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的病因.方法 对2006-01-2010-01绝经后妇女317例不规则阴道流血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17例中,感染性疾病194例(61.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6例(14.5%),子宫肌瘤41例(12.9%),恶性肿瘤23例(7.7%),宫内节育环10例(3.2%),其他3例(0.9%).结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中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抵抗力低下,易致感染,故感染性疾病占首位,其次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2.
将传统火针与现代医疗器械相结合,研制出一种多参数可控的自动化火针医疗器械。采用枪式外形便于手持操作;采用电磁感应加热针体;通过刻度旋钮控制针刺深度;采用电磁弹射结合弹簧复位,精确控制留针时间;使用可更换的一次性无菌单针或多针针头,达到适形、高效、防止感染的目的。以上设计与整体流程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针体温度、针刺密度、进针深度、留针时间精确可控,同时兼具操作简便、快速、无菌、效率高、适形性、可视化等优点。本研究进一步在大鼠上测试了自动化火针对皮肤损伤和毛发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参数的精确可控对治疗的安全性控制和有效性提高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下一步系统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3.
胡伟  龙娟  王丽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449-1451
目的研究和分析microRNA(miRNA)在心房颤动的心房重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实际病况分成心房颤动组(104例)和窦性心律(窦律)组(94例),均行外科开胸术治疗,术中取样两组患者右心耳组织进行检测和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心房组织中miRNA的表达量和Cx43mRNA表达量,并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患者心房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心房细胞异常增大,肌纤维异常增粗且断裂,同时表现出大小不均、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间质纤维化明显等特点。心房颤动组miRNA在心房组织中的表达量[(0.614 9±0.175 7)×10^3]明显低于窦律组[(2.298 6±0.390 6)×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43,P〈0.01);但两组Cx43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4,P〉0.05);心房颤动组Cx43蛋白表达量[(0.576 2±0.201 0)×10^3]显著低于窦律组[(1.145 0±0.373 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07,P〈0.01)。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明显;同时该类患者心房组织中mi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致使其相关的靶基因Cx43蛋白的表达量也随之下调,二者呈非负相关,说明miRNA并不能直接通过对Cx43的表达调控而参与到心房重构中。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方法将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且符合该试验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剂量组,强化组自入院起连续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d直至术后1月,1月后改为常规剂量10 mg/d;常规剂量组自入院时即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直至随访结束。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术后3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基础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前hs-CRP、cTnT、CK-MB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术后7d及术后1月两组血浆hs-CRP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术后7d两组血浆cTnT、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两组血浆cTnT、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强化组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而常规剂量组有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术后血浆hs-CRP、cTnT、CK-MB水平,并减少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贺莉  龙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274-2275
1998—11~2006—08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982例,其中曾在院外或我院门诊误诊6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年龄17-43(平均32.5)岁,其中25~35岁40例,已婚53例,未婚15例,已育48例。50例曾行人工流产(包括药物流产、自然流产及人工流产),二次以上流产36例,放置节育环35例,输卵管结扎术4例,其他方法避孕11例,未避孕18例。停经时间36~100d,以40~60d为主。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成功实施了直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治疗组,选择6例直接急诊PCI术失败未能行早期再灌注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术前半小时与术后即刻、术后3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第3天、第7天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计算各时期的QTd。结果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后6小时QTd即明显下降(P<0.01),术后24小时下降至高峰,此后维持稳定。治疗组术后6小时以后QTd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直接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使患者QTd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8.
刘伯强  龙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26-127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通气麻醉在介入栓塞术(神经科)中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对神经科病患进行术式分类,选出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的病患,并抽取32例近期(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实施手术的病患为分析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通气组和插管组,各组均有16例病患,通气组采取的为喉罩通气麻醉,插管组采取的为气管插管麻醉,使用的麻醉药品均相同。比较不同时期(麻醉前、麻醉时、手术时、手术中、解除麻醉时)的心率值和血压值,并观察不同时期(麻醉时、麻醉中、手术后)的气道受压情况、血氧饱和情况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值。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通气组麻醉时及解除麻醉时的血压值有小幅度上升(P>0.05),为无效差异性,插管组麻醉时及解除麻醉时的血压值有大幅度上升(P<0.05),为有效差异性,插管组的变化幅度较大(P<0.05);与通气组比较,插管组麻醉时及解除麻醉时的心率值均显著加快(P<0.05);与通气组比较,插管组不同时期的气道受压情况、血氧饱和情况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为无效差异性。结论喉罩通气麻醉在介入栓塞术(神经科)中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小,可维持心率及血压的平稳,有助于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9.
虞淮  龙娟 《华中医学杂志》1998,22(4):156-157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作为反映植物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无创指标,已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2例正常人的HRV,以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植物神经活动情况,以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防治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30例VAP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 结果 VAP好发于男性,吸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多于夜间及凌晨静息时发作,17例患者(占56.7%)伴发心律失常,7例患者晕厥,均因严重心律失常所致,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7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有固定性狭窄病变者占66.7%,冠状动脉正常者占33.3%。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5例行冠脉介入治疗,1例行冠脉搭桥术,有2例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 结论 变异型心绞痛既可发生于有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也可发生于正常冠状动脉,前者多见。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是主要的药物治疗,对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术,对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考虑器械植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