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03篇
  免费   10454篇
  国内免费   7156篇
耳鼻咽喉   1438篇
儿科学   1197篇
妇产科学   1175篇
基础医学   13959篇
口腔科学   2231篇
临床医学   13941篇
内科学   16809篇
皮肤病学   1436篇
神经病学   5754篇
特种医学   45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11689篇
综合类   16690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一般理论   19篇
预防医学   7338篇
眼科学   2917篇
药学   11685篇
  103篇
中国医学   5841篇
肿瘤学   9927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1554篇
  2022年   2691篇
  2021年   5971篇
  2020年   4384篇
  2019年   3825篇
  2018年   4020篇
  2017年   3603篇
  2016年   3449篇
  2015年   5412篇
  2014年   6371篇
  2013年   5874篇
  2012年   8457篇
  2011年   9160篇
  2010年   6019篇
  2009年   4832篇
  2008年   6087篇
  2007年   6005篇
  2006年   5818篇
  2005年   5541篇
  2004年   4081篇
  2003年   3764篇
  2002年   3098篇
  2001年   2563篇
  2000年   2454篇
  1999年   2492篇
  1998年   1514篇
  1997年   1451篇
  1996年   1101篇
  1995年   1084篇
  1994年   935篇
  1993年   543篇
  1992年   735篇
  1991年   614篇
  1990年   564篇
  1989年   489篇
  1988年   419篇
  1987年   379篇
  1986年   288篇
  1985年   235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104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59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33篇
  197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大鼠胃壁内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韩铭达  王云祥 《解剖学报》1992,23(2):129-133
  相似文献   
942.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尸解肺标本的病理改变和致病机制。方法观察了2003年4-7月期间死于SARS的6例患者的肺标本,并采用光镜、电镜、Masson三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EnVision法)进行研究。结果肺标本的病理形态改变:(1)6例的双肺均可见到弥漫性实变病灶,肺重量明显增加;(2)6例均可见到弥漫性肺泡损伤,包括透明膜形成、肺泡腔内水肿/出血、纤维素沉积和肺泡上皮细胞脱屑,AE1/A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肺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明显破坏;(3)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有一定异型性,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呈双染性和颗粒状,胞质内可见小脂肪空泡聚集(5/6);(4)6例中有5例可见巨细胞在肺泡内浸润,巨细胞大多AEl/AE3阳性(5/6),少数CD68阳性(2/6);(5)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肺泡腔内和肺泡间隔内有多量巨噬细胞浸润(6/6);(6)6例中有5例可见巨噬细胞噬红细胞象;(7)6例中有5例可见肺纤维化,包括肺泡间隔和肺间质增宽(5/6)、肺泡腔内渗出物机化(6/6)和胸膜增厚(4/6)。Masson三色染色证实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大多数为Ⅲ型胶原。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例有明显的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灶;(8)5例可见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9)6例患者均可见血栓;(10)2例同时合并其他感染,1例合并细菌感染,另1例合并真菌感染。此外,电镜发现在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内有冠状病毒样颗粒。结论SARS冠状病毒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明显浸润和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显著增生在SARS的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3.
To verify the changes of mesopic and photopic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of sound eye whose visual acuity was kept the same after occlusion therapy in the amblyopic children. Fourteen sound eyes of amblyopic children (mean; 7.67 years; S.D., 1.50 years) who kept their visual acuity the same after the occlusion therapy were tested. The children had 6 hours of part-time patch therapy for 3 months prior to this examination. Among 14 amblyopic children, 8 were anisometric and 6 were strabismic amblyopes. Using the visual capacity analyzer which measures the minimal contrast level at from low to high spatial frequencies, the contrast sensitivity of sound eye was measured, under both photopic and mesopic condition,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of occlusion therapy. Comparing the contrast sensitivity of sound eye after the occlusion therapy to that before the occlus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photopic condition. When it comes to mesopic condition, the contrast sensitivity decreased at the intermediate spatial frequency level (3-13 c.p.d, p=0.028) after the occlusion therapy. The occlusion caus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mesopic contrast sensitivity, when the visual acuity was not changed after the occlusion therapy. It may indicate that mesopic contrast sensitivit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useful tool for early detection of hidden occlusion amblyopia.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在不同刺激强度和不同手部握力输出的条件下,磁刺激前后对握力大小的改变。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其右手分别以3个不同的背景力量握住握力计,用圆形磁刺激线圈刺激左侧运动皮层,施加的刺激强度从阈值开始,每次递增10%,记录磁刺激施加前后握力输出的变化。结果:对于同一背景握力,刺激强度越大,握力大小的峰峰值及负峰值也越大;而在刺激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握力波形的峰峰值和负峰值也随握力的增大而增大;输出握力波形的正峰值和恢复时间与刺激强度、背景握力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实验结果提示握力峰峰值及负峰值的变化可能与参与肌肉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及其兴奋性有关。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讨了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TNF-α和外周血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酶联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4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IL-2、IL-6、TNF-α和外周血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和B细胞数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2、IL-6、CD3、CD4、CD4/CD8比值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6个月,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尖锐湿疣是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失常的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946.
对心率变异性(HRV)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心率正常者与心率失常者HRV之间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上的差别。人在正常状态和病理状态下的HRV信号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是不同的,当出现病理心血管事件时,指数α减少,因此李雅普诺夫指数可作为人体是否异常或处于何种异常状态的特征刻画指标,本文心率正常者HRV信号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为0.45907,心率不齐者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是0.41472。它们均为混沌信号,但是处于心率不齐状态的节律混沌程度明显比处于心率正常状态的节律混沌程度低。  相似文献   
947.
948.
目的了解正常成人T亚群Ⅰ、Ⅱ型细胞比例,并比较以CD3+CD4双标记法和以CD3+CD8双标记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全血以PMA和伊能霉素刺激培养4h,以三色标记法流式检测T亚群Ⅰ、Ⅱ型细胞因子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CD3、CD8、CD4抗原在刺激后明显下调,但是不影响T亚群比例值。以CD3+CD8双标记法检测了23例正常成人,n1和Tcl细胞在CD3^+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2.6%(0%-23.8%)和2.2%(0%-23.3%)。Th2和Tc2细胞占CD3^+淋巴细胞2.8%(0.7%-13.3%)和1.6%(0%-5.1%)。以CD3+CD4双标记法检测了12例正常成人,Th1和Tc1细胞占CD^+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8%(0%-15.6%)和1.8%(0.3%-18.6%),Trh2和Tc2细胞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6%(0%-6.5%)和1.2%(0%-10.6%),均与以CD3+CD8标记检测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以CD3-FTTC和CD8-PerCP双标记法检测了17例正常人的IL-2表达,IL-2阳性的CD4^+T细胞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为3.7%(0%-30.0%),高于CD8^+IL-2^+T细胞在CD3^+淋巴细胞中的比例0%(0%-1.7%),P=0.005。结论可以建立有效的流式检测正常人T亚群Ⅰ、Ⅱ型细胞比例方法。以CD3+CD4双标记或以CD3+CD8双标记检测分析T亚群的Ⅰ、Ⅱ型细胞比例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9.
横纹肌肉瘤中小窝蛋白-3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小窝蛋白-3(caveolin-3)在横纹肌肉瘤(RMS)中的表达特点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例RMS、30例其它软组织肿瘤.用免疫组化SP法及原位杂交分别检测caveolin-3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RMS中desmin和myo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P法caveolin-3蛋白在RMS阳性表达率为80%(16/20),其它软组织肿瘤皆为阴性(0/30),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在15例RMS中有13例检测到caveolin-3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6.7%(13/15),在26例其它软组织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2/26),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P法RMS中desmin和myoD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4.2%(16/19)、89.5%(17/19),与caveolin-3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3在RMS中的表达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RMS和其它软组织肿瘤的有用的新型标记物.  相似文献   
950.
交互信息是一种检测系统之间相依性的方法 ,它可以同时检测线性和非线性相关。本文介绍了交互信息的计算方法和性质 ,讨论了它在单个时间序列上的应用 ,并将它应用于心脏状态研究上。利用实验动物的数据 ,我们发现了心搏的运动既不是随机的也不是周期的 ;并且 ,不同心脏状态下的交互信息有很大的差别 ,浅麻 ,机控呼吸和开胸状态下交互信息都相对较小 ,心肌损伤后有明显增大 ,提示心搏的交互信息与心脏健康程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