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9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488篇
预防医学   156篇
药学   158篇
中国医学   162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采用HPLC建立注射用头孢地嗪钠钠中AE-活性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100A,4.6×250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0.87g与无水磷酸氢二钠0.22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为30℃;流速为每分钟1.0ml;进样量为20μl。结果:供试品中未检出AE-活性脂,且AE-活性脂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均符合规定,并在(0.2μg/mL)-(10μg/mL)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能满足本品在有关物质的测定要求,R在0.999以上;精密度,重复性,重现性试验RSD均在10%以下;杂质D的检测限为2.5n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头孢地嗪钠中AE-活性脂测定。  相似文献   
62.
患者女,57岁。主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黄疸就诊。超声检查:胆囊体大,横径4.3cm,长径25.7cm,壁厚0.5cm,于其底部见范围为7.4cm×3.1cm的密集回声点沉积,左、右肝内胆管均扩张0.9cm,胆总管扩张3.1cm,沿其走行观察,于距肝门9.5cm处胆总管后壁见2.8cm×1.1cm的中等回声区后无  相似文献   
63.
背景与目的:对于肝门部胆管癌(HCCA)而言,血管侵犯是主要的手术治疗障碍之一。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后的各个临床研究指标不一,结论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HCCA根治术中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的安全性、切除有效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HCCA根治术中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与无血管切除比较的研究,前者包括肝动脉切除及重建和门静脉切除及重建,检索起止时间均为2009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根治效果及近远期疗效指标。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共3 260例患者,其中行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904例(血管切除组),未行血管切除2 356例(对照组);分亚组的研究中含肝动脉切除及重建237例(肝动脉切除亚组)与门静脉切除及重建560(门静脉切除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切除组的术后总并发症(OR=1.09,95% CI=0.78~1.54,P=0.61)、肝衰竭(OR=0.84,95% CI=0.56~1.24,P=0.36)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血管并发症(OR=6.79,95% CI=2.16~21.38,P=0.01)与肝脓肿(OR=7.47,95% CI=2.63~21.18,P=0.01)的发生率升高;术后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OR=1.27,95% CI=0.84~1.93,P=0.25);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OR=0.69,95% CI=0.56~0.85;OR=0.62,95% CI=0.52~0.75;OR=0.61,95% CI=0.49~0.76,均P0.05);R_0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OR=0.96,95% CI=0.66~1.40,P=0.84)。亚组分析显示,肝动脉切除亚组和门静脉切除亚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肝动脉切除亚组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对照组(OR=0.44,95% CI=0.30~0.67,P=0.01),但门静脉切除亚组的5年总生存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OR=0.89,95% CI=0.68~1.17,P=0.42)。此外,R_0切除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R_1切除组,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结论:HCCA根治术中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是总体可接受的,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R_0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当合并门静脉侵犯时,可以行联合血管的R_0切除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也不会恶化预后。当合并肝动脉侵犯是手术R_0切除的唯一障碍时,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根治性手术的禁忌证,仍可以手术治疗,但需慎重处理,从而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系统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一日门诊对孕妇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GDM一日门诊与常规门诊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实验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对所纳入文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7月30日。结果 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9项类实验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GDM一日门诊能降低孕妇空腹血糖[WMD=-0.80,95%CI(-1.09,-0.51),P<0.01]和餐后2 h血糖水平[WMD=-1.53,95%CIV(-2.05,-1.01),P<0.01];降低剖宫产率[OR=0.54,95%CI(0.47,0.62),P<0.01];降低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OR=0.42,95%CI(0.32,0.54),P<0.01]、羊水过多[OR=0.38,95%CI(0.27,0.53),P<0.01]、胎膜早破[OR=0.61,95%CI(...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肉苁蓉多糖(CDPS)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在突触可塑性方面的改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东莨菪碱模型组、正常对照组、CDPS小剂量(25 mg·kg-1)组、CDPS中剂量(50 mg·kg-1)组、CDPS大剂量(100 mg·kg-1)组和阳性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口服给CDPS 6周,并于Morris水迷宫训练第4天前腹腔注射东莨菪碱4mg·kg-1,30 min后进行行为学指标测定,包括Morris水迷宫和跳台试验。处死取脑海马组织,运用Western blot技术及RT-PCR比较小鼠海马区GAP-43,SYP以及PSD-95的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的表达差异,并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突触数量与相关结构的变化。结果 CDPS(25、50、100 mg·kg-1)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小鼠在水迷宫实验的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小鼠,而且在Q3象限的时间明显大于模型组小鼠。CDPS(50、100mg·kg-1)组小鼠跳台实验中的错误次数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减少。Western blot与RT-PCR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区GAP-43、SYP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CDPS(25、50、100 mg·kg-1)组小鼠海马区SYP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CDPS(25、50 mg·kg-1)组小鼠海马区GAP-43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SD-95的表达在不同组中没有明显变化。最后,我们观察小鼠海马CA3区的超薄切片发现,CDPS可以使CA3区突触数量增多。结论东莨菪碱可以造成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并使小鼠海马区相关蛋白表达异常,由此引起突触可塑性的变化,进而导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而CDPS能够提高SYP与GAP-43的表达,增多突触数量,使突触可塑性有所恢复,并且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口服泼尼松0.5mg·kg^-1·d^-1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用吗替麦考酚酯,对照组联用环磷酰胺,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月后,吗替麦考酚酯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环磷酰胺组明显下降(P=0.021)、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39)。治疗12月后,吗替麦考酚酯组总有效率为77.14%;环磷酰胺组总有效率为52.94%。吗替麦考酚酯组较环磷酰胺组疗效明显(P=0.041)。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可有效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7.
目的为全面掌握我区居民碘盐食用情况,找出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干预。方法根据《西藏自治区碘盐监测简化方案》的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区七地(市)74个县,每县采集盐样300份,按国标GB/T13025.7—1999半定量滴定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2011年-2013年我区共监测居民户盐样66863份,其中碘盐64326份,非碘盐2537份,碘盐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结论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我区近三年碘盐覆盖已达到95%以上,但个别地区仍有非碘盐存在,还需加强监督监测,强化健康教育,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长期落实。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肠管管饲生大黄对重症脑出血并发胃瘫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脑出血并发胃瘫病人分为经鼻胃管管饲生大黄组(A组,30例)、经鼻肠管管饲温开水组(B组,30例)与经鼻肠管管饲生大黄组(C组,30例)。3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入重症监护室(ICU)后立即留置鼻胃管,禁食≥8 h,每8 h抽取胃内容物评估胃残留量,每日行胃液隐血试验检查,病人肠鸣音恢复并且无肠内营养禁忌证则开始给予肠内营养,以10 kcal/(kg·d)开始,之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整剂量。A组病人于入组后24 h内给予生大黄粉每次0.1 g/kg溶于50 mL开水,待开水变温后经鼻胃管管饲,每8 h 1次,连续治疗3~7 d;B组病人入组后24 h内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经鼻肠管给予温开水50 mL管饲,每8 h 1次,连续应用3~7 d;C组病人入组后24 h内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给予生大黄粉每次0.1 g/kg溶于50 mL开水,待开水变温后经鼻肠管管饲,每8 h 1次,连续治疗3~7 d。比较3组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胃残留量、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腹胀持续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胃反流发生率、腹泻发生率、误吸发生率、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胃肠营养开始时间、7 d内肠内营养总量、住ICU天数。结果3组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病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第1天胃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胃残留量均少于A组、B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胀发生率、腹胀持续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胃反流发生率、呕吐发生率、误吸发生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少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胃肠营养开始时间早于A组、B组,7 d肠内营养总量大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入住ICU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经鼻肠管管饲生大黄治疗能显著改善重症脑出血并发胃瘫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估我校2007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为改进药用植物学教学方法和提高考试试卷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pss17.0和Excel对试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76.15,标准差8.25,平均难度0.25,信度0.72,效度0.99。结论:本次考试的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一般,试卷可信、有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哮喘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哮喘组和治疗组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治疗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孟鲁司特灌胃。灌胃8周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计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并行分类;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气道形态学参数。结果模型组BALF中性粒细胞( PMN)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1);哮喘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则明显低于哮喘组(P均<0.01);哮喘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均<0.01);模型组支气管、血管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改变;治疗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平滑肌厚度、BALF中中性粒细胞总数、TH17比例及IL-17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均<0.01)。结论孟鲁司特可减轻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及抑制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为抑制Th17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