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0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1.
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干预培养的MG 63细胞(人成骨肉瘤来源)。结果显示:TNF -α上调MG 63细胞核蛋白p65表达,下调护骨素(OPG)mRNA和蛋白质表达。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不能阻止TNF -α下调MG 63细胞OPG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青少年骨骼健康状况,探讨腰椎(L2-4)骨密度与性别、血清25-(OH)D3、体重指数、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性发育早晚的关系。方法双能X线仪测定腰椎(L2-4)骨密度,应用Z值,半自动酶标法测定血清25-(OH)D3,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性发育早晚均采用调查法,并分组,作方差及组间统计分析。结果 Z值≤-2.0者百分比为6%,男女组BMD及Z值无显著差异(P0.05),Z值≤-2.0组的25-(OH)D3、体重指数较其他组低(P0.01),素食厌食组的Z值较其他组低(P0.01),有效运动量及性发育早晚不同的各组间Z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能X线测定腰椎(L2-4)骨密度适合于评估青少年骨骼健康状况,骨密度Z值水平与血清25-(OH)D3、体重指数、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性发育早晚等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动作观察疗法康复治疗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2017年 1—12月治疗的 144例脑梗死病人中,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动作康复组,各 72例。常规康复组病人接受肌力训练、运动疗法、运动再学习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常规作业治疗等;动作康复组采用动作观察疗法,让病人观看日常生活能力视频,并进行模拟训练。两组病人均持续治疗 8周,每周训练 5d,每天模拟练习 2次,每次 20 min。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实时功能核磁共振(rtfMRI)检查,比较两组病人运动前区(PMC)和补充运动区(SMA)激活体素,以巴氏指数评分法(B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 8周后动作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 PMC区和 SMA激活体素均高于治疗前,动作康复组激活体素更多(P<0.05)。治疗前动作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病人 B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8周后,动作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病人 BI得分[(82.19±2.66)分,(55.35±2.72)分]高于治疗前[(42.56±12.06)分,(42.01±12.12)分](P<0.05),动作康复组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动作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病人中应用动作观察疗法康复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增加 PMC区和 SMA区等运动区激活体素,有效的促进运动功能重组,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全身骨密度(BMD)测定筛查生长激素不足(缺乏)矮小儿童的价值.方法 应用双能X线(DXA)测定225例6~7岁矮小儿童全身骨密度值,分别以男女生长激素不足(缺乏)组矮小儿童最高骨密度Z值为cutoff值,计算cutoff值对男女矮小儿童生长激素不足(缺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cutoff值对男性矮小儿童生长激素不足(缺乏)诊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46.74%,阳性预测值43.68%,阴性预测值100%,对女性矮小儿童生长激素不足(缺乏)诊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38.03%,阳性预测值43.59%,阴性预测值100%.结论 全身骨密度(BMD)测定筛查生长激素不足(缺乏)矮小儿童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肥胖不仅指过多的脂肪积聚,还包括脂肪的分布异常。内脏脂肪的增加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高危因素。脂肪组织通过分泌脂肪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调节胰岛索敏感性和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因此,研究脂肪组织分布与内分泌特点对防治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97.
特殊类型糖尿病是指除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以外的所有病因引起的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 病可能同时具有1型和2型糖尿病的特征,常被误诊、漏诊。特殊类型糖尿病病因明确,诊断后可能导致治疗方案的 改变。了解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特征对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特殊类型糖尿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并改善患者预后有 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中国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2型(MODY2)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2013年2月至8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4例MODY2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抽提相关家系成员的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后进行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直接测序。结果在4例家系中共诊断10例GCK基因突变引起的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患者。在8例有临床资料的患者中,高血糖的诊断年龄为5.3~44.0岁,查体是主要发现形式,所有患者血甘油三酯水平均正常或低于正常下限。4个家系的GCK基因检测发现2个新突变c.749G〉A(R250H)和C.781G〉C(G261R)和2个已报突变e.127C〉T(R43C)和c.571C〉T(R191W)。结论中国MODY2患者临床表现多样,GCK基因C.749G〉A突变可能是MODY2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及其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肝x受体α(LXR-α)去乙酰化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0、5、10、20 μmol/L)处理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24 h,或以20 μmol/L小檗碱处理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不同的时间(0、6、12、24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BCA1、LXR-α和乙酰化LXR-α的蛋白表达,液体闪烁计数法观察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呈浓度(0~20 μmol/L)和时间依赖性(0~24 h)上调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和下调乙酰化LXR-α的表达,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减少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上述效应在20 μmol/L小檗碱处理THP-1巨噬细胞24 h后达到最大值.结论 小檗碱能上调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这种效应与调节LXR-α乙酰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瘦素在胎儿宫内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为代谢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单胎足月新生儿266名(男婴140名,女婴126名),留取脐带血,出生后立即测量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及胎盘重量。根据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为低出生体重组(n=58,男婴25例,女婴33例)、正常出生体重组(n=180,男婴99名,女婴81名)和高出生体重组(n:28,男婴16例,女婴12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脐带血瘦素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与正常出生体重组[(9±5)μg/L]相比,低出生体重组脐带血瘦素水平[(7±5)μg/L]明显降低(t=3.216,P〈0.05),高出生体重组[(15±7)μg/L]明显升高(t=-4.026,P〈0.01)。女婴脐带血瘦素水平[(11±6)μg/L]明显高于男婴[(8±5)μg/L,t=一3.800,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脐带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体质指数和胎盘重量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1、0.280、0.361、0.323,均P〈0.01)。校正母亲年龄、妊娠前体质指数、新生儿性别和胎龄后,脐带血瘦素水平仍与出生体重呈直线正相关(r2=0.289,P〈0.01)。结论脐带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有望作为反映新生儿宫内生长发育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