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兔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静脉连续输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比较等剂量和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兔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复苏的难易程度,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连续静脉输注罗哌卡因1mg·kg~(-1)·min~(-1);B组:连续静脉输注罗哌卡因1.4mg·kg~(-1)·min~(-1);C组:连续静脉输注布比卡因1mg·kg~(-1)·min~(-1)。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并在出现QRS波型异常增宽、50%HR、70%BP和心跳停止时,记录局麻药的用量,并抽血查局麻药的浓度。在血压降低至50mmHg以下时,进行复苏。结果:三组动物的体重、基础血压和基础心率无差异。出现QRS波型异常增宽、50%HR、70%BP和心跳停止的时间,A组和B组明显比C组迟,有显著差异(P<0.05);引起以上现象所需局麻药量A组和B组明显大于C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对应时相的血药浓度,A组和B组明显高于C组,有显著差异(P<0.05)。复苏的成功率,A、B、和C三组分别为66.7%,55.6%和33.3%,A和B组高于C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等剂量还是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均比布比卡因低,复苏成功率亦比布比卡因高。  相似文献   
42.
58例心脏多瓣膜置换术皆采用复合全麻,有41例以静注吗啡为主,12例芬太尼和氟哌啶为主,5例安定和氯胺酮为主,这三种方法,都应该按照病人的病理生理情况,尤其是瓣膜狭窄、关闭不全或双病变,以及心输出量是否已固定并减少等而定取舍。术中升压药尽可能少用,血管扩张药(降压药)的使用不要延误时间,利尿药(速尿)则不必列为常规。一应有关麻醉的监测和管理,原则上与单瓣膜置换术无异,如能控制冠状血流阻断时间不超过90分钟,心搏自动复跳率可达77.1%。58例中死亡9例:1例死于全麻诱导,1例术后12小时死亡,其余7例分别死于术后4~39天内,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了术后的监护当可再有改善。  相似文献   
43.
人工心肺机早年皆用血液预充,其后采用不同的无血预充液,近年来又进展到无血预充与血液稀释并用。一般在手术开始前放血,使红细胞压积(Hct)降至15~20%,术毕回输。本文比较主动脉瓣换置术时用40%血液预充(即中度血液稀释组,Hct平均降至27%,简称中稀组)和无血预充并放血(即极度血液稀释组,Hct平均18%,6例降至13~15%,简称极稀组)对体液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45.
幼婴的体外循环在实践中仍有不少问题。作者自1959年开始试用单纯低温法,经过多次试验和改善,临床上现已积有千余例的经验。本文报道1968年1月至1976年4月121例幼婴采用单纯深低温于心内直视手术的经验。平均年龄为12.3±5.6月,平均体重7.8±1.7公斤。病婴除病情较轻的50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全麻合并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兔机械性心肌梗死的应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兔(n=9)于气管切开插管全麻合并胸段硬膜外沮滞(TEA)下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结扎前、结扎15、30、60、120、180、240min于颈总动脉取血,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兔血浆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取非梗心肌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照组(n=9)不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低流量地氟醚吸入麻醉时呼气末浓度和理论血药浓度与数量化脑电图的相关性及地氟醚吸入麻醉的药物摄取规律。方法 15例ASAI-Ⅱ级的病人,低流量地氟醚吸入麻醉,高流量期3min,6min,9min,12min,15min,低流量维持期呼气末地氟醚浓度为3%、4.5%、6%,分别记录双频指数(BIS),95%边缘频率(SEF95),90%边缘频率(SEF90),呼气末地氟醚浓度(Fa),吸入地氟醚浓度(Fi) 等。结果 高流量洗入平衡期,各时间点的水平与吸入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BIS9min以后,SEF95,SEF90 6min以后降至稳定水平(P>0.05)。高流量洗入平衡期地氟醚呼气末浓度与BIS,SEF95,SEF90,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6,0.80,低流量维持期上述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2,0.67;高流量洗入平衡期理论血药浓度与BIS,SEF95,SEF90,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43,0.52,低流量维持期上述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46,0.43。结论 理论血药浓度与BIS,SEF相关系数明显低于与呼气末浓度的相关系数。高流量洗入平衡期BIS值9min以后麻醉达到平衡,SEF95,SEF90值6min以后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48.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是目前最常进行的计划生育手术。多少年来,该术均在无麻醉下进行,致使受术者始终处于恐惧或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中,且不得不忍受一定程度的痛楚。为减轻受术者的精神负担,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我们在近期内试用乙咪酯作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术,效果良好,受术者满意。  相似文献   
49.
雌激素的脑缺血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证实雌性比雄性动物对脑缺血性损害有较强的耐受性[1],而雌性和雄性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性激素的不同,它们对缺血的敏感性不同可能与这些性激素有关。已有报道雌激素对培养的脑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2,3],但在活体尚未得到证实。我们采用前脑缺血模型观察雌激素对缺血诱导的沙上鼠脑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95%边缘频率(95%SEF)对异丙酚、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麻醉病人镇静深度监测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病人4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0-59岁,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15例。P、M、K组分别以8、0.5、4m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药物,每3min行进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一次,直到OAA/S评分达1分停止给药。记录每次评分即刻的BIS及95%SEF。分析BIS、95%SEF与OAA/S评分的相关性,计算病人意识消失时BIS50、95%SEF50、相应95%可信区间及BIS、95%SEF预测镇静深度的概率(Pk)。结果P、M组BIS、95%SEF与OAA/S评分间具有相关性,K组BIS和95%SEF与OAA/S评分间无相关性。P、M组BIS50分别为65.9、70.7,但是无法计算K组相应的BIS50和95%SEF50。P、M组BIS和95%SEF的Pk均高于0.5(P<0.01),K组BIS和95%SEF的Px与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BIS及95%SE'的Pk均高于M组(P<0.05);P、M组BIS的Pk均高于95%SEF的Pk(P<0.05)。结论BIS和95%SEF可以准确地监测异丙酚的镇静深度,对咪唑安定镇静深度监测的准确性稍差,而对氯胺酮镇静深度无法监测,BIS对麻醉药镇静深度监测的准确性较95%SEF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