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1.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低血糖生成指数(LGL)膳食干预,观察干预措施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50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2组,干预组给予低生成血糖指数(GI)膳食并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对照组只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跟踪随访至孕妇分娩,观察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使用胰岛素治疗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干预后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孕周、身长、头围和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干预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12.
目的 探究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s A,PAPP-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就诊并确定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98例,同时招募健康体检人群95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将研究对象根据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中层厚度及粥样硬化程度分3组,即健康对照组(HC组)、高血压组(HBP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组(HBP+CAS组)。比较3组患者尿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以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ight density lipoprotein,LDL)、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Apo-B)及Cys-C、PAPP-A和FGF-21水平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的相关因素。结果 HBP+CAS组的TG(4.48±1.49mmol/L)、TC(2.35±1.12mmol/L)、LDL-C(2.91±0.82mmol/L)、IMT(1.23±0.27mm)、Cys-C(1.06±0.28mg/L)、PAPP-A(7.39±3.36mIU/L)、FGF-21(1.98±0.61ng/ml)水平明显高于HBP组的TG(4.07±1.41mmol/L)、TG(2.02±1.15mmol/L)、LDL-C(2.68±0.83mmol/L)、IMT(0.93±0.12mm)、Cys-C(0.92±0.24mg/L)、PAPP-A(5.66±2.12mIU/L)、FGF-21(1.82±0.53ng/ml)和HC组TG(3.98±1.36mmol/L)、TC(1.94±1.07mmol/L)、LDL-c(2.62±0.78mmol/L)、IMT(0.87±0.13mm)、Cys-C(0.83±0.16mg/L)、PAPP-A(4.88±1.96mIU/L)、FGF-21(1.50±0.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P组和HBP+CAS组间的收缩压分别为144.03±8.58mmHg(1mmHg=0.133kPa)和145.56±8.45mmHg,舒张压分别为93.11±5.85mmHg和94.09±5.76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IMT与血清LDL-C、Cys-C、PAPP-A及FGF-21水平有关,并且呈线性回归关系(t=3.140、8.216、3.431、7.654,P=0.002、0.000、0.001、0.000),IMT与收缩压、舒张压、TC、HDL-C无明显相关性(t=1.201、1.258、1.354、-2.008,P=0.231、0.209、0.091、0.05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血清Cys-C、PAPP-A及FGF-21水平的相关性较高(r=0.721、0.680、0.692,P=0.000、0.000、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Cys-C、PAPP-A及FGF-21水平有关,并且呈线性回归关系(P=0.000、0.005、0.000)。结论 新疆维、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Cys-C、PAPP-A和FGF-21水平与CIMT和CAS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13.
目的 探讨单边外固定架与带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显微修复外科收治的12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架与带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1-53岁,平均41.5岁;道路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1例;术前窦道及术中病灶处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均证实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感染2例,大肠杆菌感染1例.一期手术8例,清创待感染控制后二期行游离腓骨移植4例.清创后行外固定架联合带蒂游离腓骨移植修复,术后对骨结合部愈合及移植腓骨的成活情况进行影像学评估,应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评估术后下肢功能.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19.5±4.7)个月门诊随访,经清创后骨缺损长度(8.2±0.7)cm,移植腓骨均成活并达到骨性连接.移植腓骨长度(9.0±0.7)cm,愈合时间(9.1±1.5)个月,末次随访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23.9±2.1)分.移植腓骨无应力骨折,供区肢体无功能障碍,供区及移植区均无感染复发.结论 单边外固定架与带蒂游离腓骨移植是重建股骨感染性骨缺损的可行选择,该术式术后护理简易,可尽早展开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14.
目的研究前次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晚期妊娠结局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分娩的孕妇117例,其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6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有57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孕次、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妊娠晚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等相关资料,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方式、分娩期、产褥期并发症,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晚期妊娠结局及其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孕妇剖宫生产率明显偏高,且试验组孕妇的胎盘早剥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子宫破裂率、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阿氏评分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剖宫产瘢痕子宫的孕妇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多为剖宫产,且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时更容易发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分娩时更易出现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危险症状,分娩危险系数加大。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给予不同的镇痛药物分为芬太尼组(105例)和地佐辛组(105例)。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给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芬太尼组采用PCIA配方:芬太尼0.01mg/kg复合托烷司琼6mg;地佐辛组采用PCIA配方:地佐辛0.8mg/kg复合托烷司琼6mg。分别于术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24h(T3)、术后48h(T4)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T3、T4时血糖、皮质醇、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但地佐辛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T2、T3和T4时点CD3+、CD4+、CD4+/CD8+和NK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芬太尼组上述指标较地佐辛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地佐辛可有效减轻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16.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烦渴,多饮,多尿及低比重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重型颅脑损伤特别是中颅窝底骨折,造成下丘脑垂体后叶损伤引起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因低渗性多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严重失水,昏迷,甚至死亡。外伤性尿崩症绝大多数为中枢性尿崩症。  相似文献   
217.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e shock)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综合症之一,也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其主要死因是组织低灌注以及大出血、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临床病死率较高。目前认为创伤失血是发生低血容量休克最常见的原因。与我们病例相同。据国外资料统计,创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死亡率占创伤总死亡率的10%-40%。对其复苏,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从检测设备等条件方面有所不同。我院因地处工业区又为交通干线事故频发,创伤失血造成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抢救不少,尤其是近四年来的30例病人的复苏心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1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形态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对于个人隐私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对于隐私和隐私权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和重视,尊重自身隐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需要有尊严,人的尊严需要保护,同时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疾患的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的隐私即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部分医疗护理纠纷中患者隐私的保护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219.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不同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新生儿危重急症之一。在国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病死率较高。上世纪90年代对ARDS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概念,认为ALI和ARDS同属于一个病理生理过程,ARDS是ALI发展的严重阶段,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肺部的表现。  相似文献   
220.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Quaba皮瓣修复手、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8月至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显微修复外科应用改良Quaba皮瓣修复手、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36例,男24例, 女12例, 年龄18~58岁, 平均35.6岁。手部28例, 足部8例;外伤性软组织缺损26例, 手部慢性感染5例, 手部肿瘤切除术后5例。创面缺损面积1.5 cm×0.5 cm~5.0 cm×3.0 cm, 皮瓣大小为5.0 cm×1.5 cm~10.0 cm×6.5 cm。优化方法:①延长皮瓣的桨叶或旋转点向远端移动;②确定进入蒂部的穿支血管,发出穿支位置为旋转点,保证最大的血流灌注;③增加蒂部活动度, 减少皮瓣的旋转角度;④均保留蒂部浅静脉;⑤合理地保留蒂部的筋膜组织;⑥蒂部"皮尾"设计。术后采用门诊预约复查、电话和微信的方式定期随访, 评估皮瓣的颜色、质地、创面愈合情况、供区并发症及手功能。结果术后36例皮瓣全部成活, 供区直接闭合27例, 皮片移植9例。随访3~36个月, 平均24个月, 所有皮瓣色泽、质地良好, 感觉迟钝, 创面愈合。28例手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