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肖迪  刘梅 《山东医药》2016,(8):83-84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效果,为其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急性布氏杆菌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口服利福平600 mg/d、盐酸多西环素200 mg/d,连续治疗6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异甘草酸镁30 m L+5%葡萄糖溶液250 m L静滴,1次/d,连续2周。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症状缓解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0.38%(47/52),对照组为86.27%(44/51),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3.64天,对照组为6.92天,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5/52),对照组为29.41%(15/51),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4.89%(7/47),对照组为13.63%(6/44),两组比较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2.
目的在蛋白质水平明确克柔念珠菌的遗传分化特征,建立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不同谱系克柔念珠菌的鉴定方法。方法选取20株克柔念珠菌,采用MALDI-TOF MS结合分析软件ClinProTools,确定克柔念珠菌不同谱系的质谱标志峰,构建基于遗传算法(GA)的分类模型,用于区分不同谱系的克柔念珠菌菌株,选择25株克柔念珠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利用20株克柔念珠菌构建的GA分类模型,反映模型正确鉴别能力的识别能力值(RC)为100%,反映模型处理测试谱图变异能力的交叉验证值(CV)为97.89%。 25株克柔念珠菌、150张谱图外部验证模型显示其分类能力为95.30%。 确定13个克柔念珠菌谱系相关的特征峰(m/z 3 971.40、3 136.95、3 427.33、2 405.28、2 996.73、2 913.95、3 376.97、6 736.13、5 819.03、4 045.16、5 869.00、3 618.10及3 946.14),可用于正确区分来自不同谱系的克柔念珠菌。结论本研究论证并确认了克柔念珠菌的群体遗传分化事件,同时也建立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快速谱系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83.
不同品系养殖鸡弯曲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规模化养殖鸡弯曲菌感染现状。方法随机采集北京市某规模化养殖场蛋鸡(养殖时间大于120d)和肉鸡(养殖时间小于42d)肛拭子标本,采用两种分离培养方案(80份蛋鸡和200份肉鸡标本直接经选择性培养基划线培养,150份肉鸡标本经24h增菌后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划线培养)进行弯曲菌的微需氧(5%O2、10%CO2和85%N2)培养。从肉鸡标本中随机选取50份,提取病原菌DNA,进行弯曲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相同培养条件下生长菌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80份蛋鸡标本中分离到24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30%;350份肉鸡标本未检测到弯曲菌。通过质谱菌落鉴定,205份标本检测到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为58.6%;145份标本检测到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1.4%。50份肉鸡粪便标本弯曲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分离培养结果一致。结论北京市规模化养殖蛋鸡弯曲菌感染率较高,饲养时间较短的肉鸡未发现弯曲菌感染。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急性喉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炎治疗,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2.0%,对照组为6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呼吸困难、咳痰、肺部喘鸣音、喉痛、声嘶、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对急性喉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结核病在我国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疾病负担日益增加。MTB耐药,尤其是多重耐药、广泛耐药,是结核病临床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MTB耐药性检测已成为结核病临床治疗、监测的关键性问题。目前MTB耐药检测方法主要有表型检测、分子检测以及新型检测技术。本研究对现有MTB耐药性检测的技术方法进行综述,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新型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本文针对文献[4,5]中基于混沌的Hash构造算法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具有适合并行实现及最终Hash值对明文信息敏感依赖的均匀性等显著的优点.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满足Hash函数的各项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人群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后非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的差异蛋白质组,从蛋白水平发现SARS-CoV-2感染人群1-10 ku的特异性血清生物标志物,并确定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后非SARS-CoV-2感染人群1-10 ku血清蛋白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采集166例新冠肺炎爆发前非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245例新冠肺炎爆发后非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及228例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每组血清标本分为3份进行预混,形成3组生物学重复,弱阳离子磁珠富集后使用非标记蛋白质组定量技术对富集得到的1-10 ku小分子蛋白或多肽进行非标定量分析。结果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得到332个蛋白。差异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后非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蛋白组分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后非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相比,筛选到差异蛋白49个(上调表达蛋白20个,下调表达蛋白29个),其中19个差异蛋白已作为癌症、心脑血管等其他疾病的诊断或者预后生物标志物。IPA经典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显著富集到LXR/RXR途径、FXR/RXR途径、急性期反应信号传导、补体系统、巨噬细胞IL-12信号传导与产生、凝血系统、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信号传导等通路。IPA疾病功能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富集到细胞妥协、炎症反应、传染性疾病、蛋白合成等。在血液中检测到PEBP4、SH3BGRL3基因产物,以及GNPTG、THBS1、HSPG2、MAN1A1、LGALS3BP、CLSTN1、IGFALS、PCOLCE、PGLYRP2、PRG4、QSOX1、SPARC、ATRN 13个未曾报道的与SARS-CoV-2感染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后非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1-10 ku蛋白组分无显著不同,而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与非SARS-CoV-2感染人群血清相比存在多个差异蛋白,为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致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肝病并发SBP患者腹水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腹水中分离的105株大肠埃希菌对1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41%,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其中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40%,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为5%,对美罗培南与比阿培南未产生耐药。结论山东济南地区肝病并发SBP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经验性用药可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严重感染者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9.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肝病患者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山东某传染病专科医院住院肝病患者送检痰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分析。结果从65例住院肝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65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21株,占32.31%。从痰液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产ESBLs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ESBLs菌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比较敏感。结论住院肝病患者肺部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比例较高,耐药严重,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提示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