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脉冲微交流电刺激对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常规方法 分离培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P3细胞进行5-氮胞苷诱导,诱导后以是否给予脉冲微交流电刺激分为两组,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cTnT、Cx43的表达.结果 脉冲微交流电刺激组细胞较非刺激组生长良好,更早出现心肌样细胞改变,诱导后1周可观察到胞内肌丝形成及、cTnT、Cx43的表达,且在随后的相同时相点(诱导后2、3、4周),、cTnT、Cx4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刺激组,胞内肌丝也由杂乱分布逐渐成束,部分细胞可观察到肌节.结论 模拟心脏跳动的脉冲微交流电刺激有助于经5-氮胞苷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功能完备的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12.
无创血糖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糖是临床上分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常规检测血糖高低的方法 (1)用传统的量糖计 (旋光计 )检测尿糖的浓度 ,以间接知道病人血糖高低 ;(2 )用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计 ,通过抽取病人血液检测血糖的浓度 ;(3)用分光光度计法测量血清糖化蛋白以确定病人血糖的高低 ;(4 )测定血清果糖胺以确定糖尿病等。这些方法中旋光计要用数毫升的尿液才能检测 ,早已被淘汰 ;后面的几种方法则需要针刺手指 ,或静脉血 ,用血液来检测。虽然有的方法正在广泛使用 ,有的正在研究之中 ,但是不管是那一种方法它们都要抽取病人的血液 ,是属于有创探测 ,会引起病人的不适和增加感染的机会 ,所以都不是理想的检测方法。本文介绍一种新颖的、方便制作的无创血糖探测仪 ,它不用血液 ,而用唾液就能方便地测出病人血糖含量的高低。实践证明 ,此装置方便、快捷、无创、安全 ,其应用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消肿散结方和激光对小鼠黑色素肿瘤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氦氖激光、半导体激光、中药消肿散结方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联合治疗7周龄昆明小鼠腿上长出的B16黑色素瘤,20天后抽取血样对红细胞的变形指数进行检测,观察肿瘤发展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消肿散结方治疗组25%肿瘤全消退,消肿散结方联合氦氖激光治疗组,接近50%的肿瘤被抑制,肿块消除,无复发;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和650nm半导体激光联合治疗95%死亡。结论:消肿散结方和氦氖激光对黑色素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联合治疗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给军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生物医学工程学(BME)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BME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提出采用PBL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对BME课程进行PBL教学时要强化实践教育,建立融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弱激光血管内照射能降低血液粘度 ,增强其流动性 ,改善微循环 ,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1,2 ] 。由于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有形成分 ,血液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因此 ,我们采用可靠性高的激光衍射法[3] ,专题研究弱激光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 ,以便全面了解激光刺激因子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  选健康大耳白兔 8只 ,体重 (1 .9± 0 .3 )kg ,雌雄不限 ,随机分成照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4只。实验动物由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并饲养。1.2 方法  照射组采用输出波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新型的治疗鼾声的医疗装置。方法:通过声电转换器将鼾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使用特殊的电子线路实现对鼾声的幅度和频率甄别,从而鉴别鼾声与非鼾声;再经过特定电路产生特定脉冲宽度和频率的恒流刺激信号。刺激患者的颏舌肌及其支配神经,维持该肌肉的一定紧张度,使舌根前移。上呼吸道扩张。增大使用者的呼吸量,保证睡眠期呼吸畅通,停止打鼾。避免患者呼吸阻塞而发生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7.
18.
医学物理学是物理学与医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该学科中包含大量抽象的概念、复杂模型、烦琐的数学推导,这对医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在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医学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医学物理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很多物理老师和专家的困惑和难题。作者结合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波与γ射线这两种物理因素单独以及联合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活性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强度微波、γ射线单独以及联合辐照K562细胞,并且选择不同辐照时间,然后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分析以上物理因素对白血病细胞K562活性以及发生凋亡的影响,所有数据经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微波与γ射线都可抑制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与活力.流式细胞术证明,以上物理因素均可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但二者同时作用时其效应并不是二者单独作用时效应的相累加,而是表现出负协同效应,非线性和"窗效应"的特征.效应随微波强度以及辐照时间的变化规律接近于微波单独辐照时的规律.结论:微波与γ射线联合辐照白血病细胞所产生的复合生物学效应在本文所选参数下表现出负协同效应,而非二因素单独作用时效应的累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屏蔽薄层材料的作用机制。特别是与辐射照射方向之间的依赖性。以期对电磁屏蔽材料做科学分类。方法:试验对筛选的多种微波屏蔽薄层材料,如加金属网结构的纤维编织材料、化学处理的微波防护布料、纳米碳涂膜金属板和动物体表组织材料等,在特定频段(9.3GHz)的微波辐射场定向照射下,用微波分光计测定确定的微波束经界面作用后的空间强度分布特征。结果:未形成导电网的金属网结构编织材料并不具备明显的微波屏蔽功能:而化学处理的微波防护布料是强反射坪的屏蔽材料类;纳米碳涂膜金属板是透射窗型微波隐形材料;而动物体表组织材料等则为复合型的微波反射一吸收材料。结论:不同类型的薄层电磁辐射屏蔽材料,总体上都符合波的反射定律;但是,却在界面附近的近场区有着丰富的细节变化,利用结果可以大致对常见薄层材料的屏蔽防护作用分成强吸收窗型、强反射坪型和反射-吸收复合型等三类。初步分析认为,造成差异的基本机制可能与微波在材料表面诱发电磁波的二次发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