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妊娠期激素变化致关节松弛;子宫增大和位置改变致重心前移均易导致出现脊柱疾病[1]。大部分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当患者表现为并发神经损害时,因其极易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对产妇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需谨慎处理。目前尚无关于妊娠合并脊柱疾病并发神经损害的明确的治疗方案,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目前相对统一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62.
两种前路术式治疗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路单节段椎体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F)及两节段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两节段受累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myelopathy,CSM)的效果。方法:23例采用ACDF法(ACDF组),21例采用ACF法(ACF组),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植骨融合率、生理弧度的情况、神经功能改善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两组患者经13~36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结果:ACDF组、ACF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3.04%、9.5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ACF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20)min、ACF组(134±22)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05±31)mL(、207±63)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82.97±15.02)%和(75.60±14.8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生理弧度的情况:最后随访时ACDF组Cobb角为(20.22±4.22)°、ACF组Cobb角为(17.86±3.24)°,ACDF组优于ACF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随访时Cobb角的丢失情况ACDF组为(2.09±1.47)°,ACF组为(4.38±2.38)°,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个节段的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两节段受累的CSM更具合理,更利于脊柱稳定性的即刻重建长期保持,也能更好地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为植骨融合提供稳定的局部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63.
背景:在骨缺损治疗方面,近几年集中在骨修复替代材料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催生了很多全新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的特性不同,各有优势和缺点。如何正确选择与应用是创伤骨科医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值得讨论和推敲。 目的:通过对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人工骨材料在应用中的相关文献分析,评价3种骨修复替代材料的生物性能,有利于骨科医师更好的理解几种骨修复替代材料的理化、生物性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人工骨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并且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近期临床效果并非是与传统材料的最终比较结果。人工骨材料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验证尚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确切疗效尚须长期的临床观察。寻找具有良好生物特性的人工骨材料抑制是骨科的研究热点。分别对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材料3种骨修复替代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理化、生物性能,安全性综合比较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从修复质量、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播等多方面来衡量,自体骨都是最佳的选择,成为骨移植的金标准。但来源有限且取骨区可能产生并发症,取骨又造成第二术区的创伤,因而它的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②同种异体骨的来源比自体骨多,但与宿主间的免疫排斥反应,并有感染疾病如肝炎病毒的可能。③人工骨材料成型迅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帮助下,能更好的合成与缺损骨形态接近的骨修复替代材料,人工骨材料的骨诱导性和仿生物性骨结构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④现有的骨修复替代材料均存在各自不同某些缺陷,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质量的需要。未来能代替天然骨骼,解决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应当是优势的组合,是骨修复替代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C型臂透视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随访。结果本组42例获得随访4~12个月,优3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5.
背景:负载缓释转化生长因子β1微球壳聚糖支架在体外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生长,且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细胞分化,有望作为软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工程材料,然而要进行相应体内实验,其生物相容性是不容忽视的.目的:制各负载缓释微球壳聚糖支架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以溶血试验、急性毒性实验、皮内刺激实验、热源性实验、肌内植入实验,评价自制负载缓释微球壳聚糖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支架溶血率为1.6%,镜下未见明显红细胞破坏;材料急性毒性评价程度为无毒;皮内原发刺激记分及原发刺激指数均为0;热源性实验体温升高为(0.17±0.06)℃;肌内植入实验大鼠均成活,全身良好、无感染,4周左右新生毛正常分布,8周大体观察支架周围血管明显增多,与周围肌组织整合良好,心肝肺肾等内脏均无特殊变化,随时间延长,淋巴细胞浸润逐渐减少,可见血管及纤维长入支架,包裹逐渐变薄,支架渐降解.结果说明负载微球多孔壳聚糖支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6.
Ⅰ期后前方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通过Ⅰ期手术,即后方入路内固定联合前方入路进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加自体骨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对16例胸腰椎椎体结核患者采用Ⅰ期后路切开内固定,联合前路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等进行脊髓减压,植入自体髂骨块或肋骨重建前柱;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术后测量影像学胸腰椎Cobbs角,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10~36个月,平均12个月,16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结核病变无复发,生理弧度无明显丢失;6例有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Ⅰ期后前方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牢固内固定,能彻底清除病灶防止结核复发,重建胸腰椎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可靠的优势.  相似文献   
67.
脊柱感染(spinal infection,SI)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使耐药菌感染的几率增加,同时检测技术的进步导致检出率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判断病原体的类型从而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然而传统检测方法检出率低且耗时长,不利于脊柱感染的快速精确诊断。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是一种可对样本中所有核酸片段进行测序的检测技术,其出现颠覆了传统检测方法,在脊柱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NGS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 Aurora-B 介导 NPM1(nucleophosmin1)蛋白磷酸化水平改变对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NPM1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urora-B与NPM1的相互关系。构建重组慢病 毒载体,获得沉默 Aurora-B 慢病毒(LV/ShAurora-B)、过表达 NPM1 慢病毒(LV/NPM1)和阴性对照慢病毒(LV/ negative)。转染人源骨肉瘤细胞系143B及U2-OS细胞,分为Lv/ShAurora-B组、NC(LV/negative)组和LV/ShAuroraB+LV/NPM1共转染组。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V/ShAurora-B组和NC组中Aurora-B、磷酸化NPM1ser125蛋白表达。采 用CCK-8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情况,Wound healing 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 invasion 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结果 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NPM1在肉瘤中高表达以及NPM1高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且NPM1存在丝氨酸和苏氨 酸磷酸化位点,Aurora-B与NPM1之间可能存在磷酸化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LV/ShAurora-B组 中Aurora-B和磷酸化NPM1ser125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5),而NPM1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表型 实验显示,LV/ShAurora-B组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能力均低于NC组(P<0.05),且LV/ShAurora-B+LV/NPM1共转 染组能部分恢复下调Aurora-B对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的抑制(P<0.05)。结论 Aurora-B通过介导NPM1蛋白磷酸 化促进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69.
足躅外翻为女性常见病,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各种手术方式可达100多种.轻度呣外翻在老年人应当首先考虑保守治疗,而中度以上的呣外翻畸形者可行手术矫形.我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11月采用跖骨远端截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足呣外翻23例23足,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