硫酸镍对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顺序和部位,并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显示线粒体异常增殖并相互挤压形成的巨球形线粒体团是镍染毒的早期表现,这很可能是引起溶酶体和ACP酶增加并导致细胞空泡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
铅接触者血铅水平与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关于铅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已有报道,但在接触铅的工人中动态观察血铅,GSH和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未见国内外报道。本文通过人体接触空气中铅180d的动态观察,以血铅为基准研究铅对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红细胞GSH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某铅冶炼厂招收70名年龄20~25岁男性未接触生产性铅的工人,进行常规体检,肝、肾功能正常。居住区空气中铅含量2.0±SD1.8μg/m~3。接触铅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0.56±SD0.46mg/m~3,每日接触8  相似文献   
93.
多壁碳纳米管致RAW264.7巨噬细胞毒性与氧化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方法用DNA钠盐提高MWCNTs的分散度,设4个浓度组(2.5、10、25和100μg/ml)、DNA钠盐溶剂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染毒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观察细胞毒性,并根据染毒后细胞的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分析MWCNTs的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结果25μg/ml和100μg/ml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呈一定的浓度-反应关系;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细胞和其上清液中TP、LDH、NO和MDA含量随之升高,而GSH和SOD含量随之降低,且呈一定的暴露-反应关系;且与细胞发生融解破碎,间隙加大等形态学改变情况相符。结论MWCNTs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94.
预防HIV性传播的杀微生物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艾滋病的预防既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人口与健康问题,也是影响全球的社会政治问题.最初HIV仅在吸毒和同性恋人群中传播,而现在性传播,尤其是异性间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其比例达80%,在非洲一些国家更高达90%.预防艾滋病主要是预防HIV的性传播,目前预防手段主要是使用安全套,尽管被证明有效,但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女性地位低下,通常不能要求男性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95.
铅对发育中的脑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新生大鼠吸吮饮用含Pb~(2+)300 ppm和1000ppm水的母鼠乳汁(约含Pb~(2+)10~25ppm)连续21 d后,血铅和脑铅含量有显著增高,其血和脑ALAD活性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Pb~(2+)容易由母体乳汁传递给新生大鼠引起铅中毒。另外还看到,新生大鼠脑匀浆、脑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膜MDA含量及脂质过氧化荧光物质量比对照明显增加,血浆SOD活性抑制,均提示Pb~(2+)引起膜损伤(一是促进膜脂质过氧化作用;二是抑制SOD活性),因而出现Pb~(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96.
大鼠每日腹腔注射15和30mg/kg硫酸锰及15mg/kg硫酸锰加20mg/kg硫酸锌,连续10天。电镜观察发现,染锰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大量线粒体嵴溶解,膜破裂,半个甚至整个线粒体消失成透亮空泡,核内染色质凝聚;肝细胞内细胞器相对减少,局部挤压聚集,较外层的一些内质网和线粒体被损、消失,糖元积聚连接成片,并出现形态异常的细胞核,核内染色质凝聚,边集;染锰加锌组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和内质网损伤均明显减轻,肝细胞内未见形态异常的细胞核及细胞器减少,但仍可见染色质凝聚现象。提示锌对锰引起的膜系统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苯扎溴铵的体外杀精效果及其对大鼠阴道粘膜的刺激性 ,以初步评价该药作为外用避孕药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将药物溶液与新鲜精液直接混合后镜检 ;用导管将药物凝胶涂布于大鼠阴道内 ,每天一次 ,一周后解剖做病理切片观察并评分。结果 :苯扎溴铵的最低杀精浓度为 0 .2 7mg/m L,略高于壬苯醇醚 - 9(0 .2 0 mg/m L ) ;苯扎溴铵凝胶对大鼠阴道粘膜刺激性评分值为 7.6 7±0 .82 ,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与壬苯醇醚 - 9组 (7.3 3± 0 .82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苯扎溴铵具有体外杀精作用 ,但同时也有轻度、可接受的阴道刺激性 ,作为外用避孕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低浓度1-溴丙烷(1-BP)接触对人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5名1-BP接触工人为接触组(其中男性17人)和25名非接触工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7人),使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吸烟、饮酒状况及教育程度等信息,测定1-BP接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行为学检查。[结果]接触组女性和暴露组女性相比,一般情况中除年龄(接触组女性年龄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方面差别均无显著性;接触组男性和暴露组男性一般情况差别均无显著性。1-BP接触浓度的TWA平均值80.4(2.0-384.9)mg/m3;男性接触组与其对照组相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简明情绪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MOS)表中紧张焦虑项得分增高,视觉记忆项得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接触组与其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别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1-BP暴露能对男性接触者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1-溴丙烷毒性并评价其危险度,探讨适宜的接触生物标记物,方法 对37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血液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的测定。包括垂体激素和性激素测定。以该工厂工人为接触组,食品厂工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血浆,脶酸激酶(CK)活性和血浆肌酸激酶M亚基(CK-M)。尿中1-溴丙烷用气相色谱仪检测,个体暴露蓄积水平用个体采样器估测。结果 接触组工人出现眼,鼻,口腔,喉的粘膜刺激症状。部分工人出现眩晕,可能是神经系统的反应。结论 接触1-溴丙烷引起的主诉症状提示它能刺激上呼吸道粘膜,在约100mg/m^3浓度水平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尿1-溴丙烷浓度有望成为接触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0.
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和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材料是指在一维空间上≤100nm的材料。它们在传导性、反应性和光敏性上表现出与众不同几近神奇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得纳米科学与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并列,成为21世纪的三大支柱科学,而纳米技术的发展也被称为“工业革命”。随着纳米技术的完善和应用规模的扩大,纳米材料将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于光电子、电子、磁力、医学影像、输送药物、化妆品、涂料、催化剂和材料工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