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71.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pedicle screw,APS)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应用下颈椎APS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损伤患者10例.术前皆行颈椎CT扫描,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测量置钉参数(进钉点、置钉角度和螺钉长度与直径).采用常规颈前方入路术,显露椎体前壁致两侧外缘,辨清固定椎体上下终板.在X线透视引导下,严格按照术前的置钉参数置钉.术后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及MRI,由放射科医师与非术者骨科医师共同评价.术后1,3,6,12个月随访,并进行评价. 结果 术中除1枚C4和l枚C7螺钉未能成功置入外,共计置入C3~C7螺钉24枚.术后CT示4枚损伤椎弓根外侧壁.术后1例1周后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余9例均获随访.按Frankel分级,3例创伤患者中1例A级患者无恢复,但无加重,另2例有2~3级恢复;6例非创伤患者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提高到13.4分,按Hirabayashi法计算,改善率为60.7%.所有受访患者,除2例发生吞咽困难外,余均无并发症发生.各例早期均有骨融合出现. 结论 下颈椎APS内固定技术可行.置钉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个体化置钉参数的测定及术中X线透视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2.
邓忠良  安洪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96-2897
目的:观察低能脉冲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对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fic fracture,OPF)愈合中骨痂微血管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35只大耳白兔制成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随机分为1,2,4,6和9周5个组。LIPU对右前肢骨折进行照射(30mW/cm^2,1次/d,20min/次);左前肢假处理作为自身对照。微血管染色及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相术(SPECT)血流量测定。结果:实验侧血流量增加,在术后1,2,4周时明显高于对照侧(P&;lt;0.05);术后6周和9周时实验侧血流量高于对照侧(P&;gt;0.05)。实验侧血管生成增多,并早于对照侧。结论:LIPU可增加OPF骨折端血流量、促进骨折端血管再生,从而促进OPF愈合。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探讨后路经皮脊柱内镜垂直锚定联合战壕技术治疗单节段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7月-2019年8月,采用后路经皮脊柱内镜垂直锚定联合战壕技术治疗13例单节段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43~ 64岁,平均50.5岁.病程3~17个月,平均9.2个月.其中,临床症状以颈痛伴...  相似文献   
174.
先天性畸形、肿瘤、感染、创伤及退行性病变等常导致上颈椎失稳而需要内固定手术治疗,不同的发病机制及损伤部位选择的内固定方式也不同,目前固定方式主要有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枕寰枢螺钉内固定、寰枢椎螺钉-棒内固定、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但一些经典的手术方式常需要较大的切口来暴露术区,对软组织的创伤大,术中出血较多,围手术期疼痛较明显。因此各国学者提出了手术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的手术方式,即微创手术,以期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目前微创上颈椎内固定技术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微创前路上颈椎内固定技术(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经皮前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 经皮前路枕寰枢螺钉内固定技术)和微创后路上颈椎内固定技术(微创后路寰枢椎螺钉-棒内固定技术、经皮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经皮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笔者就微创内固定技术做一综述,为脊柱外科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