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2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320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43篇
  1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 (DCI)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对DC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及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 18 75 % (9/ 48) ,经 t及 χ2 检验发现 :年龄 ,有TIA或CI史 ,血糖、血尿素氮或肌酐升高 ,CI面积 >2cm或多发性CI、ECG异常等因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逐步回归显示上消化道出血与年龄、高血压、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I病灶面积>2cm或多发性CI呈正相关。结论 认为老年、高血压、高血糖、大面积及多发性CI可能是DC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邓彩霞  陈晖 《广东医学》2001,22(12):1167-1168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的影响及产前诊断方法。方法 对651例脐带绕颈的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过短者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越长,绕颈周数越多;脐带绕颈组羊水Ⅲ度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不绕颈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预测脐带绕颈准确率高。结论 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绕颈对围生儿有一定影响是明确的,采用CDFI技术可较准确地发现脐带绕颈是否存在,可用于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及性腺激素水平下降与2型糖尿病胆石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36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胆石症和36例T2DM不伴胆石症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甲状腺激素(TH)、雌二醇(E2)、 E2/睾酮(T)和血脂的变化.结果:T2DM伴胆石症组空腹胰岛素(Flns)、甘油三脂(TG)明显升高,ISI、HDL-C、TT3、FT3显著性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2DM胆石症与TG呈显著正相关、与ISI、TT3、FT3呈显著负相关;与E2、E2/T无关.结论:胰岛素抵抗、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高脂血症是T2DM胆石症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25.
牙周组织状况与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牙周组织状况与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确定牙周病病人及正常人共6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无系统性疾病,近三个月无服用抗生素.检查研究对象牙周组织情况,收集反映牙周组织状况的指标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牙龈附着丧失(AL)等,同时测定外周血中CRP水平.将60例研究对象按照虬分为三组AL≤2mm者为正常或轻度AL; 2mm<AL≤3mm者为中度AL;AL>3mm者为重度AL.统计分析各指标与外周血CRP水平的关系.结果不同AL组间,随着AL程度加重,其外周血CRP的水平逐渐增高(1.66±0.74mg/L,3.04±0.49mg/L,7.12±2.61mg/L),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F=56.743,P=0.000).外周血CRP水平与AL、PLI、PD、BI等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911、0.783、0.768、0.764,P均为0.000).结论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和外周血中CRP水平相关.随着牙周炎症程度加重,牙周组织破坏程度加大,则外周血中CRP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优50例,良好25例,优良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对初产妇的护理质量,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以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木丹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治疗4周、8周、12周后空腹血糖(FPG)水平,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测定平均血糖值(MBG)、血糖标准差(SDBG)及黎明现象发生率,检测2组治疗前后胰岛α细胞功能(AUC_(Gln 0~8 min))和胰岛β细胞(HOMA-β、AUC_(Ins 0~10 min))情况,同时记录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FPG、MBG、SDBG及治疗12周后的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PG、MBG、SDBG、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和对照组治疗8周、12周后的AUC_(Gln 0~8 min)和HOMA-β、AUC_(Ins 0~10 m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黎明现象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时间点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有效控制以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黎明现象发生率,并有利于改善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新型高仿真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模式在心肺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心肺复苏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新型高仿真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的分值情况及学员满意度。结果:经培训后,对照组护士理论考核分数(78.31±6.92)分,操作考核分数(81.94±4.36)分;观察组护士理论考核分数为(82.89±4.97)分,操作考核分数(85.82±3.97)分,观察组理论及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模式的满意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型高仿真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模式在心肺复苏应用,高效、快捷,可明显提高急诊护士心肺复苏急救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29.
心力衰竭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目前全世界有3 800万患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数字会逐渐增加。基因治疗是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转移并表达特异的基因,从而改善失去正常功能的蛋白质,或是抑制不利基因的表达,根据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改变,考虑不同的病因,导入不同的基因,达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心力衰竭基因治疗至今已开展近30年,存在某些靶点研究被淹没的同时,已有部分基因治疗的研究开展至临床试验,以下对心力衰竭基因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总结了276例全麻口腔癌根治术后留置经鼻气管插管恢复期的护理经验,包括气道护理、镇静镇痛、注意保暖、心理护理等。认为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术后更加耐受鼻气管导管,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其恐惧感,有利于患者术后病情的观察及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