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隙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脊神经结扎(SNL)大鼠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第5~第6腰脊神经(L5~L6)制备SNL模型。术后隔日一次性蛛网膜下隙注射10μl GDNF2 g·L-1组。术后第3,7和14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背角处GFAP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NL组在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脊髓GFAP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可持续至第14天,而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的星形胶质细胞未发生此种改变。GDNF组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脊髓背角均出现GFAP免疫阳性条带,灰度值较低;SNL在术后第3天即可诱导脊髓背角GFAP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GFAP蛋白的灰度值逐渐升高,术后第3,7,14天分别为2.55±0.33,2.88±0.79和3.12±0.75(P<0.01)。与SNL模型组比较,GDNF可显著降低GFAP的表达水平,术后第3,7,14天分别为1.61±0.38,1.65±0.64和1.57±0.41(P<0.01)。结论蛛网膜下隙注射GDNF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脊髓背角GFAP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用于老年肝癌切除手术时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李惠利医院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病人30例,对其围手术期凝血和纤溶功能影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30例随机等分为ANH组(A组)和对照组(B组)。 结果 两组病人围手术期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异体血需求量(350.0±70.7)mL比B组(457.0±181.3)mL明显减少(P<0.01);两组在ANH 30min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值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显著延长,但仍在正常范围以内,A组回输自体血后指标得到一定改善;两组病人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凝血酶原片段1+2(F1+2)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A组病人ANH后30min 至术毕时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各时点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NH对老年肝癌切除病人围手术期的纤溶和凝血功能无显著影响,并可明显减少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中顽周性心室颤动的处理.方法 100例因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进入研究.主动脉开放后心室颤动的患者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过程:第一阶段为常规处理:包括调整内环境,升温,给予利多卡因100mg,20~30 W/s除颤;仍然呈现心室颤动的患者进行第二阶段处理: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索提高平均动脉压,将平均动脉压维持于70~90mmHg(1mm Hg=0.133 kPa),再次除颤;仍无反应患者进行第三阶段处理:给予硫酸镁1 g和/或胺碘酮150 mg治疗后再次除颤.比较各阶段患者术前的左室质量指数以及复苏成功时的平均动脉压、血钾水平、鼻咽温、红细胞压积.结果 所有患者均复苏成功.自动复跳的患者有56例,进行第一阶段处理的患者有16例,进行第二阶段处理的患者有10例,进行第三阶段处理的患者有18例.自动复跳以及进行第一阶段处理的患者术前左室质量指数[(184±43)、(178±51)g/m~2]显著低于进行第二、三阶段处理的患者[(237±61)、(242±46)g/m~2],P<0.05;进行第二、三阶段处理的患者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自动复跳以及进行第一阶段处理的患者.结论 三阶段法处理可以用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中主动脉开放后的顽同性心室颤动.  相似文献   
64.
随着解剖学、麻醉学和外科学的快速发展,肝脏手术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在不断下降,但如何减少术中出血和避免输血带来的并发症仍是临床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配方保存液对体外贮存期红细胞损伤的影响,以提供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红细胞适宜贮存条件。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2年1月择期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20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分别储存于不同配方保存液中(保存液a、保存液b和保存液c)以筛选出适宜保存液(DO-o),观测非糖尿病患者常规保存液组(NC组)、糖尿病患者常规保存液组(DO-c组)和糖尿病患者新型保存液组(DO-o组)中,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的变化。结果 在T0(红细胞分离后即刻)、T1(贮存7天)、T2(贮存14天)、T3(贮存21天)和T4(贮存28天)时,各组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b)、Na+和pH值逐渐降低(P <0.05),K+浓度逐渐增高(P <0.05)。保存液b中红细胞计数明显多于a和c组(P <0.05),T2、T3和T4时,保存液a和b组Hb量高于c组(P <0.05);T3和T4时,保存液b组中Na+浓度高于另外两组(P <0.05);T2...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靶控浓度异丙酚时老年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以寻求最佳靶控浓度。方法选择ASA1—2级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6例,按异丙酚靶控浓度随机分为A组(2.0μg/ml)和B组(3.0g/ml),每组8例。人室后测量BIS作为基础值。麻醉诱导时按既定的靶控浓度输注异丙酚,手术结束前10min停药。记录插管前、插管后1min、切皮、术中15min、术中30min的BIS值以及停药后病人警觉/镇静评定达到4级的时间(即拔管时间)。结果插管前BIS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各自的基础值相比都降低(P〈0.01);插管后 1min、切皮时A组BIS值较插管前升高(P〈0.05),B组BIS值升高不明显(P〉0.05);A组拔管时间早于B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3.0μg/ml的异丙酚靶控浓度能较好地抑制插管反应及切皮刺激,而在麻醉维持阶段,2.0μg/ml异丙酚即能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且可以缩短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67.
单肺通气麻醉在心胸外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低氧血症作为单肺通气麻醉的最大挑战,其产生原因众多,本文综合阐述了单肺通气麻醉的研究与进展,以期提高术中单肺通气的效果,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顺式阿曲库铵作为一种新型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加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顺式阿曲库铵。本文就其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以及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后腹膜腹腔镜手术自开展以来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成为泌尿外科最常用的术式之一,同时其所需的CO2气腹及特殊体位也可导致各种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就其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及麻醉处理要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脊神经结扎(SNL)大鼠脊髓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L5~L6脊神经结扎模型,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SNL组(SN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和GDNF治疗组(SN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GDNF).每组根据处死动物的时间不同又分为术后3d组、术后7d组和术后14d组3个亚组,每组各10只.于大鼠脊神经结扎后不同时间点(3d、7d和14d)进行行为学评估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其脊髓组织测定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SNL组脊髓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在术后3d开始明显增高,一直持续到术后14d(P<0.01或0.05);与SNL组比较,GDNF组脊髓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降低且持续至术后14d(P<0.01或0.05).结论:大鼠脊髓组织中NO和NOS可能参与了SNL所致病理性疼痛的发生,鞘内注射GDNF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可能与降低脊髓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