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丙泊酚麻醉下脑氧供需平衡和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范围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我院肝胆外科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丙泊酚麻醉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共6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时采集患者从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期间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研究C57BL/6J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期间颈部迷走神经放电变化,并介绍其迷走神经放电采集方法与技巧.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8只,8~10周龄,体质量22 ~ 26 g,沿颈正中线切开皮肤,逐层分离至颈迷走神经,用铂金电极头引导神经放电并记录其放电频率;继而进行腹部手术,通过夹闭双侧肾门缺血25 min后再恢复血流30 min,该过程持续记录其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变化.结果 与基础放电频率相比,肾缺血期间迷走神经放电频率由(520 ±52) Hz上升至(632±59) Hz(n=8,P<0.05),再灌注后15 min内放电频率进一步升高至(672 ±58) Hz(n =8,P<0.05),之后逐步下降至(544 ±51) Hz(n =8,P<0.05).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期间小鼠颈部迷走神经放电频率较基础放电频率明显上升,其原因可能涉及缺血再灌注时自身的神经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63.
我院于1990年10月对一例围产期心肌病、急性肺水肿患者行急诊剖腹产术,麻醉处理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24岁,妊娠40~(+3)周,心累、气急3d入院。查体:BP 17.3/13.3 kPa,HR 164次/min,R 52次/min,唇发绀,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双肺满布湿罗  相似文献   
64.
65.
猪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的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剑  陶国才  易斌  鲁开智  毕敏 《重庆医学》2002,31(10):921-923
目的 观察猪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和麻醉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内环境变化,探讨猪的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氯胺酮+氟哌啶啶麻醉诱导,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氯胺酮+琥珀胆碱(或泮库溴铵)维持麻醉,辅以小剂量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在肝移植麻醉及手术过程中,中心静脉压(CVP)、血压(BP)、心率(HR)、碱剩余(B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均有较大的波动,其中在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是变化最剧烈的时段(P<0.05),由于实行机械通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各时段无显著差别(P>0.1)。结论 运用氯胺酮+肌松剂为主的麻醉、配合适当的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支持,能很好地满足猪的同种原位肝移植的实验手术,合理应对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之间的循环系统和机体内环境的剧烈变化是麻醉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尚有很多关于猪的麻醉手术时的生理参数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6.
小窝蛋白-1(Caveolin-1)是caveolae上的主要结构功能蛋白,通过它的脚手架区(CSD)与多个重要蛋白直接结合,形成信号通路的枢纽中心,在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和结肠癌、肝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早期,Caveolin-1-信号分子复合物负性调控各种信号通路。而在泌尿系肿瘤的各个时期和其他大多数肿瘤的晚期,Caveolin-1异常表达,激活各种生长信号的传导,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Caveolin-1在肿瘤中表现出的双重效应与它调控的信号通路相关。本文将就Caveolin-1在肿瘤细胞中调控的信号通路做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67.
68.
PCA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我院自1997年5月开始采用静脉途径PCA(病人自控镇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着重报告前后两组PCA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   我院分别于1997年5月~1998年4月(A组)和1998年5月~1999年10月(B组)先后共施行静脉PCA776例,其中A组310例,B组46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持续静脉点滴以维持输液通道,外周静脉采用BD公司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采用国产深静脉导管(佛山产)。A组颈内静脉和外周静脉途径分别为196例(63.2%)和114例(36.8%),B组则分别为446例(95.7%)和20例(4.3%)。每例连续使用1~3d(平均2.1d)。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价膜联蛋白A1 (ANXA1)在低氧诱发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培养的人PASMCs随机分为5组(n=60):常氧组(N组)和低氧2、8、12和24 h组(H1组~H4组).N组用21%O2处理24h,H1组~H4组用3% O2分别处理2、8、12、24h.各组处理结束时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PASMCs ANX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和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PASMCs的增殖情况.结果 与N组比较,H1组~H4组人PASMCs ANXA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增殖增强(P<0.05);H1组~H4组人PASMCs ANXA1 mRNA及其蛋白表达逐渐下调,增殖逐渐增强(P<0.05).结论 低氧诱发人PASMCs增殖时ANXA1表达下调,该变化可能是低氧诱导人PASMCs增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无肝期前后与异丙酚代谢相关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α6在大鼠肾脏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初步阐释异丙酚无肝期肝外代谢特点形成的原因.方法1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5只/组),A组为对照组,B组阻断肝门30 min,C组阻断肝门60 min,截取各组大鼠肾脏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ugt1α6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肾脏组织ugt1α6的基因表达水平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肾脏组织ugt1α6基因表达在无肝期比无肝期前增多,这可能是异丙酚无肝期肝外代谢增强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