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后植骨重建跟骨形态再做有效固定,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按Sanders分型,对48例66足Sanders Ⅱ、Ⅲ型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进行了切开复位,金世植骨灵植骨,重建钢板做有效固定治疗.随访12~50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本组66足中,优20足,良42足,可4足,优良率93.9%.结论:切开复位,植骨重建跟骨形态,再做有效固定是一种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强调术前明确骨折的病理解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2.
波及双柱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髋臼骨折为高能量损伤所致,是一种复杂而多样的骨折。对于移位的髋臼骨折多采取手术治疗。对于波及双柱的髋臼骨折所遭受的暴力往往更大,骨折移位更明显,髋臼极不稳定,手术治疗是获得功能恢复的最佳手段。自1997年5月~2003年2月,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移位髋臼骨折52例,其中28例为波及双柱的髋臼骨折,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2000年3月~2005年1月,我科采用手术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51例,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在体位复位辅助下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老年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6例老年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体位复位后,根据骨折椎体的形态,经双侧或单侧椎弓根穿刺充填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测量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椎体高度变化,记录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骨折椎体形态变化。结果术后骨折处疼痛获得快速显著缓解,VAS评分改变从(7.8±2.5)分降至(1.8±1.4)分,椎体前缘高度和中间高度恢复明显。随访8—22(15±7)个月,短中期疗效满意,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严重老年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观察在体位复位辅助下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48例新鲜单节段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男36例,女12例;年龄24-76岁,平均50岁.其中T114例,T1212例,L118例,L2 8例,L3 4例,L42例.根据Denis胸腰椎骨折分型:压缩性骨折,B型32例,C型6例,D型8例;爆裂性骨折2例,均为B型.取俯卧位调节手术床使患者椎体骨折部位过伸,达到满意的闭合复位后,经皮双侧椎弓根穿刺充填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并计算椎体高度压缩率及恢复率.记录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椎形态变化.结果 术后随访15~37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伤椎处疼痛均显著缓解,VAS评分从术前平均(6.9±1.6)分降至术后平均(1.7±0.8)分,椎体前壁高度和中间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随访期间疗效满意,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采用体位复位辅助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Dupuytren骨折的定义及其分型。方法:通过60例归入观察对象的旋前型踝关节损伤病人的治疗,结合回顾病人的病史、体检及影像学资料,描述Dupuytren骨折并对其分型。结果:对Dupuytren骨折作了较合理的定义,将其分为I、Ⅱ、Ⅲ3型。结论:该定义及其分型有助于提高对这类损伤的全面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7.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 ,其中喙突外侧部分的骨折约占总数的 15 % [1] ,Neer将锁骨外侧端骨折分为三型 ,其中Ⅱ型为不稳定性骨折。自 1994年 9月~ 2 0 0 3年 11月 ,不同时期分别采用单纯钢丝、钢针钢丝张力带、锁骨钩钢板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 74例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并获得随访 ,现就治疗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4例中男 4 0例 ,女 34例。年龄 2 1~ 5 5岁 ,平均 36 7岁。左侧 35例 ,右侧 39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常规摄肩锁关节正位X线片 ,均可见锁骨内侧端明显向后上移位。受伤至手术时间 2…  相似文献   
58.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因骨折部位接近肩关节,故对其治疗要求较高。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对移位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但目前治疗方法的选择争议较大,临床报道的结果也不一致E1J。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本科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rneral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骨盆前后环联合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3月~2004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骨盆前后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0~58岁,平均38.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8例,压伤3例。骨折类型均为TileC型,其中  相似文献   
60.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锁骨外侧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其中喙突外侧部分的骨折约占总数的15%,Neer将锁骨外侧端骨折分为三型,其中Ⅱ型为不稳定性骨折。自1994年9月~2003年11月,不同时期分别采用单纯钢丝、钢针钢丝张力带、锁骨钩钢板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74例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并获得随访,现就治疗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