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MR弥散加权成像对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敏感,能早期了解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改变,从而明确其退变程度。 目的:通过对109例腰椎间盘的弥散加权成像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应用MRI中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对椎间盘退变程度和早期变性诊断的认识。 方法:采用Siemens Verio 3.0T 超导磁共振仪。常规平扫包括矢状位T1WI序列及T2WI抑脂序列;弥散加权成像采用SE-EPI序列行矢状位扫描,取b值为800s/ mm2,层厚、间距和显示野同T2WI抑脂序列扫描。根据Pfirrmann等的椎间盘退变分级标准,采用盲法在矢状位T2WI上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9例545个腰椎间盘进行分级。将弥散加权成像数据传至工作站,并对表观扩散系数图像进行测量,得到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画出L1/2-L5/S1椎间盘的感兴趣区,记录数据。 结果与结论:年龄与椎间盘退变分级存在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大高级别数量越多。椎间盘表观扩散系数值影响因素分析:男性与女性各椎间盘表观扩散系数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L1-S1各椎间盘年龄与表观扩散系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P < 0.05);椎间盘评级与表观扩散系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P < 0.05)。提示通过对表观扩散系数值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将会成为椎间盘退行性变诊断、特别是椎间盘早期退变、无创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技术手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2.
表观扩散系数值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 DWI的ADC值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18例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和26例恶性骨肿瘤行DWI.采用单激发EPI序列,3个扩散敏感梯度,b值分别为0.500、1000 s/nun2.在ADC图上测量每个病变的最低、最高和整体ADC值.结果 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最低ADC值[(1.28±0.49)×10-3mm2/s]高于恶性骨肿瘤[(0.92±0.35)×10-3mm2/s,t=2.839,P<0.01],整体ADC值[(1.62±0.51)×10-3mm2/s]也高于恶性骨肿瘤[(1.21±0.36)×10-3mm2mm/s,t=3.092,P<0.01],但两者都有很大重叠.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最高ADC值[(2.02±0.55)×10-3mm2/s]与恶性骨肿瘤的最高ADC值[(1.71±0.65)×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去掉以囊腔为主的骨囊肿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例,则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最低、最高和整体ADC值分别为(1.11±0.31)×10-3mm2/s、(1.88±0.49)×10-3mm2/s和(1.45±0.35)×10-3mm2/s,与恶性骨肿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28、0.964、2.012,P值均>0.05).结论 ADC值不能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93.
为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 ,开发相应的多功能心电信息的采集、存储及分析的软件 ,实现病员临床心电资料的档案化管理[1] ,我院自行研制的《磁卡心电档案系统》 ,集多功能心电检测及病案管理与一体 ,在我院及上海、沈阳、安徽等地多家医院应用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一、系统的立意、构思与功能实现在目前我国各级医疗单位中 ,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 6 5 11/ 6 35 3系列心电图机取得了广泛应用 ,但其应用范围仅限于通过热敏纸即时记录心电信号 ,而我们通过其扩展CRO及EXT接口 ,配以计算机系统及模数数模转换电路 ,将心电图机采集的信号传…  相似文献   
94.
正后壁心肌梗死(TPMI)又称“真后壁MI死”或“后壁MI”,指左心室后基底部的mI死。血供来源主要由左冠脉回旋支远端,即钝缘支分叉以下部分或后降支供血。TPMI在常规12导ECG上缺乏特征性改变而难于诊断。 1.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对360例作检查,男性220例、女性140例。年龄28~75岁,平均51.5岁。均因心悸、胸闷、左肩背部闷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PTA)及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及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8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经同侧股动脉,15例经对侧股动脉人路治疗。4例单纯PTA治疗,8例PTA后置入支架,6例直接置入支架。共置入14枚支架,均为球扩式支架,其中2枚为药涂支架,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造影剂用量64ml,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50%〜99%,腔内治疗后狭窄率降为10%〜30%。收缩压由术前的(157.2±43.0)mmHg降至术后的(129.8±8.6)mmHg;血清肌酐(SCr)水平由术前的(258.8±214.7)μmol/L降至术后的(176.3±101.1)μmol/L,尿素氮由术前的(15.7±1.6)mmol/L降至术后(10.6±1.1)mmol/L(均P<0.05)。术后中位随访42.4个月(3~93个月),治愈17例,无效1例,1例单纯球囊扩张后术后30 d出现再狭窄,予以置入支架。除1例移植肾动脉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移植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常见血管因素,腔内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LZD)对严重烧伤家兔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4只家兔分为假烫组、烫伤组、假烫+LZD治疗组、烫伤+LZD治疗组4组,每组6只。将两烫伤组家兔背部皮肤置于98℃热水18s制备30%TBSAI III度烫伤模型;假烫组用37℃温水代替热水。两LZD治疗组家兔静脉注射10mg/kg利奈唑胺。组织病理学观察烫伤深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烧伤后家兔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与假烫组家兔比较,烧伤家兔TNF-α、IL-1β及IL-6显著升高,IL-1β在伤后12h达峰值,TNF-α及IL-6在伤后24h达峰值。利奈唑胺能显著降低烫伤家兔TNF-α、IL-1β及IL-6水平(P〈0.05),降幅分别为28.19%、38.54%和28.48%,但利奈唑胺对假烫家兔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利奈唑胺能显著降低烫伤家兔的促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过敏史对婴幼儿首次及第2次哮喘急性期血清白三烯浓度有无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临床确诊为婴幼儿早期哮喘的患儿138例。其中首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72例,有过敏史51例,无过敏史21例;第2次哮喘66例,其中有过敏史57例,无过敏史9例。对138例均进行血清白三烯检测,观察两组中过敏史对血白三烯浓度有无影响,并比较两组过敏史的发生率。结果首次哮喘中,有过敏史与无过敏史患儿血清白三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哮喘中,有过敏史血清白三烯与无过敏史血清白三烯浓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哮喘中过敏史率明显高于首次哮喘(P<0.05)。结论过敏史对婴幼儿首次及第2次哮喘急性期血清白三烯浓度无明显影响,但第2次哮喘中过敏史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哮喘,说明有过敏史的患儿更易发生反复哮喘。  相似文献   
98.
背景:随着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的出现,应用计算机相关知识增加了一些以前普通X射线摄影机不具备的一些后处理程序,为临床骨密度的测定提供了新方法.目的:通过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机拍摄标准骨盆平片,利用其强大后处理功能,通过测量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大转子的象素密度,找出简单易行测定骨密度的新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05份标准骨盆直接数字化X射线平片,按年龄以60岁为标准,分为实验组(≤ 60岁)和对照组(> 60岁).根据标准骨盆平片制定测量股骨颈密度的三点、ward三角一点及股骨大结节三点.对两组女性患者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ward三角象素密度均数分别进行t检验,观察两个年龄段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ward三角密度值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对照组股骨颈象素密度为945.59±174.70,大转子象素密度为712.67±196.89,ward三角象素密度为873.70±195.17;实验组股骨颈象素密度为779.03±125.79,大转子象素密度为526.22±127.93,ward三角象素密度为668.30±131.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通过测量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骨盆平片上骨质的象素密度可以作为骨密度测定方法之一,且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掌握和运用,不需患者行二次医疗检查.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 3种颈椎采集模式的放射剂量.方法选用同一水模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扫描,扫描范围30 cm,根据采集方式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64×0.6 mm(A组)、24×1.2 mm(B组)、20×0.6 mm(C组)采集方式,每组扫描30次.记录每次扫描的平均容积剂量指数、扫描时间和有效球管电流数值,并计算出剂量长度和平均有效剂量.结果 3组平均容积剂量A组>B组>C组;C组平均容积剂量比A组和B组平均容积剂量分别降低21.922%和18.58%.结论 64层螺旋CT 20×0.6 mm采集模式进行颈椎扫描放射剂量最小.  相似文献   
100.
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瑾  马晓晖  房勤茂  赵建  郭智萍 《河北医药》2009,31(23):3283-328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的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下降等。仅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RA较困难,影像学表现是早期诊断RA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高频超声做为临床上常规检查RA的一种手段,得到了日益广泛应用。它具有相对便携性,实时性,可多平面多角度观察,动态成像等优点。笔者结合RA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将其超声表现以及与其它影像检查方法的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