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结合深冻同种异体腓骨头髓腔内植入治疗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LPHP结合深冻同种异体腓骨头髓腔内植入治疗15例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62~85岁,平均73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4例。所有患者均有骨质疏松,骨折均为粉碎性,内侧壁均缺少支撑,复位比较困难;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8例,其中骨折伴肩关节脱位4例。结果手术时间60—180ra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100~500ml,平均240ml。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免疫排斥反应,无感染、血管及神经损伤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15—30个月,平均19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未见明显复位丢失和骨折再移位,未见螺钉固定失效或切出,未见肱骨头坏死。术后12个月患肢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LPHP结合同种异体腓骨头髓腔植入治疗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2.
背景:同种异体冻干骨是良好的骨移植材料,但在制备过程,其天然活性成分有所丢失或部分失活,成骨活性下降。努力改善冻干骨成骨活性,希望研制出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新型材料运用于临床。目的:观察掺锶冻干骨植入大鼠体内的生物学活性。方法:按照标准的冻干骨加工程序制备大鼠股骨髁冻干骨材料,采用氯化锶溶液浸泡方法制备掺锶冻干骨。将27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SD大鼠钝性分离肌肉,造成股部肌袋,双侧均行手术。植入掺锶冻干骨作为实验组,同法植入未掺锶的普通冻干骨作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双侧均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处死各组动物3只,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并依据炎性浸润及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采用氯化锶溶液浸泡方法制作掺锶冻干骨,锶相对钙元素掺入摩尔浓度为4.2%时在骨质内层锶元素浓度分布比较均匀。实验组和对照组植入材料周围均可见炎性细胞、肉芽组织和血管生成,并随着时间推移,炎性浸润程度明显降低,而周围纤维组织包绕增加。空白对照组炎性浸润程度轻,少量组织纤维化。实验组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炎性浸润程度及组织纤维化程度组织学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通过温和的锶-钙离子交换方法可以在冻干骨中有效的掺入锶元素,获得一种掺锶冻干骨材料;该掺锶冻干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与普通冻干骨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3.
掺锶冻干骨体内植入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同种异体冻干骨是良好的骨移植材料,但在制备过程,其天然活性成分有所丢失或部分失活,成骨活性下降。努力改善冻干骨成骨活性,希望研制出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新型材料运用于临床。目的:观察掺锶冻干骨植入大鼠体内的生物学活性。方法:按照标准的冻干骨加工程序制备大鼠股骨髁冻干骨材料,采用氯化锶溶液浸泡方法制备掺锶冻干骨。将27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SD大鼠钝性分离肌肉,造成股部肌袋,双侧均行手术。植入掺锶冻干骨作为实验组,同法植入未掺锶的普通冻干骨作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双侧均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处死各组动物3只,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并依据炎性浸润及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采用氯化锶溶液浸泡方法制作掺锶冻干骨,锶相对钙元素掺入摩尔浓度为4.2%时在骨质内层锶元素浓度分布比较均匀。实验组和对照组植入材料周围均可见炎性细胞、肉芽组织和血管生成,并随着时间推移,炎性浸润程度明显降低,而周围纤维组织包绕增加。空白对照组炎性浸润程度轻,少量组织纤维化。实验组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炎性浸润程度及组织纤维化程度组织学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通过温和的锶-钙离子交换方法可以在冻干骨中有效的掺入锶元素,获得一种掺锶冻干骨材料;该掺锶冻干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与普通冻干骨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脱脂程序对异体松质骨免疫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4种不同程序处理待移植异体骨块,检测处理后各组骨块总脂肪和总蛋白含量。根据待移植骨块的不同将受体大鼠分为4组,行双侧股部肌囊袋内骨块植入。于术后1、2、4、8周取材,检测体外淋巴细胞二次刺激增殖指数、血CD4+/CD8+细胞比值,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对术后4周时各组的免疫反应指标同相应骨块总脂肪含量行相关分析。[结果]骨块内总脂肪含量为A组B组C组D组。对移植术后体外淋巴细胞二次刺激增殖指数及血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测定发现:同一时间点各组水平均为A组B组C组D组,且均于术后4周时达到峰值。各组骨块总脂肪含量同移植术后4周时体外淋巴细胞二次刺激增殖指数、血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呈正相关。组织学观察示移植早期各组骨块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程度:A组B组C组D组;D组在术后4周时可见血管长入,8周时可见新骨的形成。[结论]脱脂程序可有效降低异体松质骨移植后免疫反应,并可能提高移植后的成骨能力。总脂肪含量可作为提示异体骨移植后免疫反应强弱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兔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膝关节内侧间隙受力面积、压强的变化及其生物力学重建情况。方法 6~7月龄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28只,雌雄不限,体重3.0~3.5kg;随机取7只兔右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制备同种异体半月板。余21只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打开膝关节后缝合;B组为右膝内侧半月板切除组;C组为右膝内侧半月板切除后行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组。术后观察各组实验动物一般情况,于12周处死实验动物取右膝关节行生物力学测试,并取A、C组半月板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术后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12周大体观察见C组移植半月板愈合较好,前后角及体部附着良好。术后12周膝关节屈膝0、30、60、90°时,B组膝关节内侧间隙受力面积及压强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膝120°时,任意两组间受力面积及压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C组软骨细胞及胶原纤维数量恢复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组移植半月板内胶原纤维含有大量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术后12周A、C组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0.6125±0.0598和0.5872±0.0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5,P=0.465);Ⅱ型胶原含量分别为0.7724±0.0815和0.8143±0.0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6,P=0.894)。结论兔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可增加膝关节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保护关节软骨,并可重建生物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106.
背景:前期研究已成功制得掺锶冻干骨材料。目的:评价新型掺锶冻干骨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并与普通冻干骨材料进行比较。方法:在掺锶冻干骨与普通冻干骨材料表面直接接种MC-3T3成骨细胞,评价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活性,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微观形态。结果与结论:掺锶冻干骨组成骨细胞生长正常,接种第3,5天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普通冻干骨组(P〈0.05),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始终高于普通冻干骨组(P〈0.05)。两组成骨细胞骨钙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掺锶冻干骨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伸展良好,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胞浆丰富,细胞伪足末端与材料表面紧密附着,细胞突起末端可以观察到一些细小的微突触结构。表明掺锶冻干骨材料具有优良的细胞相容性,其表面成骨细胞的生长状况优于普通冻干骨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07.
膀胱神经支配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衷鸿宾 《现代康复》2000,4(6):818-819
脊髓损伤后膀胱神经支配重建是膀胱功能重建的方法之一。理想上的神经病理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是通过恢复中枢控制而康复功能性排尿,这需要彻底了解影轴突再生和平滑肌神经重支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治疗脊髓损伤痉挛性膀胱的实际疗效,探讨骶神经根高选择性切断的治疗机制及最佳手术方式。方法:雄性家犬12 只,制备成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模型,根据骶神经切断方式分为A、B、C、D4 组,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及电生理观察,记录并计算骶神经切断前( 对照组)及术后各组各项功能性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C、D4 组术后膀胱容量均明显高于术前对照组,尿道压力均低于术前对照组,其中B 组的膀胱贮尿功能、排空能力、尿道压力均接近正常,且对犬阴茎勃起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高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有确实明显的疗效,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骨跟腱复合体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了2005年~2006年间我科收治并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骨跟腱复合体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11例,随访时间12~20个月.对其术前和随访过程中的症状、体征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1]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的分级标准评定[2]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术前弹响、交锁和打软腿的症状均消失,无关节不稳的主诉.浮髌试验均为阴性,均无过伸痛,Lachman征、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残留关节轻度疼痛2例.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55.26±9.20,术后12个月以上随访评分(90.23±10.55)分(P<0.01).优秀率81.82%.IKDC评定结果明显优于术前.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骨跟腱复合体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了自体肌腱移植所带来的供区损伤;肌腱强度大,供应充足,解决了多根韧带损伤所带来的重建材料匮乏的问题;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未出现明显的免疫反应及关节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