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1.
不同阴道再造术式 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例患者,年龄23~28岁,于2003~2006年到本院就诊.其中女性先天性无阴道2例,男性假两性畸形1例. 手术方法: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术1例.扩张后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术1例,全腹腔镜下带蒂回肠段阴道再造术1例.  相似文献   
12.
马来祥  胡寅  陈光华 《江苏医药》2006,32(12):1179-1179
对患者体表组织缺损凹陷的修复关键是寻找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多年来,在整形外科界都采用传统的自体真皮脂肪瓣填充,由于其吸收率高达50%~60%,且取材供区造成新的缺损,临床效果一直不理想。自2002年11月-2005年12月以来,我们采用脱细胞异种(猪)真皮基质作为填充材料,对10例不同部位体表软组织缺损凹陷的患者进行皮下充填,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报告2例罕见的结节性硬化病的病理解剖资料,均有脑结节性硬化病及心肌横纹肌瘤。2例分别并发极为罕见的脾组织细胞增殖症和脊椎软骨瘤、肾混合瘤、腹主动脉瘤等病变。认为本病似与先天性组织发育异常及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镉是1817年德国冶金学家 F·Stromeyer 从氧化锌中发现,命名为 Cadmium。镉非人体必需的元素,而是有害的元素。镉的污染可造成镉中毒,它是一种职业病,也是世界上严重的公害病之一。自从1955年日本公布镉致的痛痛病之后,世界各国对其污染危害的问题十分重视。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镉的环境科学、环境医学进行了大量的研  相似文献   
15.
巨大纵隔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8例巨大纵隔肿瘤的Cr诊断特征,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胸部正侧位片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重点观察和分析肿块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与内部结构、占位效应、主动脉内后角(PMA)、肿块心脏大血管接触面(MCI)、肿块肺接触面(MPI)、骨质、浆膜、肺野改变。结果 本组18例巨大纵隔肿瘤基本遵循纵隔肿瘤发生区域规律;除畸胎瘤和脂肪肉瘤外均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易囊变,且多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不具特征;占位效应以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最为明显而致PMA失常;侵袭性胸腺瘤、淋巴瘤、纵隔转移性鳞癌、神经纤维瘤恶变表现为灌铸型MCI,以侵袭性胸腺瘤最为常见;畸胎瘤及神经源性多表现为凸出型,以畸胎瘤最著代表性;畸胎瘤易致MPI模糊呈“长毛征”且易牵拽前联合线移向患侧,胸、肋骨改变以胸腺瘤及神经源性肿瘤多见,浆膜腔积液以胸腺瘤、淋巴瘤最为常见。结论 巨大纵隔肿瘤基本遵循纵隔肿瘤发生区域规律和内部成分特征,仔细分析其病变CT表现特征并密切结合观察PMA、MCI、MPI改变在鉴别诊断和对指导临床术式选择过程中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腋臭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产生的一种难闻气味[1],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造成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即心理学所说的"危机期",极易发生扭曲.  相似文献   
18.
患婴,男,3天,足月顺产,娩出后因腹胀,肝大入广州市儿童医院。体查:T36。1℃,p130次,R42次,体重3.5kg,神清,反应好,皮肤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腹膨隆,腹壁静脉怒张,肝剑突下8cm,表面触诊结节状。阴囊肿胀,透光试验(+)。实验室检查:RBC420万,Hb13.5g,WBC14000,N71%,  相似文献   
19.
最近研究揭示了致癌物中有的具有致突变性,致突变物中多数有致癌性。故应用一种敏感的、快速的检测方法来识别与人类有关的致突变物质,认识其潜在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了解在水体中六价铬的诱变性,我们选择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突变试验(即Ames试验),检测其诱变性及摸索其剂量——反应关系,提供修订地面水六价铬卫生标准的毒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眼肌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Ble-pharopasm—ormandibular dytonia syndrome),亦称Meige氏综合征.在1910年由法国神经学家HenryMeige首先描述,其后陆续有所报道.目前国内见17例,部分误诊为神经症.现将我院1990~1992年诊治的3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女,54岁.2年前自觉颜面及口角紧涩,2个月后眼睑及口角痉挛性抽动,每次数秒钟缓解,每日20余次.紧张时加剧,安静时减轻.半年后发作频繁,眼睑不时抽动,舌体运动欠灵活,咀嚼肌痉挛性收缩,口角不自主内聚,咬牙、流涎,影响语言和进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每小时即有数次发作.舌经常被咬破,睡眠时消失.在外院用卡马西平、安坦等治疗无效.于1991年1月4日收住我院.既往无面瘫史.检查:可见阵发性双眼睑痉挛皱眉,口角不自主内聚,呈间歇性咬牙、锉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