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4篇
  3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通过对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 (DGM )及胃泌素 (GAS)关系的研究 ,探讨Hp导致十二指肠溃疡 (DU)的发病机制。 方法 检测了 12 1例患者内镜、病理、Hp感染及DGM情况。同时测定了其中 6 6例患者的血清GAS浓度。结果 球部有溃疡者 ,胃及球部H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球部无溃疡者 (P <0 .0 0 1) ;但球部Hp检出率在DU与CU、GU与CG之间无差别 (P >0 .0 5 ) ;球部有溃疡者DGM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球部无溃疡者 (P <0 .0 0 1) ,且前者的DGM程度更重 (P <0 .0 0 1) ,但在DU与CU、GU与CG之间无差别 (P >0 .0 5 ) ;胃部Hp阳性者DGM的发生率 (73.0 % )显著高于胃部Hp阴性者 (37.5 % ,P <0 .0 0 1) ,DGM( )及以上者在Hp阳性组发生率 (47.2 % )也高于Hp阴性组 (2 1.9% ,P <0 .0 5 ) ;Hp阳性者血清GAS浓度显著高于Hp阴性者 (P <0 .0 1) ,但血清GAS浓度在Hp阳性的DU、CU、GU与CG之间无差别(P >0 .0 5 ) ;有DGM者血清GAS浓度也显著高于无DGM者 (P <0 .0 1) ,且随着DGM程度的加重 ,血清GAS浓度早递增趋势 ,两者呈正相关 (rs=0 .4 2 ,P <0 .0 1)。结论 Hp感染特别是十二指肠Hp定植及DGM是影响DU发生、发展的两大危险因素。Hp可影响DGM的发生与发展 ,其中部分可能通过增加血清GAS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脑损伤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50例脑损伤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在康复治疗3周末的疗效.结果 干预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有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1)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改善脑损伤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加强制性运动疗法,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  相似文献   
63.
替普瑞酮是树木浆液中含有的萜烯衍生物,具有组织修复作用,据文献报道替普瑞酮可诱导产生热休克蛋白(HSP),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对乙醇、束缚水浸应激、幽门螺杆菌等引起的胃黏膜损害。本研究通过建立烧伤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观察替普瑞酮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HSP60、HSP70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64.
目的总结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上颌牙列缺损患昔21例(23侧)行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及人工骨材料植入,同期植入种植体57颗。术后1,3,6,9月复查种植体骨结合及上颌寞情况。I期术后4~6月行Ⅱ期手术,Ⅱ期术后2~3月行上部修复。结果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症发生,X线复查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阴影,均形成良好骨结合,术后6~9月完成种植体上部修复。结论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行之有效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中切牙模型,分析平台转换基台连接方式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平台转换基台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olidworks画图软件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中切牙模型,基台采用传统平齐对接(Normal Model,N)和平台转换(Platform switching Model,PLS)设计,将数据导入ANSYS11.0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布分析。垂直舌侧牙面进行加载,载荷为118N,比较两种模型种植体周围各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两种模型皮质骨最大应力值均位于种植体颈部颊侧骨皮质,N和PLS最大VonMises应力值分别是50.08Mpa、37.34Mpa.两种不同设计钛基台周围的应力值分别是133.05Mpa、284.15Mpa。结论与平齐对接形式相比,平台转换设计可减少种植体颈部皮质骨组织的应力,但同时使基台肩台、种植体颈部、牙冠颈部所受应力增加,两种模型松质骨应力大小相似。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估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治疗上颌后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1例患者(126个牙位)首先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未植入人工骨粉或仅填入自体骨沫,然后根据牙槽嵴顶骨宽度和高度,选择Straumann或者Bicon种植系统种植。术后进行6个月的间断检查和修复,并随访0.5~6年,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4个牙位术后检查无上颌窦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2个牙位早期负重失败。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未植入人工骨粉或仅填入自体骨沫同期植牙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腹腔镜外科是当前微创外科的一部分,而腹腔镜外科带来的外科微创化思潮,正从各个角度渗入至外科各个环节.减少损伤自然是对身体最有效的保护,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这是当前微创外科手术的基本出发点,亦是21世纪外科的着眼点[1].为此,本着微创的理念,在微创外科领域进行积极地探索,我们于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采用改良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对2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治疗目前主要以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进行脱水来控制,但由于使用甘露醇过程中常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反而加重脑损害。更为重要的是,甘露醇有诱发心力衰竭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这迫使人们寻找新的更加安全的控制脑水肿的方案。本文通过对脑外伤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AQP4mRNA的表达变化与伤后不同时段脑组织含水量进行分析,结合相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自主研发贝壳珍珠层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检测其各项基本性能。方法采用相分离/盐析复合工艺将珍珠层粉、消旋聚乳酸(PDLLA)不同比例复合,制备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NPAB),检测其微观形貌、孔隙率、亲水性、生物力学强度、体外降解性能等表征材料的各项属性。结果制备的NPAB大孔孔径150~250μm,小孔孔径10~30μm,孔间连通性好,孔隙率≥85%,亲水性、力学强度、体外降解性均优于对照组纯聚乳酸组。珍珠层/PDLLA比例3∶2组的压缩强度达(3.871 7±0.198 0)MPa,与松质骨相近,高于其余各组(P<0.05)。NPAB质量损失率和pH值与纯聚乳酸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分离/盐析法制得的不同比例珍珠层/PDLLA材料的各项性能均优于纯PDLLA组,其中珍珠层/PDLLA以3∶2复合组的性能最优,可作为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0.
冯伟  陈江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147-14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管理预防并发症。方法将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监管,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定期随诊,在不同时段进行相关检查,早期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及时进行治疗,做好三级预防。结果糖尿病患者早期介入科学跟踪监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控制已发生的并发症,阻止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论结早期系统干预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