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本文报告1981年2月至1982年3月对305名受血者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结果发生乙型肝炎的4例,死亡1例;仅出现HBsAg阳性的25例;仅出现抗HBs阳性的10例。HBsAg及抗HBs阳性患者在观察期间SGPT始终正常,为乙型肝炎隐性感染。故提出应采用敏感的方法筛选供血员,以减少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MIPPO)技术行LISS系统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9例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患者用MIPPO技术行LISS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骨折愈合时间10~21周,平均13.9周;无断钉、骨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HSS评分60—98分,平均84.2分。疗效优28例、良13例、可8例,优良率93.6%。结论用MIPPO技术行LISS系统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固定牢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后路选择性减压融合术治疗65岁以上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7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确定减压节段,对既有不稳或减压所致的失稳节段进行融合,采用JOA评分、ODI量表及改善率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前JOA、ODI评分分别为(14.7±1.8)、(32.5±6.8)分,末次随访时为(25.3±2.4)、(13.3±4.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良率为78.9%,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充分术前准备和评估,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方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4.
[摘要]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原理,通过三维 有限元软件创建正常人腰骶椎三 维有限元模型,并对 模型进行有效性 考证。方法 选取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在平卧非承重条件下采用螺旋CT行薄层扫描,利用数字软件Simple ware2.0、Geo magic studio9.0、Hypermesh10.0、ANS YS9.0及Abaqus6.10-l等建立正常人腰骶椎(L3-S1)模型。对健康完整模型进行四种状态(前屈、后伸、侧屈和轴向旋转)的加载分析,并将L3-L4在不同工况下的角位移与以往文献结果比较,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建立健康成年男性的L3-S1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72158个节点,173035个单元;模型L3-L4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运动时的角位移数值与其他实验数据对比相似性好,各椎间盘最大Von Mises应力与文献结果一致。结论 通过有效性验证,可认为该基于正常人体L3-S1腰骶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效的,可用于生物力学实验。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正常成年人头部直立主动旋转过程中C_1相对于C-2的运动特征。方法纳入健康成年志愿者20名,志愿者坐于(标准坐姿)双平面X线投射系统内,并指导其持续主动旋转头颈部以进行动态测试。收集9个动态测试的反射标记数据和双平面X线片,其中屈曲伸展、横向弯曲、轴向旋转各3个。将志愿者的CT影像重建造模,采用跟踪技术记录C_1、C_2椎体的运动。结果 C-(1、2)旋转与头部旋转呈线性相关,旋转中间线在头部旋转大约30°处变为非线性。在头部轴向旋转过程中,C_1相对于C_2的最大轴向旋转角度为22.4°~47.5°(36.8±6.7)°;同时也观察到C1相对于C2的耦合旋转运动,屈伸3.6°~28.4°(7.8±4.8)°,横向弯曲3.0°~17.7°(9.8±3.8)°。C-1相对于C_2也发生平移,在椎体内侧从左往右平移3.8~12.0(7.8±1.5)mm,上下平移0.6~4.6(2.2±1.2)mm,前后平移1.4~5.5(3.3±1.0)mm。结论寰枢椎失稳在静态影像学成像中容易被忽视,应用跟踪技术在头部直立主动旋转过程中可以明确寰枢椎三维运动学特征,有利于诊断寰枕关节动态不稳。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氨基胍对糖尿病肾组织内糖化终产物(AGEs)受体(RAGE)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病程8周肾内RAGEmRNA水平。结果诱发糖尿病4周后糖尿病大鼠肾皮、髓质内RAGEmRNA表达增加(P<0.05),8周时更为明显(P<0.05);口服补充氨基胍4周对肾内这种改变未产生影响(P>0.05),给药8周,糖尿病大鼠肾皮、髓质内增强的RAGEmRNA表达明显缓解(P<0.05)。与此同时,氨基胍在不影响血糖的基础上,使糖尿病大鼠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下降26.72%。结论糖尿病状态下,肾组织内RAGEmRNA高表达可能是高血糖诱发AGEs形成的结果;氨基胍可通过调节RAGEmRNA的异常表达,缓解AGEs对肾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2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中医学中称为“口僻”或“口眼歪斜”。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其病因多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外邪侵袭阳明、少阳,以致经气不畅,气血失和,经筋失于濡养,纵缓不收而发病。自1987年以来,笔者依据中医病因病机,结合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磁共振椎管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MRM)在腰椎管内疾患的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132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疾患患者术前MRM检查做出诊断,对比术中所见,总结腰椎管内疾患的MRM成像特点及其诊断符合率。结果:MRM上表现为胡须型者9例(27节段),术前诊断为发育型腰椎管狭窄症,术中见椎板夹角减小,椎板肥厚,小关节内聚,本组共27节段,诊断符合率100%;表现为幕帘型、不全阻断型以及完全阻断型共56例(150节段),术前诊断为获得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央椎管狭窄,术中见小关节增生内聚,黄韧带弥漫性增生肥厚,三型分别为44、72、29节段,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8%(44/49)、100%及100%;表现为残根型、单侧压迹型共28例(80节段),术前诊断为单侧侧方椎管狭窄,术中见黄韧带形成侧方韧带卷入侧方椎管,两型分别为30、50节段,诊断符合率均为100%;表现为喇叭口型、束腰型共39例(98节段),术前诊断为双侧侧方椎管狭窄,术中见黄韧带外侧部肥厚、上关节突骨赘增生,两型各29、62节段,诊断符合率为80.6%(29/36)、100%。表现为根须型共3例,术前诊断为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术中见突出椎间盘属中央或中央偏旁型;表现为残根型及单侧压迹型共16例,术前诊断为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术中见突出椎间盘偏侧方,波及神经根肩部或者腋部,诊断符合率均为100%。14例Tarlov囊肿MRM表现有硬膜囊周围型、神经根中央型及神经根周围型,术中完全证实囊肿与硬膜囊、神经根关系,诊断符合率100%。6例腰段椎管内肿瘤MRM表现为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对比术中所见符合率为100%。结论:MRM能真实、准确诊断腰椎管内病患,为腰椎疾患的术前评估提供了新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皇岗口岸入境旅客对健康申报制度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的认知程度,为提高口岸甲型H1N1流感的检出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皇岗口岸2009年5—12月随机对入境旅客进行的1000份有效问卷调查,根据性别、年龄、地域3种分类方法,统计分析不同人群对健康申报制度的认知差异。〔结果〕问卷调查显示,未成年组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和依从性上均不如青年组和中老年组(P0.05);在个人防护方面中老年组的认知和依从性均较青年组高(P0.05);与大陆内地居民相比,港澳台居民及外国居民能更及时有效的自我预防甲型H1N1流感(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应重点对青壮年男性、未成年人及出境旅游3类入境人员加强宣传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0.
不育男性精子线粒体DNA突变与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咏梅  崔英霞  印洪林  黄宇峰 《解剖学报》2001,32(2):184-186,T018
目的:探讨精子线粒体DNA突变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与男性不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DNA测序技术对不育男性的76例精了动力差的精液标本进行MTCYB、MTATP6片段检测,从中选出5例有线粒体DNA缺失的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5例病人的标本电镜下大多数精子尾部可见线粒体有体积异常,或为小线粒体,或为大线粒体,排列紊乱,,分布不对称;多层线粒体包绕尾部轴丝。与已育男性的精子标本的形态差别明显。结论:线粒体DNA突变的精子标本可以观察到线粒体结构改变。精子线粒体DNA的突变和线粒体结构的改变均可影响精子受精过程的能量供给,可导致男性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