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比较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后早期阶段(前3 d)分别注射法莫替丁和奥美拉唑防治再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0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接受内镜止血治疗后,随机分配为两组,分别予以注射奥美拉唑(20 mg,Bid)或法莫替丁(20 mg,Bid)辅助治疗。注射酸抑制剂治疗1周后分别口服相应药物持续6周,随访2年。结果 106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及2年的随诊,106例患者首次内镜止血的成功率为103/106(97.2%)。观察治疗期间总止血成功率为84.9%(90/116),其中法莫替丁组和奥美拉唑组各有9例和7例发生再出血,两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3.0%(44/53)和86.8%(4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死亡率和禁食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内镜止血具有同等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柚子皮中的微量元素Fe、Mn含量。方法:用HNO3和HClO4(4+1)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光谱吸收法测定了柚子皮中的微量金属元素铁和锰的含量。结果:柚子皮中的Fe、Mn的含量分别为45.00μg/g和11.38μg/g,方法回收率在91%~97.1%之间,准确可靠,为柚子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胡杨  马莹  何惠宇 《中国临床康复》2011,(20):3653-3656
背景:建立合适的牙槽嵴缺损动物模型可为开展剩余牙槽嵴的保存、修复研究奠定基础。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全麻下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术后4,8,12周,处死白兔,游标卡尺测量兔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拔牙窝的愈合程度,X射线摄片观察兔下颌拔牙创内骨小梁改建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牙槽嵴长度、宽度和高度均逐渐降低;拔牙窝内有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和血管网逐渐形成,牙槽窝持续沉积新生骨组织,与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骨改建生成,拔牙创愈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及X射线片均证实兔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04.
背景: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即刻植入成骨材料,如脱蛋白小牛骨、羟基磷灰石、硬组织代用品、人脱钙冻干骨等,可防止或延缓牙槽嵴在拔牙后的快速、持续吸收。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支架材料即刻植入对剩余牙槽嵴保存的影响。方法: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一侧牙槽窝内即刻植入β-磷酸三钙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不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4,8,12周测量剩余牙槽嵴长度、宽度、高度;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术区牙槽嵴愈合过程中的组织病理改变,X射线观察术区牙槽嵴骨密度改变,扫描电镜观测β-磷酸三钙与拔牙窝骨小梁的结合界面。结果与结论:术后8,12周时,实验组牙槽嵴高度、宽度及长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拔牙窝内可见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多,血管网由稀疏变得丰富,新生骨与β-磷酸三钙结合日益紧密,并且β-磷酸三钙不断降解,与拔牙窝牙槽骨交界处有新生骨组织形成。说明β-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拔牙后即刻植入β-磷酸三钙材料可有效保存剩余牙槽嵴解剖形态,防止牙槽嵴的进一步吸收。  相似文献   
105.
胡杨  魏静 《中南药学》2012,10(7):526-53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主要通过CRF1受体参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反应.研究表明CRF过度分泌可能是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的病因机制之一.CRF1受体作为新一代潜在抑郁药物靶点正逐渐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RF1受体拮抗剂的文献和专利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主要介绍了CRF1受体拮抗剂的开发现状及其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6.
10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HPLC-ESI/MSn)鉴定金匮肾气丸总苷的化学成分及总苷大鼠灌胃给药尿粪化学成分或代谢产物。对比体内外样品色谱图各色谱峰,根据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获得化合物分子量信息。金匮肾气丸总苷含19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酰-3-O-芹糖基(1→6)葡糖苷、羟基芍药苷、莫诺苷、马钱苷、獐芽菜苷、地黄苷A或B、1,2,3-三-O-没食子酰葡萄糖、芍药苷、山茱萸新苷Ⅱ、6′-(3,4,5-三羟基苯甲酰)芍药苷、1,2,3,6-四-O-没食子酰葡萄糖、山茱萸新苷Ⅰ、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羟基芍药苷、丹皮酚原苷、苯甲酰芍药苷、4′-羟基,6′-(3,4,5-三羟基苯甲酰)芍药苷和两个未知化合物成分。金匮肾气丸总苷大鼠灌胃尿液鉴定出18个化学成分,其中有9个化合物以原型存在,9个可知代谢转化成分,分别为分别为没食子酸,脱水莫诺苷元,2-羟基苯乙酮-4-O-葡萄糖醛酸酯,芍药苷代谢素,1-O-甲基,3-羟基马钱苷元,马钱苷元,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5-O-硫酸酯,2,4-二羟基苯乙酮和1个未知成分。金匮肾气丸总苷大鼠灌胃粪便鉴定出20个化学成分,其中有12个化合物以原型存在,8个可知代谢转化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獐芽菜苷代谢素A,芍药苷代谢素Ⅰ,1-O-甲基,3-羟基马钱苷元,还原型莫诺苷元,马钱苷元和2个未知成分。HPLC-ESI/MS能够高效的分离、灵敏的检测和全面的鉴定总苷的原型及代谢转化成分,对揭示化学成分在体内的代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特征及其变化特点。 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华西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共3171例,其中因术后严重并发症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153例,再入率为4.8%。收集153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结局,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有关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4年1月。 结果153例再入ICU患者中死亡68例。肺部并发症、吻合口和心血管并发症是最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85/3171)、0.9%(29/3171)和0.3%(10/3171),病死率分别为1.1%(35/3171)、0.5%(15/3171)和0.2%(5/3171)。ICU获得性肺炎会增加死亡风险。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再入ICU的时间间隔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4,OR=2.151,95% CI为1.022~4.528)。分析总结相关文献,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根据年代可分为3个特征性时间段:1950年之前,顺序为休克、外科感染;1950至1980年间,顺序为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而1980年后,常见严重并发症顺序为肺部并发症、吻合口并发症和心血管并发症。 结论食管癌切除术仍具有较高的风险,再入ICU可以成为反映其严重程度的标准。目前,肺部并发症已成为食管癌术后最主要的致死性并发症,其次为吻合口并发症和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9.
背景:多项实验表明牙胚组织在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基因发挥作用,共同促进牙胚发育。 目的:观察牙本质基质蛋白1、成釉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和同源异型盒基因1在大鼠牙胚细胞体外培养的不同时间的表达。 方法:对体外培养后第1,3,6天的牙胚细胞提取RNA,反转录后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成釉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和同源异型盒基因1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牙胚细胞中牙本质基质蛋白1、成釉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3 d时达到峰值(P < 0.05),而同源异型盒基因1 mRNA的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 < 0.05)。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卵巢切除患者术前个体化教育性干预和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60例卵巢切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术前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比较入院后次日(干预前)与术前1 d(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值及生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呼吸)测量值。结果入院后次日2组焦虑值、生理指标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常模焦虑值[(39.34±8.6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在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后,焦虑值、收缩压有明显的降低,均低于对照组(P<0.01);入院后次日与术前1 d焦虑、生理指标测量结果比较:对照组除舒张压外各指标均有所提高,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各指标均有降低,焦虑值、收缩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缓解患者焦虑状态,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及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