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术后颅内出血是神经外科一种严重甚或致死性并发症.本文作者总结1976年1月~1986年11月 4992例开颅手术后40例并发出血的病例.出血部位:脑内24例(60%)、硬膜外11例(28%)硬膜下3例(7.5%)、鞍内2例(5%),33例血肿位于手术部位,7例在远隔部位;作者对每一例特别观察了高血压病史,术中、术后高血压表现(>160/90mmHg),术前、术后凝血机制障碍,手术体位及原发病的病理情况与术后血肿形成的相互关系.本组5例高血压与术后血肿形成有关,该组患者术后高血压与出现症状的时间无持续的关系.高血压病人在术后5  相似文献   
62.
刘海鹏  黄其林  杨辉  周政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714-2715
神经外科学是临床外科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和造就新型的神经科医学人才,促进医学生未来全面的临床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也可称之为案例教学法,使神经外科教学效果明显提高.1 CBL的提出CBL,即案例教学法.多数人认为CBL始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哈佛法学院,并且在20世纪初盛行于法学教学中.概而言之,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语言、音像、各种媒体、教具等,将所要描述的,带有典型意义或重点基础理论含义的客观真实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展示,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讨论,甚至让学生作为案例中特定的角色进入特定的实践场景进行体验,使其产生真实的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经口咽入路齿状突切除并Ⅰ期颈枕融合治疗合并有腹侧延颈髓受压之颅颈交界区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合并有腹侧延颈髓受压之颅颈交界区病变患者23例,所有病人先行颈枕Ⅰ期融合,随后采用经口咽入路切除齿状突及局部增生的结缔组织,解除其对延髓、颈髓腹侧的压迫.结果 平均随访16个月,痊愈15例,明显好转6例,死亡2例,其中有3例并发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 经口咽入路并颈枕Ⅰ期融合是治疗合并有腹侧延颈髓受压之颅颈交界区病变的首选方法,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作者总结1970年1月~1986年12月收治102例细菌性脑脓肿的经验.根据治疗情况分三组:Ⅰ组,脓肿切除组(46例);Ⅱ组,脓肿吸除组(33例);Ⅲ组,保守治疗组(17例).依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分5级:0级:清醒、无神经系统障碍;1级:清醒、神经功能轻度障碍;2级:嗜睡,神经功能中度障碍;3级:昏睡,神经功能明显障碍;4级:昏迷.男∶女为2∶1,年龄6周~78岁,平均34.9岁,30岁以内占47%,>60岁者为15%.常见病因为邻近部位的感染灶(鼻窦炎、乳突炎、牙周脓肿)19例,其次是先心病(17例),开颅手术史(16例)、肺部感染(9例)及头部外伤史(9例),免疫功能障碍6例,21例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以头痛最常见(78例,占76.5%),其次为局灶性定位体征(67例,占65.7%),精神异常(64例,占62.7%),癫痫发作仅26例,占25.5%.).89例单发脓肿,73例多发脓肿(2~13个).39例孤立性脓肿位于右半球、41例在左半球,6例位于小脑,脑干、丘脑及基底节区  相似文献   
65.
颅内蛛网膜囊肿为蛛网膜包裹脑脊液形成的囊性病变,多属先天性,感染、外伤也可引起。发病率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多见于外侧裂,其次是大脑凸面,发生于枕大池者较少,文献仅见少数病例报告。CT扫描普遍用于临床后,本病被发现者有所增加。本文总结西京医院神经外科1978~1988年收治的16例枕大池蛛网膜囊肿,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神经外科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鹏  黄其林  杨辉  周政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739-2740
多媒体教学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配合活跃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声音、图像、文字、模拟动画等多种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大脑思维能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其全方位、立体化、灵活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与全新的教学模式,正在为传统教学过渡到未来教学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聚醚砜膜对星形胶质细胞(AST)生长、存活增殖及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取小鼠皮层组织进行AST原代培养,传代纯化培养后分为3组:A普通培养板组;B聚醚砜膜组;C层粘连蛋白包被膜组,观察和比较细胞形态学、细胞存活增殖能力的变化,同时测定培养基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含量。结果在原代和传代培养期,聚醚砜膜上培养第3天后的AST细胞数较其他组明显减少(P<0.05)。在传代培养期,3组的细胞存活增殖能力均在第7天后逐渐衰退,分泌NGF和BDNF的能力也呈相同的下降趋势,聚醚砜膜组AST的变化较另外2组的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聚醚砜膜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并降低AST分泌NGF和BDNF的能力,层粘连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聚醚砜膜对AST功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8.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机械损伤神经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稽文  黄其林 《四川医学》2007,28(3):244-246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AcM)对机械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机械性划割培养之神经细胞建立神经元机械损伤模型,神经元培养液加入ACM。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法测定存活细胞数,测定损伤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并与常规培养基组进行对比。结果20%ACM可对机械损伤神经元存活增殖起明显促进作用,并减少机械损伤神经元NO、LDH的生成和分泌。结论ACM对机械损伤神经元的存活有促进作用,可减少其NO、LDH的生成和释放,保护机械损伤神经元。  相似文献   
69.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肢体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脑深部电刺激(DBS)是治疗PD的有效方法,又称运动控制疗法.因此有必要进行神经行为学研究,评价DBS治疗PD的疗效.  相似文献   
70.
造血系统生长和分化是某些特殊基因不同表达的正性和负性信号之间复杂的平衡.其中转录因子在这一特殊的生物调节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c-Myb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了造血系统发育和分化过程[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