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50篇
  免费   8241篇
  国内免费   4982篇
耳鼻咽喉   781篇
儿科学   862篇
妇产科学   493篇
基础医学   6714篇
口腔科学   1748篇
临床医学   9410篇
内科学   8000篇
皮肤病学   829篇
神经病学   2829篇
特种医学   29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7392篇
综合类   17287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6801篇
眼科学   1635篇
药学   8351篇
  120篇
中国医学   5940篇
肿瘤学   4770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1135篇
  2022年   2693篇
  2021年   4097篇
  2020年   3427篇
  2019年   2417篇
  2018年   2401篇
  2017年   2726篇
  2016年   2325篇
  2015年   3743篇
  2014年   4609篇
  2013年   4810篇
  2012年   7120篇
  2011年   7410篇
  2010年   5706篇
  2009年   4817篇
  2008年   5332篇
  2007年   4712篇
  2006年   4085篇
  2005年   3394篇
  2004年   2175篇
  2003年   1752篇
  2002年   1332篇
  2001年   1067篇
  2000年   913篇
  1999年   616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8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 方法 观察 5 2例 (98眼 )LASEK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 ,UCVA)、屈光等效球镜度 (spericalequivalent,SE)、最佳矫正视力 (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 ,BC VA) ,并采集 6 .5mm瞳孔直径时术前及术后眼部的波前像差 ,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前平均BVAC为5 .0 7± 0 .4 2 ;术后 10dUCVA为 4 .93± 0 .15 ,BCVA为 5 .0 2±0 .0 9;术后 1个月平均UCVA为 4 .95± 0 .11,BCVA为5 0 4± 0 .0 4 ;视力在术后有逐渐好转趋势 ,术后 10dSE为轻度远视或正视状态 ,随时间延长向近视方向漂移。术后高阶像差增大为术前 1.5倍以上 ,术后 10d时为术前的 2倍 ,高度近视组以 5阶二次彗差为最 (P <0 .0 5 ) ,中低度近视组以 6阶二次球差为最 (P <0 0 1)。术后 1个月时高阶像差比术后10d减小 (P <0 .0 5 ) ,但不能恢复术前水平。总像差术后较术前减小。 2组患者 ,术前像差比较除 5阶二次彗差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术后高阶像差的差异均出现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LASEK术后高阶像差比术前明显增大 ,以5阶二次彗差和 6阶二次球差为最 ;随时间的推移像差有所减小 ,但不  相似文献   
992.
张雷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2004,24(6):501-503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igmentepithelium derivedfac tor ,PEDF)主要来源于眼部的色素上皮细胞 ,具有抗血管新生和神经营养的双重功效。最早是由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目前研究认为PEDF是最有效的内源性眼部新生血管抑制剂 ,对新生血管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我们就PEDF的生物学特性、表达部位、调节机制、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理以及PEDF与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We studied 867 junior high school children and administered a questionnaire documenting allergic symptom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measured Immunoglobulin E serum levels and the immunoglobulin G titers of serum antibody to microflora. A total of 716 subjects were ultimately used for statistics; those with at least two of the following allergic symptoms: asthma, rhinitis, eczema, or food allergy,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IgG titers to Bactroides vulgatus than other groups.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a species of the Bacteroides genus of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 tends to affect the gut issues, but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clarify this.  相似文献   
994.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预防后发障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预防后发障的方法。方法 对 46例 ( 4 6眼 )先天性白内障 ,以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的注吸I/A系统吸净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 ,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 (A组 ) ,同期施行的3 2例 ( 3 2眼 )先天性白内障 ,以同样的方法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 ,进行单纯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 ,不做前段玻璃体切除 ,作为对照组 (B组 )。术后随访 2年以上。结果 后发障发生的情况 ,A组 2眼 ( 4 4% ) ,B组 7眼 ( 2 1 9% )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均未发现眼底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后路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后路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单纯腰椎滑脱症11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狭部不连2例。结果 术后经6。12个月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92.3%(优80.8%,良11.5%),植骨融合率96%,短时神经功能障碍1例。结论 后路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下腰椎不稳或滑脱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居民慢病患病率以及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于1993年和2003年在北京市东城区随机对600户居民进行慢病患病和危险因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慢病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而居民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参加体育锻炼)等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该地区应加强对其他慢病危险因素如超重和肥胖的研究,开展多种危险因素的干预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97.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方法 髁状突骨折 4 3例 ,4 1例行开放复位坚固内固定手术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仔细记录面形、张口受限、面神经损伤及关系紊乱情况 ,手术前后 X线曲面断层片对照骨折复位与愈合改建状况。结果 髁状突骨折 X线复查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0 % ( 37/41) ,张口受限 7例 ,错 3例 ,钛板断裂 1例 ,面神经损伤 7例 ,伤口感染 3例。结论 开放复位坚固内固定术是下颌骨低位髁颈与髁颈下骨折的理想方法 ;髁头与高位髁颈骨折及陈旧性骨折应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γ (IFN γ)、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病毒性心肌炎 (V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50例VM患儿及 50例健康正常儿童外周血清IFN γ、TNF α含量 ,采用美国En coreT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 ,并分析IFN γ、TNF α与心肌酶异常的关系。结果 VM组IFN γ、TNF α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正常儿童 (P均 <0 .0 1) ;VM组IFN γ、TNF α升高者 ,各项心肌酶异常百分数均增高 (P <0 .0 5)。结论 IFN γ、TNF α参与VM的发病 ;检测VM患儿IFN γ、TNF α含量有助于VM的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 ,并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镉应答癌基因蛋白(TEF-1δ编码蛋白)对多种不同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阐明镉的分子致癌机制。方法应用TEF-1δ基因真核细胞稳定表达系统和Western blot检测技术,用各种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载体转染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O)对照细胞,在4株具有高效稳定表达TEF-1δ编码蛋白质的CHO细胞系中均有细胞原癌基因C-fos高表达,其编码蛋白(55k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样,4株高效稳定表达TEF-1δ编码蛋白质的CHO系均具有相对较高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ln D1(编码蛋白36kDa)的表达。其余肿瘤相关基因蛋白如pan-ras,c-myc,c-jun,MDM2,ODC,p16,p53的表达在TEF-1δ转基因细胞与对照细胞之间未见明显差别。结论镉应答原癌基因TEF-1δ的超额表达可调高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 Dl的表达,这可能是镉应答原癌基因TEF-1δ的分子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22年剖宫产指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原因及产科质量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对湖北某省级医院产科 1981~ 2 0 0 2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产科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对 1987、1997、 2 0 0 0和 2 0 0 2年剖宫产产妇的指征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  1981~ 1994年剖宫产率 ( 16 .2±1.5 ) % ,1995~ 2 0 0 2年为 ( 33.9± 10 .1) % ,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 ( 6 .2± 1.6 ) %和 ( 3.3± 0 .7) %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产后出血率分别为 ( 2 .7± 1.2 ) %和 ( 2 .5± 0 .5 ) % ,死胎死产率分别为( 1.2± 0 .4 ) %和 ( 0 .9± 0 .5 ) % ,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1987、 1997、 2 0 0 0和 2 0 0 2年社会因素分别占当年剖宫产妇的 0 .4 % ( 2 /4 93)、 10 .6 % ( 5 8/5 4 9)、 2 7.8% ( 2 88/10 37)和 2 0 .1% ( 2 0 5 /10 2 0 )。 结论 剖宫产率上升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但不能减少产后出血率及死胎死产率 ,社会因素是引起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