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作为一种有效的血运重建手段,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PTCA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病人,针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特征及疾病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连蛋白Ⅴ(AnnexinⅤ)及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78例冠心病患者及26例健康体检者血小板膜AnnexinⅤ和CD62p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AnnexinⅤ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心梗组与对照组相比,CD62p表达率显著性升高(P<0.01).心梗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AnnexinⅤ及CD62p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测定血小板AnnexinⅤ和CD62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HIV/AIDS患者274例中医证候流行病学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到目前为止,国际上通用的鸡尾酒疗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但其价格昂贵,且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改善艾滋病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防治艾滋病的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1].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9 Ala/Val(MnSOD9 Ala/Va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ABI 3100 DNA测序仪检测147例冠心病患者和108例对照组的MnSOD9 Ala/Val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T-SOD和Mn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的血浆T-SOD和MnSOD活性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CRP)和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则显著增高;冠心病患者的MnSOD VV基因型和V等位基因携带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MnSOD VV基因型的T-SOD和MnSOD活性较AA基因型明显降低,并凡MnSOD 9V等位基因与T-SOD活力、MnSOD活力和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胆因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IMT和CRP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因而炎症反应和动脉硬化程度加重;MnSOD 9 Ala/Val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血浆MnSOD活性和冠心病的危险冈素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85.
目的新开放口岸传染病本底调查既是了解当地传染病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又是传染病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防止传染病通过口岸传入和传出以及健康咨询和防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亚东口岸468A;各类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包括HIV、梅毒抗体、乙肝两对半、HCV、ALT,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条件、家庭经济收入、生活饮食习惯、预防接种史、水源情况、输血/献血史、卫生习惯,以及亚东县即往疫情流行时间、范围、病种、人群死亡情况、疫情处理、从业人员的管理等。结果共检出四种传染病60例,总检出率为12.82%,四种疾病的分别检出为HBsAg检出率8.76%,占检出总数的68-33%: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99%,占检出总数的23.33%:HCV检出率为0.43%。占检出总数的3.33%:结核检出率为0.64%.占检出总数的5.00%,其中3例表抗阳性者同时重叠有梅毒感染,3例均为小三阳。不同性别间四种传染病的检出χ^2=3.43P〈0.1;已婚与未婚中四种传染病的检出无显著差异;四种传染病在不同民族中的检出χ^2=10.35P〈0.01;不同年龄与四种传染病的关χ^2=5.62P〈0.500;不同经济收入与四种传染病的关系χ^2=12.50P〈0.05;不同的饮食习惯与四种传染病的关系χ^2=2.60P〉0.100;在不同职业与四种传染病的关系χ^2=8.76P〈0.50:不同居住条件与四种传染病的关系χ^2=1.36P〉0.500;不同文化程度与四种传染病的关系χ^2=5.43P〈0.500。41例HBsAg阳性者中4人曾有献血史。468名检测中ALT异常者占总检出数的7.91%。结论亚东口岸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的危险性较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口岸卫生检疫预警快速反应系统.协同地方疾控部门联合加强口岸传染病检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6.
前列腺癌高发于老年男性,现在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它正悄悄地影响着我国50岁以上男性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常用的有关前列腺癌的检查有:前列腺直肠指检、超声检查、X线造影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CT检  相似文献   
87.
人口老龄化在延长寿命的同时,也增加了疾病与残疾的风险。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对吉林省老年人口残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老年残疾、提高老年人口生存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8.
目的:同时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以探讨这三项指标对各种肝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HITACHI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248例肝病患者空腹血清PA、TBA和LCAT活性并与48例正常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各种肝病患者中血清PA、TBA和LCAT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肝硬化失代偿期、重型肝炎和肝癌组血清PA、LCAT活性降低、TBA升高最为显著(P<0.01);在慢性肝炎中度、重度组血清TBA与慢性肝炎轻度组相比P<0.05,血清PA、LCAT活性与之相比无显著性;各组肝病血清PA、TBA和LCAT活性分别与正常组相比,在慢性肝炎组中,轻度组PA异常率明显高于TBA、LCAT,TBA在中度、重度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轻度组,随病情的加重血清PA、TBA和LCAT活性的异常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趋势,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和重型肝炎组异常率均达100%。结论:PA可作为判断早期肝损害的灵敏指标,TBA和LCAT活性对早期肝损害敏感性稍差,连续监测意义较为显著,LCAT活性对严重肝衰竭的监控有较大意义。同时测定血清PA、TBA和LCAT活性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发展及预后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89.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细菌的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分离出CNS567株。阳性率为18.0%(567/142),其中首位为表皮葡萄球菌(占64.7%),它们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没有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结论关注CNS的感染,控制该类感染应积极进行病原学监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耐氟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PA)的药敏情况及gyrA和parC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用Vitek32对110株PA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琼脂稀释法测定60株耐环丙沙星(CIP)的PA对CI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耐CIP的PAgyrA和parC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耐药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最高(68.3%)。在60株耐CIP的PA中有42株(70.0%)耐药菌株发生gyrA基因的83位点突变,密码子发生ACC→ATC改变,编码83位氨基酸的碱基发生突变Thr→Ile(ACC→ATC),有38株(63.3%)耐药菌株发生parC基因87位点突变Ser→Leu(TCG→TTG),同时发生两种突变的共36株(60.0%)。结论耐氟喹诺酮类PA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并呈多重耐药,药物作用靶位gyrA和parC的基因突变为其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