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0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75篇
内科学   255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1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960篇
预防医学   454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443篇
  1篇
中国医学   366篇
肿瘤学   2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测定JWX-Ⅰ型卫生杀虫乳油对淡色库蚊、家蝇的杀灭效果。方法以淡色库蚊、家蝇为试验对象,对JWX-Ⅰ型卫生杀虫乳油进行室内药效、模拟现场药效、现场药效及贮存稳定性药效试验测定。结果该杀虫剂用水稀释100倍后,室内按1.43 ml/m3喷雾,对淡色库蚊、家蝇的KT50分别为5.15和3.33min,24 h死亡率均为100%;模拟现场按1.5 ml/m3喷雾,对淡色库蚊、家蝇的1 h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均为100%;现场对部队野外驻训的3个宿营地按1.8 mg ai/m2喷雾,喷药后1 h蚊虫密度下降率平均达95.45%;贮存稳定性试验相当于常温下存放2年,对淡色库蚊、家蝇的杀灭率仍达90%以上。结论该药剂高效、速效、贮存稳定性好,适合部队野外驻训使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疣毒净内服外洗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疣毒净胶囊内服+疣毒净方外洗+他扎罗汀软膏外涂;对照组39例,采用卡介苗素注射液im+他扎罗汀软膏外涂.疗程8周.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7.5%,优于对照组的56.4% (P<0.01);疗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46.15% (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P<0.05).结论:疣毒净联合他扎罗汀软膏治疗多发性跖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疏毛吴茱萸提取物缓解家兔离体肠肌痉挛的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疏毛吴茱萸提取物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与缓解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痉挛的相关性,建立"谱-效关系",为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疏毛吴茱萸缓解肠肌痉挛各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结合离体肠肌试验观察疏毛吴茱萸各提取部位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分析谱效关系。结果建立了疏毛吴茱萸水、醇提取物缓解肠肌痉挛的HPLC指纹图谱,标示出醇提取物指纹图谱中有20个特征峰和水提取物19个特征峰,并且醇提取物保留了传统水煎液的药效,进一步鉴定了醇提取物特征峰中的8个化学成分。结论该研究为疏毛吴茱萸缓解肠肌痉挛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质量标准的控制提供了参考,对疏毛吴茱萸缓解肠肌痉挛、达到中医温中止痛的谱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国产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组和依那普利组,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经过2周的安慰剂清洗期后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坎地沙坦酯8 mg/d或依那普利10 mg/d。4周后若达到预期降压效果,则继续原剂量服药至8周。如降压效果不理想,加用氢氯噻嗪片(每次12.5 mg,每日1次),继续服药4周。观察所有入选患者8周内的血压、不良反应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坎地沙坦酯组收缩压下降20.2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13.9mm Hg;依那普利组收缩压下降19.6 mm Hg,舒张压下降13.8 mm Hg。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5.
金刚烷胺对帕金森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金刚烷胺对帕金森病(PD)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作用.方法 对120例口服金刚烷胺的PD患者(金刚烷胺治疗组)、30例未服用金刚烷胺的PD患者及50例非PD对照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比较各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出现率和细胞变异系数的差异.本研究同时就累积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对金刚烷胺治疗组6个亚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非PD对照组、未服用金刚烷胺的PD组及金刚烷胺治疗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 825.3±52.4)/mm2、(2 820.8±46.9)/mm2和(2 659.5±32.1)/mm2;六角形细胞出现率分别为(59.2±1.2)%、(61.9±0.9)%和(57.1±1.2)%:变异系数分别为(34.0±1.3)、(33.1±1.0)和(37.5±0.7),金刚烷胺治疗组各指标与未服用金刚烷胺的PD组和非PD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P<0.05).金刚烷胺治疗组各亚组比较结果提示,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和六角形细胞出现率随金刚烷胺服用剂量的增加和服用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 口服金刚烷胺可造成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可能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柴橘汤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用柴橘汤治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02例,显效48例,好转2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88.5%。结论:柴橘汤治疗慢性附睾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左归丸加黄芪在干预环磷酰胺(CTX)联合顺铂(DDP)诱导的S180小鼠生殖内分泌功能损害的基础上对S180小鼠皮下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8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选取14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皮下接种S180肿瘤细胞后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化疗组、中药+化疗组,每组22只。动态观察肿瘤生长及动情周期,于用药前后分批处死小鼠,称取体质量、卵巢质量、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动态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每组剩余小鼠按2∶1分别与成年雄性小鼠合笼,观察生育情况。结果①给药前各组血清FSH、LH、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给药第11天及第26天,化疗组FSH、E2水平与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中药+化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均>0.05)。LH水平化疗组与中药+化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化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给药第26天,化疗组FSH、LH水平与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中药+化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E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组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1)。②模型对照组肿瘤质量均明显高于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P均<0.01);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抑瘤率均大于60%。结论左归丸加黄芪对化疗后小鼠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的损害有保护作用;并可增强化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瘤细胞WM239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WM23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WM23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12.5~200μ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WM239细胞48h和72h后,对其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72h时,浓度>50μmol/L其抑制率>50%,且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其中0、25、50和100μmol/L药物与WM239细胞作用48h后,凋亡率分别为0.1%、9.7%、8.9%和19.3%,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相比细胞凋亡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分别为71.9%、77.3%、81.0%和83.7%,S期分别为21.5%、17.9%、16.0%和14.6%,G2/M期为6.5%、4.8%、2.9%和1.8%,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下降,剂量依赖关系明显。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WM239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改变,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利用受者腹壁下动脉(IEA)重建供肾副肾动脉(ARA)的临床效果.方法 存在ARA的亲属活体供肾16个,其中单支型15个,多支型1个.5个供肾的ARA位于上极,1个位于中部,9个位于下极,1个供肾的中部和下极各有一支ARA,其开口直径为1.5~3.5 mm.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6.5 min,冷缺血时间为15 90 min.除多支型1例的中部ARA与肾动脉主干行端侧吻合外,其余16支ARA均与受者的IEA重建.ARA位于上极的5个供肾中,3个由于ARA过短,而供肾因为输尿管原因又不适于颠倒以与IEA重建,遂切取一段长3~6cm的供者生殖腺静脉,对ARA进行延长,再将ARA与IEA进行重建.术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移植肾血流,监测血清肌酐(Cr).结果 所有IEA与ARA的吻合均一次完成,吻合时间为(4.9±1.4)min,开放IEA后,见IEA和ARA均搏动良好,吻合口通畅.仅2例术中发生吻合口漏血,经热盐水纱布轻压局部2~3 min后出血停止.术后第3天,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16例移植肾的ARA供血区域血流丰富,局部动脉阻力指数正常(<0.7).所有肾脏均在恢复血液供应后10 min内开始泌尿,术后血清Cr均迅速下降至正常.16例未发现下肢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局部动脉栓塞,也无输尿管坏死发生.结论 对于存在ARA的供肾,可利用受者的IEA进行重建,此术式适用于ARA与肾动脉主干或其他动脉吻合存在困难者.  相似文献   
1000.
我们采用悬吊结扎治疗内痔5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