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5篇
  免费   924篇
  国内免费   414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512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1078篇
内科学   816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200篇
特种医学   333篇
外科学   1080篇
综合类   2409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1085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1000篇
  13篇
中国医学   1044篇
肿瘤学   38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809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828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期的差异。方法对1994年6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生存情况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对比分析。结果658例患者中,男∶女=2.2∶1。全组年龄19~89(平均57.0)岁。按不同年龄段将患者分为4组,A组:小于或等于40岁,71例(10.8%);B组:大于40岁至60岁,281例(42.7%);C组:大于60岁至70岁,205例(31.2%);D组:大于70岁,101例(15.3%)。全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82.8%,随访率95.7%,中位生存期30.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3%、40.2%和33.2%。A组的男女比例为1:1.1(34/37),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低分化腺癌占90.1%(64/7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肿瘤部位,各组均以胃下部癌所占比例为最多(35.9%~47.5%);临床分期A组以Ⅲ、Ⅳ期为主(74.6%),B、C组以Ⅲ期为最多(47.3%、45.4%),D组以Ⅱ期为主(43.6%)。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总住院日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01),而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胃癌以女性和低分化腺癌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分期较晚;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较低。老年胃癌患者的总住院时间较长,但老年不是手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82.
背景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反映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可增加慢性肾脏病风险,但对eGFR直接影响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FPG)受损患者血糖水平对eGFR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收集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包括既往史、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压、尿酸、血脂、FPG、尿常规、血肌酐),经相应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纳入28 601例受试者。根据FPG水平将受试者分为FPG升高组(5.6 mmol/L≤FPG<7.0mmol/L)、FPG正常组(3.9 mmol/L≤FPG<5.6 mmol/L),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为明确FPG对e GFR影响,采用个案匹配控制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多因素(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匹配,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匹配后两组一般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FPG与eGFR在FPG升高组、FPG正常组及匹配后FPG升高组、FPG正常组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获得FPG正常组患者...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 0和CD80表达与其抗原呈递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分离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DC ,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两组DC的功能。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较健康人低 ,刺激同种异种T细胞增殖反应也较健康人低。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可通过抑制患者DC表面CD4 0、CD80等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 ,从而使其抗原呈递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84.
目的采用遗传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人白细胞介素12,探索其治疗肿瘤和慢性肝炎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已克隆的国人IL-12基因序列,利用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完成IL-12P35、P40双亚基共表达载体的构建,通过转染CHODHFR缺陷细胞,双抗夹心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MTX加压扩增,PCR检测其基因整合,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生γ干扰素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人IL-12的工程细胞系,表达产物为70×103左右的糖蛋白。结论本研究得到的基因重组人IL-12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强的诱导产生γ干扰素的能力和诱导活化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肾癌(RCC)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的DC-CIK细胞对RCC的杀伤活性。 方法: 将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DC经RCC(786-0细胞株)抗原致敏后与同源CIK细胞共培养,实验分3组:RCC抗原致敏DC与CIK共培养组(A组),未致敏DC与CIK共培养组(B组),单纯CIK组(C组)。流式细胞仪检测DC及CIK免疫表型。MTT法检测3组效应细胞对786-0细胞杀伤活性。 结果: 效靶比 20∶1 时,A、B、C组对786-0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70.64±8.26)%、(53.40±7.33)%、(46.64±6.01)%,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前列腺癌PC3细胞作靶细胞对照,A组对786-0及PC3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RCC抗原致敏DC与CIK共培养后的DC-CIK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RCC的杀伤特异性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内MIF和人巨噬细胞标记抗原CD68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和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轻度组仅有少量MIF和CD68表达。随着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程度的加重,MIF、CD68的表达逐渐增强,重度病变时,MIF、CD68的表达最强,且MIF表达水平与CD68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 肾组织内MIF表达上调所导致的巨噬细胞浸润增加可能是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并探讨右旋柠烯乳剂 (D limonene)对人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人胃癌BGC 82 3细胞株经反复传代成实体瘤的完整组织块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将 4 0只荷瘤裸小鼠随机分成 4组 ,移植后第 5d开始分别用生理盐水灌胃、5 氟尿嘧啶 (5 FU)腹腔注射、D limonene灌胃、D limonene灌胃 +5 FU腹腔注射共 7周。第 8周处死动物 ,测量原位肿瘤瘤重并计算抑瘤率 ,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AI)、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及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变化 ,光镜与电镜观察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观察荷瘤鼠腹膜、肝、其他脏器肿瘤转移及腹水情况。 结果 D limonene组、联用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 ,胃癌的原位肿瘤瘤重与抑瘤率、AI、MVD、VEGF下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腹膜、肝转移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 结论 D limonene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 ,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抑制了体内胃癌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88.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提高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f1)的可溶性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Derf1的全长序列与成熟肽序列(mDerf1);以已知DerP5基因的前导序列替换Derf1前导序列和原酶序列,重新构建出rDerf1基因;将上述3个基因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表达,经Western-blot对三者的表达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Western-blot表明,pGEX-Derf1与pGEX-mDerf1的表达产物分别为分子量约63000与51000的重组蛋白质,重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裂解液的沉淀中。pGEX-rDerf1大量表达了可溶性目的蛋白质,分子量约53000,并被成功地分离纯化。以上三种表达产物均可被鼠抗GST抗体与螨过敏患者血清特异地识别。结论表达了含Derf1,mDerf1与rDerf1的三种GST融合蛋白质,它们均具免疫反应性,纯化获得了GST-rDerf1融合蛋白质,为后期的诊断及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表皮生长因子影响肿瘤患者舌苔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周期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探讨EGF促进肿瘤患者舌苔增厚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F-R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结果 EGF能明显促进Eca-109细胞膜上EGF-R的表达,使细胞增殖活性大大增强。结论EGF有是通过促进EGF-R的表达影响舌苔形成。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严重烧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改善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大鼠分成休克期切痂组(A组)、常规切痂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B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C组不烫伤。A组伤后第6h、B组伤后第4d切痂,并于伤后第1、5、9d各活杀10只,取材送检,观察其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1)A、B组与C组比较:A、B组烫伤大鼠各时相点CD3^+T细胞变化不大(P〉0.05),但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T细胞增高(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2)A组与B组比较:A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T细胞降低(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1)大鼠烫伤后细胞免疫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2)休克期切痂可以改善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提高NK细胞活性,增加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的表达。提高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数。从而改善烫伤大鼠伤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