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Legionnaires病的病原体Legionella pneumophila用革兰氏染色法检查时,染色很浅,故在革兰氏染色的痰标本、气管分泌物、胸膜渗出液、组织印片或者病理切片中的Legionella pneumophila常常不能察见。作者仅用革兰氏染色法中之第一种染液(草酸铵/结晶紫)染色,就成功地使上述标本中的Legionella pneumophila着色。如再用革兰氏染色中之第二步——卢戈氏碘液处理,还可得到更好的效果。水洗干燥后镜检,Legionella看来像革兰氏阳性杆状和丝状菌。作者在一张肺组织印片中惊异地看到了以前在用革兰氏染色中所看不到的众多的细菌:单个杆状菌长1.5~4微米,很像假单胞菌;另外有许多是球菌状;而有一些菌则成线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腰椎单、双Cage置入加椎弓根钉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的生物力学进行比较,判断上述两种手术方法在生物力学上的优劣。方法:选取正常青壮年男性新鲜尸体的IA/5脊枉标本一具,进行横切扫描,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椎弓根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模型1),单融合器置入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模型2)和双枚融合器植入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模型3);然后在模型上施加压缩、前屈、后伸载荷并测定在各种情况下螺钉和融合器上的应力,结果在excel软件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测的运动状态中,模型1的螺钉应力明显高于模型2和模型3(P〈0.05),而模型2与模型3的螺钉应力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2的融合器压力高于模型3,其中在前屈及压缩状态下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伸状态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所测的运动状态下,上述两种手术方法在生物力学上差异无显著性,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路单枚椎间融合器斜行置入进行腰椎内固定融合的手术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羊红细胞形成的E玫瑰花环,在37℃长时间孵育下即容易分离,但由“活化的”T细胞所形成的“稳定”E花环却能抵抗37℃长时间的孵育而不致解离。作者最近的研究证实了稳定E花环不但能由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长时期接触刀豆素A(ConA)而形成,并且也能由仅仅1小时的短时接触ConA而形成。不过这一现象需要有量的依赖,用最大浓度的  相似文献   
24.
SLE是一种因B淋巴细胞超反应性而致多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自身抗体形成的全身性疾病。近来积累的资料认为这种免疫失常可能是由于T抑制细胞功能的缺陷而造成的。在T抑制细胞功能丧失的NZB小鼠SLE模型中一时性检出自身抗体支持了这一概念。在SLE患者身上也有相似的T抑制细胞功能障碍的报导。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厌氧菌感染中常见的脆弱类杆菌的SpA协同凝集试验,并对其试验最适条件、敏感性及特异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法具有简易、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这种方法对其他厌氧菌的诊断也可能是有价值的。可进一步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6.
作者报导了一种分离人体外周血中T细胞和B细胞的简单技术。此法是基于细胞在间断的Percoll密度梯度中有不同的移动度而进行的。Percoll是一种新的密度梯度分离液,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被的胶状硅组成(瑞典Uppsala产)。9份Percoll(比重为1130克/毫升)与1份10倍浓度的PBS混和(100%Percoll浓度),进一步以PBS(正常浓度)稀释成70%、60%、50%和40%的Per coll浓度备用。先以F-H梯度法分离得人外周血单核的细胞,使细胞在含有10%脱补体的胎牛血清的199培养液中保持一定浓度(不超过80×10~6/毫升),置于容量为12毫升的塑料试管中离心,弃去上清后,将每一种不同浓度的Percoll溶液(开始用100%,继而用70%,60%……依次递减)2毫升铺在细胞团  相似文献   
27.
自1972年Jondal 和Wybran 等通过实验得出“E 花环的形成是T 淋巴细胞的独特标志”的结论以来,又经学者们多年的研究,E 花环又有了不少新的进展。现知人T 淋巴细胞存在异质性亚群,由于各种T 细胞亚群对羊红细胞(SRBC)具有不同的亲和力,因此可呈不同程度的结合;形成的E 花环在37℃下又可显示不同程度的稳定性;用促有丝分裂素或特异性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后也可改变其形成E 花环的能力。因此在不同条件下就可形成不同类型的E 花环,同时在临床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根据  相似文献   
28.
A蛋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蛋白质成分,能够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IgG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这一特性,引起了许多免疫学家的极大兴趣。近十多年来,国外对A蛋白的研究进展很快,应用甚广,已用于研究细胞表面标记;分离T、B淋巴细胞;在放射免疫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中代替第二抗体;在肿瘤、病毒、微生物等方面都已有不少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介绍了用葡萄球菌A 蛋白(SPA)协同凝集试验进行脑膜炎球菌分群以及从脑脊液中诊断流脑,确定菌群的研究,并与常规法、对流免疫电泳法作了比较,结果均显示了此试验的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法简便、快速,作为某些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是一种值得研究而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非特异性免疫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生理性免疫反应。绝大部分是先天形成的,因此又称为先天性免疫。它的特点是作用快、范围广,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机体初次与外来异物接触时均可发生这种反应。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抗传染免疫中,如局部感染后发生的局部炎症反应,全身感染时的发热、血流加速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现象,都是机体为了消除病原体侵害,维持自身生理功能稳定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