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患者男性,65岁。因右髋关节剧痛1个月从外地转入本院。无外伤史。疼痛为持续性,向右膝放射。右髋关节挛缩,不能伸直,微动即可引起关节剧痛。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压痛明显,但无红肿,无发热、寒战、盗汗。发病时在当地行右髋关节X线片及CT检查均未见异常。2周后复查X线片,髋片节间隙变窄,髋臼及股骨头均出现破坏。转本院后复查X线片示:关节间隙已明显变窄,骨质严重破坏。CT示髋臼、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滑,关节囊肿胀,闭孔肌、髂腰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日间高流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方法 28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血液滤过组和高流量血液滤过组,分别接受血液滤过每次10-16小时和8-12小时,共3-5天。检测治疗前后TNF-α、IL-6、IL-10、CRP浓度,以及治疗前后血BuN、Cr、K^+、pH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APACHE-Ⅱ评分。结果普通血液滤过组TNF-α、IL-6、IL-10治疗后较治疗前稍有下降(P〉0.05),高流量血液滤过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BuN、Cr、K^+、PH以及MAP、HR、R、APACHE-Ⅱ均有改善(P〈0.05),高流量组医院内生存率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日间高流量血液滤过能有效降低TNF-αI、L-6、IL-10,改善机体器官功能,提高医院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评价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体外培养人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PA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PASMC,调整细胞密度(2× 105个/ml)后接种到96孔板(100 μl/孔,2× 105个/ml)、6孔板(1ml/孔,2× 106个/ml)和改良24孔Boyden趋化小室(100μg/孔,5×103个/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对照组(C组)和不同浓度HMGB1组(H1组~H4组),分别在DMEM和含HMGB1 1、10、100、1000 ng/ml的DMEM培养液孵育.孵育24和48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Boyden小室法检测透膜细胞数,TUNEL法检测hPASMC凋亡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H1组~H4组细胞增殖率升高,透膜细胞数增多(P< 0.05);与H1组比较,H2组~H4组细胞增殖率升高,H3组和H4组透膜细胞数增多(P<0.05);与H2组比较,H3组和H4组细胞增殖率升高,透膜细胞数增多(P< 0.05);H3组和H4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孵育24h时比较,各组孵育48 h时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MGB1可促进hPASMC的增殖和透膜迁移,可能参与肺损伤肺血管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大鼠束缚后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束缚后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时程变化。 方法 将大鼠束缚于小的塑料桶内 1,3或 6h ,于解束后 30min被处死 ,脑组织进行抗OX4 2 (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正常大鼠脑内的小胶质细胞一般为静息状态 (静息型 ) ,其特点是OX4 2为阴性或浅染 ,在切片上不易发现或细胞形态不清晰。束缚 1h后 ,小胶质细胞为轻度反应 ,OX4 2浅染 ,细胞形态隐约可见 ,仅于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和弓状核有散在的表达。束缚 3h后 ,小胶质细胞的反应达到高峰 ,由静息状态变为早期反应状态 (早期反应型 ) ,OX4 2深染 ,细胞形态清楚 ,突起上可见到小棘。早期反应型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前脑 :扣带回、新皮质浅层、隔外侧核、海马CA3、齿状回、杏仁中央核 ;间脑 :下丘脑视前区、视上核、室旁核、第三脑室周区、弓状核、丘脑室旁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 ;脑干 :中脑的上丘视性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下丘的皮质部 ;脑桥的外侧臂旁核、蓝斑、A5区 ;延髓的延髓内脏带 (MVZ)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等处 ;束缚 6h后 ,小胶质细胞反应减弱 ,OX4 2浅染 ,分布范围减少 ,主要出现于扣带回、隔外侧核、海马、视上核、室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桥的臂旁外侧核、蓝斑、延髓的延髓内脏带 (M 相似文献
26.
1原因分析随着社会进步,病人及家属对自身权益的要求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患者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但由于患者文化背景、个人需求不同,对医学知识了解掌握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27.
28.
骨骼肌内血管瘤影像学与临床病理对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比较了B超、CT和MRI影像学表现在确立诊断和指导骨骼肌内血管瘤手术的意义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比较 11例经病理证实骨骼肌血管瘤的B超、CT和MRI表现 ,及可提供血管瘤的部位、范围及深度 ,对诊断的确立及制定治疗方案之帮助程度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切除肿块最大者 8.0cm× 12 .0cm×30 .0cm ,最小者 3.0cm× 4.0cm× 4.0cm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者 4例 ,手术切除范围与三种仪器所示范围一致 .而7例形态不规则、蔓状生长的病例MRI确定的血管瘤体范围与实际情况最一致 .特别是MRI较好显示了知名血管神经与血管瘤间解剖关系 .结论 影像学检查发现骨骼肌内软组织肿块应考虑血管瘤的可能 .B超和CT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成像的技术特点 ,能清楚地勾画出肿瘤的范围、层次及同神经血管间关系 ,对明确诊断和确定手术范围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制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JEV).方法 选用我国自主开发的麻疹病毒沪-191疫苗株和乙脑病毒SA14-14-2疫苗株,制备单价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和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JEV)原液,进行干扰试验、配比试验、保护剂筛选试验、稀释液筛选试验、冻干曲线的选择.结果 确定了M-JEV的制备工艺,进行了M-JEV的中试.中试M-JEV经全面检定符合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单价MV和JEV质量标准.动物试验未见病毒间交叉干扰,未见加重反应,未影响小鼠的免疫应答,表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论 成功制备了M-JEV. 相似文献
30.
隔下遥瘀汤出自晚清名医王清仁所著<医林改错>一书,王清仁在<医椿改错-方叙>指出:"立膈下遂瘀汤,治肚腹血.瘀症".在<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的 6项所治之症中,其中就有一项:"痛不移处,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用此方治之极效."自1995年以来,我们以膈下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胃脘痛5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