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c-VATS)下肺叶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淋巴结清除术的技术可行性及手术彻底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09年4月间,我科行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淋巴结清除术24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拟行c-VATS手术中,21例顺利完成c-VATS肺叶切除术,3例因术中出现血管损伤而中转为小切口(8~12 cm)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继续完成了肺叶切除术。无术中及围术期死亡。围术期无致命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淋巴结清除术对于肺周围型病灶及早期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采用上腹、右胸二切口根治性切除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12月间,57例中段食管癌患者,除1例行探查术外,其余56例均用一次性管状吻合器行右胸内食管胃弓上或胸膜顶吻合。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98.3%(56/57),胸部切口感染5例,腹部切口感染2例,胃残端漏1例。术后拔除胸引管时间3~39 d(平均9.9 d),术后经口进食时间6~39 d(平均11.3 d),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选择性经上腹、右胸二切口根治性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操作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胸外科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月10月间,我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切除胸部纵隔肿瘤65例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三臂法,即一个镜头臂,两个操作臂,不设辅助口,建立8mmHg人工气胸。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等情况选择切口位置。对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手术患者体位、如何选取适宜的手术切口部位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5例纵隔肿瘤中:实性肿瘤41例,囊肿24例。其中64例顺利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肿瘤切除,1例联合电视胸腔镜系统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210(50.63±46.35)min,术中出血量为0~200(22.62±33.64)ml,胸引管拔出时间为术后第1~14(4.02±2.62)天。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21(7.61±4.58)个月,所有患者目前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胸外科纵隔肿瘤,具有手术更加安全、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带管时间短、患者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必要时,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胸腔镜系统联合应用,可取得更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自达芬奇机器人引进国内以来,其微创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认可,但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完成肺叶切除仍具有挑战性。到目前为止,通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肺叶切除的单位和完成的例数均较少,在肺叶切除中如何打孔还没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从助手的角度,就如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协助术者完成机器人肺叶切除的诸多细节问题进行描述,抛砖引玉,期望对于即将开展此类手术的外科同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机器人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3年3~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完成左肺上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除术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49~67(58.8±9.1)岁。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内插管、右侧卧位、折刀位;我们采用三臂法,根据肺叶裂发育情况采用单向式或解剖式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常规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 4例患者顺利完成左肺上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除术,手术时间100~150 min,术中清扫淋巴结11~23枚,术中出血量30~80 ml。术后病理检查提示:4例均为腺癌。病理分期:ⅠA期2例,ⅢA期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拔除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13.5(6~20)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10~15个月,无肿瘤进展、复发或转移。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左肺上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Ⅰ型重症肌无力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细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行胸腺扩大切除治愈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眼肌型(Ⅰ型),其中男2例,分别是33岁和66岁;女1例,年龄21岁。分析手术疗效。 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胸腺扩大切除,未使用辅助操作口,无中转开胸或术后开胸止血,术中出血量5~10 ml,手术总时间95~138 min,分离时间26~80 min,未出现肌无力危象及其他并发症。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3~9 d,术后住院时间10~15 d。2例随访6~12个月无复发。 结论 机器人行扩大胸腺切除手术安全可行,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食管间质瘤切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电视胸腔镜食管间质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 6例均通过电视胸腔镜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胸,无出血及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住院7~14(11±2.8)d;6例间质瘤最大直径4 cm,最小0.6 cm,平均(1.7±1.2)cm;经免疫组化检测6份病理标本CD 117均呈阳性表达;随访时间1~6(3.5±1.8)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电视胸腔镜食管间质瘤切除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纵隔肿瘤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达芬奇机器人治疗纵隔肿瘤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住院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均获临床愈合,患者住院时间,发生肺炎、肺不张、术后胸痛等并发症较胸腔镜辅助或传统开胸治疗组有明显减少。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纵隔肿瘤切除是安全的,手术视野暴露完全,优于开胸手术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具有明显效果,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30.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血气胸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血气胸是一种胸科急症,是由非创伤性原因引起的胸膜腔积气和积血,多见于青年男性,临床上易漏诊、误诊,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我院1994年8月至2011年3月收治13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均经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