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03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4篇
  3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浙江发现人体感染横川后殖吸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岁,天台县人,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大便稀软,余(一)。自诉曾在溪沟中捞摸鱼虾,并用手捏碎,喂饲鸡鸭,否认生食鱼虾史。于1990年5月在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时,查出吸虫卵,同时感染蛲虫、蛔虫和鞭虫。给吡喹酮150mg/kg,2d分服驱虫,在服药后36h粪便中淘获1条成虫。经鉴定为横川后殖吸虫。虫体呈长椭园  相似文献   
992.
横川后殖吸虫是人畜共患性寄生虫,为东南亚地区常见的吸虫。国内有十余例人体感染横川后殖吸虫的报道,吴光早在1937年就在杭州地区的猫、犬体内查见该虫,但至今浙江省尚未见横川后殖吸虫病患者。我们于1990年5月在天台县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过程中,查见类似华支睾吸虫的虫卵,经淘虫确定人体感染横川后殖吸虫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安全的个案管理的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116例,按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护理工作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患者安全的个案管理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前列腺癌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依从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性功能、激素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程度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患者安全前提下的个案管理指导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耐药结节细胞分化超家族(RND)外排泵介导菌株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机制.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7个省市16家医院鲍曼不动杆菌631株.采用PCR检测oxa-51和oxa-23基因,并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用纸片药敏法检测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的抑菌圈直径.对替加环素抑菌圈直径≤12 mm的菌株采用E-test法检测替加环素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外排泵抑制剂1-(1-萘甲基)哌嗪(NMP)检测操纵子基因中adeB、adeG和adeJ的表达,确定外排泵抑制剂抑制表型的分布.选取对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均耐药,且具有外排泵抑制剂抑制表型的菌株作为实验组;对替加环素敏感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作为对照组,并以对替加环素敏感的ATCC1 9606菌株作为标准菌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外排泵adeABC、adeFGH和adelJK的转录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CR法对adeR、adeS和adeL进行全基因长度测序,查找突变位点或插入序列.结果 63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共筛选出32株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其中8株具有外排泵抑制剂抑制表型.同时选取对替加环素敏感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4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A518、Z1219和A527菌株adeABC表达明显增高,分别是标准株ATCC19606的13,5和7倍;adeFGH和adeIJK表达量在部分菌株中稍有上调.对照组A207和A1731菌株在转录水平未检测到adeABC,其他菌株adeABC、adeFGH和adeIJK表达没有上调.在adeR和adeS分别发现多态性位点E220K和A130D.在adeABC高表达菌株中发现了adeS的ISAbal插入突变.adeL中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 adeABC高表达在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调控基因adeS中存在ISAbal插入突变导致adeABC高表达所致,但不排除其他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MPVL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共165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154例),用Sysmex-XN9000血球仪检测两组全血PLT、MPV、PDW、MPVLR和PLR水平。结果:研究组MPVLR、P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MPVLR、PLR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比较中,MPVLR、PLR治疗前水平比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MPVLR和PLR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也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监测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索信息技术在孕产妇首次就诊直至分娩出院流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产科门诊初次产检建卡孕12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产科门诊初次产检建卡孕1218周的孕妇160例,通过标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信息技术流程和传统人工登记方法,比较两组门诊产前检查登记所需时间;医师获取孕妇相关信息的时间;有产检但无法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人次以及住院分娩预防接种相关信息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门诊产前检查登记所需时间,医师获取信息时间及预防接种等级所需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信息技术适合在妇产科护理流程改造中使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并发抗生素相关脑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1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发生抗生素脑病的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结果 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各种感染原因住院治疗,其中肺部感染8例;尿路感染1例;肾积脓1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急性发作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内瘘感染1例;急性阑尾炎1例。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米诺、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使用抗生素后发生抗生素相关脑病,经停药给于苯巴比妥及血液透析滤过后,精神异常、抽搐等症状消失。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或喹诺酮抗生素后易发生抗生素脑病,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时间与患者癫痫等脑病症状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明确诊断后应及时对症处理,可以考虑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治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人脸识别系统在辅助生殖技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3月进行证件识别、指纹识别身份确认的840对夫妇(1 680人)纳入研究,均未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选择2018年4~7月进行证件识别、指纹识别身份确认的1 012对夫妇(2 024人)纳入研究,均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比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前后夫妇双方需耗时及证件识别身份有疑问患者的平均处理时间。结果2018年1~3月1 680例接受身份识别的对象中,每人平均用时3.05 min,其中36例身份存疑,每人平均用时5.08 min;同年4~7月2 024例接受身份识别的对象中,每人均用时3.16 min,其中15人身份存疑,每人平均用时2.53 min。待采取人脸识别手段,身份存疑者的每人平均耗时下降。结论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稳定性,操作方便、快捷,比其他身份验证系统更有效杜绝顶替现象,顶替发生率降为零,有效预防了医疗纠纷,减轻了医护工作负担,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患者安全管理中是安全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白蒺藜总皂甙改善高血压病人血液流变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九0一片为白疾藜总皂甙的片剂,我们用于治疗高血压瘀证患者,并观察了30例患者治疗前后瘀血症状,血液流变性,血脂,血小板聚集等变化,结果提示九0一片能改善瘀血证候,改善血液流变性,减少血小板聚集及聚低血脂。从而证实白蒺藜有活血化瘀、平肝潜阳等作用。为临床延缓高血压病员终末器官损害,预防中风的发生,提供了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肥胖儿童血清microRNA-122(miR-122)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47例7~14岁重度肥胖儿童为肥胖组,另选取与肥胖组性别及年龄匹配的正常体重健康儿童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并记录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白介素-6(IL-6)、miR-122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儿童身高、体重、BMI、WHR及FINS、HOMA-IR、TG、FFA、IL-6、miR-122水平均升高(P < 0.05);肥胖组miR-122水平与FINS、HOMA-IR、IL-6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408、0.442、0.464,P < 0.05);miR-122的变化与IL-6有线性回归关系,且呈正相关(b'=0.318,P < 0.05)。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miR-122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