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45篇
  免费   20679篇
  国内免费   11854篇
耳鼻咽喉   1928篇
儿科学   3242篇
妇产科学   1260篇
基础医学   12199篇
口腔科学   3518篇
临床医学   23488篇
内科学   17369篇
皮肤病学   2368篇
神经病学   4399篇
特种医学   77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7305篇
综合类   54697篇
现状与发展   44篇
预防医学   22809篇
眼科学   2387篇
药学   23567篇
  286篇
中国医学   21389篇
肿瘤学   8668篇
  2024年   797篇
  2023年   2695篇
  2022年   6476篇
  2021年   8610篇
  2020年   7413篇
  2019年   4143篇
  2018年   4357篇
  2017年   5830篇
  2016年   4391篇
  2015年   8104篇
  2014年   10371篇
  2013年   12633篇
  2012年   17900篇
  2011年   18856篇
  2010年   16914篇
  2009年   15010篇
  2008年   16077篇
  2007年   15131篇
  2006年   13185篇
  2005年   10249篇
  2004年   7372篇
  2003年   6141篇
  2002年   4664篇
  2001年   4394篇
  2000年   3232篇
  1999年   1260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6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谭颖仪  杨志业 《今日药学》2020,(4):246-248,251
目的对中药石莼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石莼基原、采收期、采收加工方法进行考证,建立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明确了石莼药材基原、采收期及采收加工方法;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化学成分信息量丰富,专属性强。结论本研究为中药石莼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63.
64.
目的:比较不同绿茶膳食补充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为绿茶膳食补充剂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UPLC-MS/MS方法鉴定绿茶膳食补充剂中的主要成分,HPLC法测定主要成分的含量,最后用主成分分析和层序聚类分析评估绿茶膳食补充剂产品的变异性。结果:12种不同绿茶膳食补充剂中的主要成分为儿茶素、表焙儿茶素、咖啡因、表儿茶素、表焙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其含量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和层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种产品根据主要成分的含量可分为4个组群。结论:不同绿茶膳食补充剂质量差异较大,高度变异可能导致变量生物学效应,因此有必要使绿茶膳食补充剂标准化,发现更多潜在益处。  相似文献   
65.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常见的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属中医学“痿证”范畴,本例验案患者双上肢及左下肢活动无力伴肌肉萎缩2年余,加重半年,伴随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等症状,辨证属肝肾亏虚型痿证,临床以针刺治疗为主,配合静脉注射、穴位注射以补益肝肾,养血柔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评价可吸收明胶海绵棒在椎弓根置钉过程中的止血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6月,48例胸腰椎骨折即将行后路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明胶海绵组和骨蜡组。明胶海绵组共23例,置钉过程中应用明胶海绵棒填塞至椎弓根孔道止血;骨蜡组共25例,在透视定位时应用骨蜡封闭椎弓根孔道。记录置钉情况;记录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置钉过程中的出血量、输血量;检测术前和术后5 d RBC、HB和HCT。[结果]两组在置钉总数、伤椎置钉数、伤椎位置各椎置钉数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出现1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后于复查时消失。术后两组均无明胶海绵或骨蜡导致的不良反应。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回收量、输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胶海绵组上述指标均小于骨蜡组。每钉置入过程中明胶海绵组的出血量显著少于骨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5 d的RBC、HB和HCT均较术前显著减少,两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在RBC、HB和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在RBC、HB和HCT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明胶海绵棒填塞椎弓根孔道止血可显著减少安置椎弓根螺钉过程中的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脊柱外科术中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67.
王青  杨玉莹  吴显文 《河南中医》2020,40(3):356-359
导致血不利的原因一是不足,即由于气、血、津、液等物质的缺乏致无源行血;一是不通,即水、湿、痰、饮、瘀、食积、火郁、内风、外伤等病理因素阻滞,致血行不畅。血瘀经脉之内,则水亦瘀积脉中,致脉络胀满,形成水肿。乳腺癌术后患者,金刃本已损伤血脉,术后的放疗、化疗又属祛邪之法,故机体元气受损,气虚无力行血,血运行不畅,导致患侧上肢水肿。故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时,应当血水同治,即活血利水之法要贯穿始终。先病血而后病水者,可以活血化瘀为主,利水为辅;先病水后病血者,则以利水消肿为主,酌加活血养血之品。但需要注意的是:①临证时切不可拘泥于单纯的活血利水法,而忽视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患者机体本身的状况。②临证勿忽视五脏与血、水的关系,以及肺、脾、肾、三焦与水肿的内在关系。③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审证求因,标本同治。BCRL术后宜补气活血,通脉利水;术后兼化疗者可疏肝健脾、利水消肿;早期可在活血利水基础上,侧重利湿消肿,后期多湿聚为痰,治疗侧重化痰软坚。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观察分析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水针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治疗前后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DLQI评分、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及TNF-α、IL-6、VEGF等水平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DL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VEGF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皮损程度,降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皮损血管增生相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西宁市城区PM2.5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水平,并对其致癌风险进行评价。方法 2019年每月10 - 16日在西宁市城北区和城东区采集PM2.5样品,对其16种美国环保署优控PAHs的质量浓度及其组成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毒性当量浓度及终身超额致癌风险(ECR)进行毒性评价。结果 城北区和城东区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10×10 - 2 mg/m3和2.50×10 - 2 mg /m3,均低于国家标准。城北区、城东区PAHs总浓度年均值分别为16.53(1.62~259.25) ng/m3和10.96(0.55~88.45) ng/m3,且2个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均以4~6环PAHs为主。PAHs的主要来源有燃煤及薪柴燃烧、汽油排放。毒性评价结果表明,16种PAHs以BaP为参照物的等效质量浓度(BaPeq)范围为2.00×10 - 5~3.32 ng/m3,城北区、城东区中ΣBaPeq分别为4.27 ng/m3、2.97ng/m3,BaP毒性最强,对ΣBaPeq的贡献率占75%以上; 城北区、城东区中Σ16PAHs的总ECR分别为3.72×10 - 4和2.58×10 - 4。结论 西宁市城区PM2.5中多环芳烃(PAHs)终身呼吸性患癌风险(ECR)大于10 - 4,对西宁市城区居民具有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