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不断上升,在骨质疏松症中其发病率居于第三位,仅次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除了促进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降低成骨功能,抑制骨胶原及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并延长其生存时间等直接抑制成骨,还通过调节内分泌及相关细胞因子、抑制骨局部血流量等间接影响骨形成。2008年FRAX工具的推出重新定义了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风险度,为临床的诊治带来便利。针对其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2010年ACR共识对其防治做出了新的调整和推荐,重点强调了双磷酸盐在防治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脆性骨折方面的作用,同时甲状旁腺激素、充足的维生素、钙剂等在有效防治糖皮质性骨质疏松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 GC)因其具有非常好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而被临床上广泛使用,而过量的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称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两者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糖皮质激素在正常范围内可促进BMSCs向成骨或成脂方向分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多种调控因子可与其联合作用,促进或抑制BMSCs的成骨分化。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对BMSCs的双向调节机制作一综述,阐述各因素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协同作用,从成骨最大化的角度探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获取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的方法。方法同时基于个体股骨头坏死患者的X-Ray、CT和MRI图像,采用图像配准和融合技术对包含坏死股骨头的髋关节进行三维重建。选择1例中年女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获取X-Ray、CT和MRI三套图像,采用Mimics 13.1、Geomagic-Studio 11和Pro/E5.1软件分别基于这三套数据建立相关三维实体模型,经图像投影转换后,确定图像之间的匹配点,进行二维图像配准。结果建立了具有良好几何相似性的股骨头坏死髋关节三维仿真模型,包括正常皮质骨、松质骨、关节软骨和股骨头坏死区、断裂骨小梁等六部份,可清晰显示双侧股骨头坏死区域的空间结构,在虚拟环境中应用不同手术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以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论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的手术模拟和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了较理想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中医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常作为辅助手段,然而其用药规律、组方原则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挖掘并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保髋病区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组方用药规律,并探讨潜在新方组合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保髋病区治疗股骨头坏死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方药物的用药频次、药物关联,并得出潜在中药新方组合。运用TCMSP、String及KEGG数据库对“新处方”中药物靶标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并分析所得的相关通路。结果与结论:①共筛选出126首处方,包含84味中药,演化得到4个潜在新方组合(处方1:桃仁-黄芪-牛膝-当归-独活;处方2:川芎-白芍-续断-白术;处方3:三七-茯苓-熟地-丹参-杜仲;处方4:红花-秦艽-补骨脂-党参);②筛选出潜在新方组合1(“新处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74种(如谷甾醇α1和赤霉素17等);③预测到“新处方”活性成分的作用靶标202个,映射后得出“新处方”治疗股骨头坏死121个潜在靶标(如JUN、AKT1、MAPK1、RELA和白细胞介素6等);④文章中的中药-疾病靶标涉及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及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⑤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得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用药以活血化瘀、滋肝益肾、补益气血为主,辅以通经络、祛风湿等药,“新处方”中药组合显示了多成分、多靶点的药物作用特点,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促进血管生成和调节骨代谢等途径来调控股骨头坏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多模态MRI技术检测塌陷前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患者的股骨头骨组织微循环障碍及脂肪化的情况,并探讨二者与SIONFH疾病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确诊的SIONFH塌陷前期患者(即ARCO I期~Ⅲ期早期),运用多模态MRI技术[包括功能性磁共振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T1WI和T2WI/fs]进行诊断研究。具体流程包括在采用T1WI和T2WI/fs实现原发灶结构定位的基础上,运用IVIM-DWI和IDEAL-IQ分别测量不同区域(坏死区、硬化区、正常区)的局部微循环(f)和脂肪含量(FF)。重点分析股骨头骨组织微循环障碍及组织脂肪化情况与ARCO分期的相关性,同时对2种病理机制之间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SIONFH不同区域的局部微循环和脂肪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其中,在IDEAL-IQ序列中,坏死区FF值最高,硬化区FF值最低。在IVIM-DWI中,坏死区f值最低,硬化区其次,正常区最高。部微循环和脂肪含量呈负相关(r=-0.37,P值均小于0.05)。ARCO Ⅲ期早期的f值最小,而FF值最小(P值均小于0.05),并且FF值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r=0.72,P值均小于0.01),但f值与ARCO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多模态MRI技术(IDEAL-IQ、IVIM-DWI、T1WI和T2WI/fs)定量测量得出,SIONFH在塌陷前期中局部微循环进行性障碍和组织脂肪化增加会关联性出现,并随ARCO分期的进展而逐步加重。  相似文献   
26.
文题释义:文献计量学: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书面文件或发表文献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可表现出一门学科或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书面沟通材料的变化与特点,可是对书面交流材料的各个方面(题目、作者、发表年限和主要内容等)进行量性分析。 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再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背景:探讨近年来骨与关节结核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骨与关节结核,把握好研究方向,可能会给骨与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线索。 目的:分析骨与关节结核的全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方法:以骨与关节结核为主题,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数据库Wed of Science检索1994至2018年关于骨与关节结核的文献出版物,并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进行数据统计及研究。使用Vos viewer软件进行共现分析及合著分析等可视化转化,分析近年骨与关节结核的研究现状及热点转变。 结果与结论:①引文研究共纳入2 761篇文献,全球文献发表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美国发表的文献数量、被引用次数及H指数均最高,中国在全球文献发表量排行第3,文献被引用总次数排行第12,H指数排在第13;②《PloS One》《Journal of  immunology》和《Infection and immunity》杂志的出版物发表量分列前三,中南大学、开普敦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是文献发表物数量前三的机构;③该领域的研究目前可分为6大类:早期诊断与治疗、脊柱结核的治疗与并发症、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特点、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胞学和免疫学研究,GeneXpert MTB/RIF在骨与关节结核的应用可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④骨与关节结核的研究在不断深化,对应的文献出版物数量将不断增加,其中美国是这一领域的较大贡献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与治疗,GeneXpert MTB/RIF与骨关节结核的关系可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ORCID: 0000-0001-5146-4727(何晓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7.
文题释义:股骨头坏死:又称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人,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其与血运障碍、脂代谢异常、细胞凋亡以及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Nesfatin-1:又名神经肽,是一种来源于核组蛋白2(NUCB2)的新摄食调节因子,不仅存在于下丘脑神经元,也存在于脑干及外周组织。Nesfatin-1的生理功能多样,主要包括抑制摄食、血糖调节、精神情绪调节以及抗炎和抗细胞凋亡等。近年来随着对Nesfatin-1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与骨科疾病有密切联系。然而,目前暂无Nesfatin-1与股骨头坏死相关性的研究报道。 背景:Nesfatin-1作为一种新摄食调节因子,近年来发现与骨科疾病有密切联系。关于Nesfatin-1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尚未明确。 目的:通过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浆中Nesfatin-1水平变化,探讨Nesfatin-1与股骨头坏死发展进程的相关性。 方法:2016年5至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6例和健康体检者86例,分别入选股骨头坏死组和对照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ARCO分期Ⅱ期13例、Ⅲ期26例、Ⅳ期47例;激素性26例,酒精性40例,创伤性12例,特发性8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静脉血血浆Nesfatin-1水平,分析比较不同ARCO分期、不同病因及塌陷前后患者Nesfatin-1水平的差异。该研究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140307),每位患者在纳入研究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与结论:①股骨头坏死组患者血浆Nesfatin-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②不同股骨头坏死病因之间Nesfatin-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56);③不同ARCO分期之间血浆Nesfatin-1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呈正相关关系;④股骨头塌陷后血浆Nesfatin-1水平高于塌陷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呈正相关关系;⑤ROC曲线分析提示Nesfatin-1水平在诊断股骨头坏死塌陷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2.05%,92.31%);⑥结果表明,血浆Nesfatin-1水平变化与股骨头坏死的发展过程关系密切,Nesfatin-1水平可以反映其坏死程度,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ORCID: 0000-0002-9200-5014(沈莹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8.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造影(CEUS)评估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保髋手术后修复阶段股骨头新生血管的再生情况。方法:收集因ONFH行保髋手术的患者21例(24髋,术后组)及健康成人17例(17髋,正常组),对以上受检者进行二维超声及CEUS检查,并建立时间-强度曲线(TIC)进行定量分析,获得的血流灌注参数包括平均渡越时间(mTT)、造影峰值强度(PI)、曲线上升斜率(AS)、曲线下降斜率(DS)及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TIC-AUC),并比较以上参数在术后组与正常组中的差异。结果:保髋手术后修复阶段股骨头造影剂微泡灌注较正常组丰富。术后组mTT(64.97±13.96)和DS(-0.24±0.07)显著低于正常组(mTT:79.78±13.2,DS:-0.12±0.04),PI(33.74±3.94)、AS(2.39±0.60)和TIC-AUC(2638.42±340.36)显著高于正常组(PI:25.50±4.92,AS:1.28±0.65,TIC-AUC:2162.97±35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EUS可以定量检测股骨头坏死保髋术后股骨头修复血管再生情况,为临床保髋术后疗效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骨标本坏死区域的病理和显微结构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4月因ONF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标本30个,其中男22例,女8例;酒精性15例,激素性15例;两组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43,P=0.143)。取激素性与酒精性ONFH患者骨标本不同区域(坏死区、硬化区、正常区)骨组织,行大体观察、HE染色并计算空骨陷窝率。将完整股骨头标本行Micro-CT扫描,并进行骨微结构定量分析以下参数:骨小梁相对体积(bone volume to total volume,BV/TV)、骨表面积与骨骼体积比(bone surface area to bone volume ratio,BS/BV)、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容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plate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ing,Tb.Sp)。结果大体观察示激素性和酒精性ONFH均有骨小梁连续性中断,骨小梁吸收区域有囊变被肉芽组织取代,激素性ONFH肉芽组织内有血管新生的痕迹,酒精性ONFH肉芽组织内血管新生痕迹不明显。HE染色示激素性和酒精性ONFH坏死区均有骨质结构紊乱、骨髓坏死、骨陷窝空虚,其中激素性ONFH骨小梁结构和连续性破坏更严重,酒精性ONFH骨小梁更粗,连续性较激素性ONFH好。激素性ONFH坏死区的空骨陷窝率明显高于酒精性ONFH(P<0.05),但两种ONFH硬化区和正常区空骨陷窝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性与酒精性ONFH坏死区与硬化区之间区域在Micro-CT图像中均是低密度区,但前者形态不规则,对应部位大体标本可见富含血运的肉芽组织形成,后者对应部位大体标本见无血运的纤维肉芽组织形成。骨微结构定量分析显示,激素性ONFH坏死区和硬化区BV/TV、BMD、BMC、Tb.N、Tb.Th明显低于酒精性ONFH,BS/BV、SMI、Tb.Sp显著高于酒精性ONF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ONFH正常区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性和酒精性ONFH标本坏死区的骨小梁连续性均破坏。但两种ONFH有不同的坏死表现形式,激素性ONFH以多发灶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为特点,酒精性ONFH是以凝固性骨质坏死为特点。  相似文献   
3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桥蛋白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与骨代谢密切相关,敲除该基因的小鼠能抵抗切除卵巢引起的骨质流失,而高骨桥蛋白水平是引起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重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