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0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63篇
内科学   672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14篇
综合类   1167篇
预防医学   510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364篇
  4篇
中国医学   996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几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芯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同时多样本检测和鉴别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 3种重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制备了寡核苷酸检测芯片。方法 :针对 3种病原体和荧光素酶基因设计特异的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 ,采用硫代和氨基双功能探针修饰技术制备寡核苷酸芯片 ,以荧光标记多重不对称PCR技术为基础 ,通过将单链PCR产物与芯片杂交实现对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检测。结果 :对 10种与待检病原体无关的菌及定量有限稀释的荧光素酶和 3种病原体基因质粒模板进行芯片检测 ,结果表明芯片对待检病原体特异 ,其检测 4种基因的灵敏度均为 5×10 3 拷贝质粒。对 2 4份性传播疾病患者标本进行芯片检测 ,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 10 0 % ,与淋病奈瑟球菌混合感染率为 83.3% (2 0 / 2 4 ) ,与传统PCR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在 2 4份标本中 ,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三重感染病例芯片诊断为 3例 ,混合感染率为 12 .5 % (3/ 2 4 ) ;而传统PCR诊断为 4例 ,混合感染率为 16 .7% (4/2 4 ) ,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 75 %。结论 :该芯片是一种可靠检测 3种病原体的方法 ,它可快速提供有关患者混合感染的情况 ,因而为指导个性化治疗提供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2.
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和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良性部分性癫痫(BECCT)的临床及脑电图(EEC)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0例BECCT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EEG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BECCT多见于4—10岁的儿童,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面部、半侧肢体或全身强直阵挛抽动,发病期间EEG为中央-颞区出现高波幅的棘波、尖波,可扩散或转移到其他脑区,发病与睡眠密切相关,入睡后放电频率明显增加,预后良好。结论 BECCT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原发性部分癫痫综合征,脑电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可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3.
从抗肿瘤药依托泊甙(Etoposide)的原料药中,用相溶度分析方法,结合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出2个主要杂质,根据UV、IR、比旋度、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数据,推断其结构均为依托泊甙的同分异构体,分别命名为4α─表依托泊甙和2β─苦依托泊甙。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和霍乱弧菌O139的基因芯片,并验证该芯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选择EHEC O157∶H7的产志贺样毒素基因stx1、stx2和β-葡糖醛酸糖苷酶基因(u idA);霍乱弧菌O139的肠毒素A亚单位(ctxA)、毒力协调菌毛A亚单位(tcpA)、糖基转移酶(glycosotransferaseLPSgt)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反向引物用荧光素Cy3标记,探针在3′端氨基修饰。在优化的PCR和杂交反应条件下,分别进行三重PCR扩增,产物混合后与芯片进行杂交,产生特异性荧光信号,进一步筛选探针。随后将筛选出的探针制备芯片用于检测临床样本。结果:PCR产物在相应探针处均产生特异性杂交信号,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此芯片比常规细菌学检测方法灵敏。结论:所研制的同时定性检测EHEC O157∶H7和霍乱弧菌O139的基因芯片是特异、灵敏而且快速的,为这两种肠道致病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46.
作者应用腹腔镜技术对 32例闭合性肝损伤进行了诊断和治疗 ,减少了非手术治疗的盲目性 ,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8例 ,女 4例 ,年龄 1 5~ 63岁 ,中位年龄 2 7岁 ,受伤至来院时间 0 .5~ 1 0 .0h。其中交通事故伤 2 1例 (65 5 % ) ,坠落伤 5例 (1 5 6 % ) ,砸伤 2例(6 3 % ) ,撞击伤 4例 (1 2 5 % )。1 2 肝损伤部位及程度分级 肝右后叶 1 9例 (59 4% ) ,肝右前叶 6例 (1 8 8% ) ,肝左叶 5例 (1 5 6 % ) ,肝左右叶联合伤 2例 (6 3 % )。肝损伤程度按美国创伤外科协会 (AAST)标准分级 ,Ⅰ级 1 2例…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FN-α)治疗肝癌产生耐药性的过程,探讨其机制。方法裸鼠肝内原位接种裸鼠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肿瘤组织,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其中治疗组于接种肿瘤后第2天皮下注射给予IFN-α(1.5×10~7 U/kg体重/d)20 d,治疗组A和B裸鼠于停药后第1和21天分别被处死;治疗组C和D于停药后第21天再次给予同剂量IFN-α(1.5×10~7 U/kg体重/d)联合格列卫(100mg/kg体重/d,灌胃)治疗20 d。对照组E~G分别在接种肿瘤后第28、48、68天被处死。观察裸鼠体重,肿瘤大小、体积,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抽提A、D、E、G各组总RNA做关于血管生成SuperArray基因芯片。结果A~G组肿瘤的大小分别为0.27、1.54、3.22、2.23、0.68、1.93、3.98 g,其中组A和组E,组D和组G相比,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VEGF浓度组A和组E,组C、D和组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芯片结果提示在IFN-α治疗过程中,肝癌组织VEGF mRNA和裸鼠血清中的VEGF仍保持较低水平,而PDGF-AA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组A微血管密度显著低于组E,而在组C和组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异常核分裂象增多,肿瘤周围包膜变薄,纤维成分减少。结论肝癌可对IFN-α治疗产生耐药性,可能的机制为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由VEGF依赖转化为PDGF依赖。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舰船员慢性荨麻疹发病与马拉色菌的关系。方法对126例舰船员慢性荨麻疹患者及45例健康者进行真菌学比较研究。将马拉色菌阳性的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单用抗组胺药,B组用抗组胺药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结果舰船员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马拉色菌带菌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治疗观察组于治疗结束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6~8周后,B组疗效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B组真菌学检查马拉色菌转阴率高于A组(P<0.01)。结论舰船员慢性荨麻疹与皮肤马拉色菌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抗真菌治疗能提高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AIDS病的认识程度.方法通过问卷,对621名大学生的有关AIDS病相关知识、信息了解、现况掌握等情况进行摸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大学生在AIDS病的相关知识方面较为贫乏;对AIDS病的认识程度各专业学生之间有一定差异,本科和专科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大学生的AIDS病知识薄弱,学校健康教育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50.
刘忠英  李体远 《营养学报》1995,17(4):425-427
南方克山病病区儿童血浆和红细胞膜中维生素E水平的测定刘忠英,李体远,刘健,姜熙罗,安汝国(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130021)VitaminELevelofPlasmaAndErythrocyteMembraneofTheChildrenfro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