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报告1组成年人髋臼发育不良(DDD)患者行髋臼旋转截骨术(RAO)的疗效。方法:采用王金成改良Ollier髋外侧入路,行大粗隆截骨,截骨块连同臀中肌一起向近端反转,在关节囊外距髋臼骨性边缘约1.5cm处做穹隆状截骨,将整个髋臼以球形方式截断并向前、外、下方旋转,覆盖股骨头。结果:12例患者经平均2.5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RAO手术是治疗成年人DDD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髋关节的生物力学及生理特点,明显降低患髋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平乐推按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平乐推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共5例退出,对照组共7例退出。最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7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改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的WOMAC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WOMAC评分明显改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的IL-6、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降低血清IL-6、TNF-α含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对照组的IL-6、TNF-α含量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照组的IL-6含量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F-α含量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76%(24/29),对照组为77.78%(21/2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26/29),对照组为66.67%(18/2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乐推按法治疗KOA,能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更好地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3.
持续性闭式冲洗法治疗骨折术后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术后伤口感染不愈合,影响骨折愈合,使肢体功能不能正常恢复,常是骨科医生很棘手的问题:1997年1月-2003年2月我们采用了感染病灶清除术后持续性闭式冲洗治疗骨折术后感染1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乳腺癌根治患者术后早期抑郁和焦虑情绪反应和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拟行乳腺癌根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氯胺酮组(Ket组)和对照组(Con组),每组40例。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并置入喉罩机械通气后,Ket组和Con组分别静脉持续泵注50 mL氯胺酮(0.5 mg/kg)和0.9%氯化钠注射溶液,均持续20 min泵完。术后所有患者采用相同的镇痛方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于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3天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估,同时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量表)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进行评估。术后2 d内观察并记录患者的NRS疼痛评分,当NRS评分≥4分时给予补救镇痛,每次静脉给予2 mg羟考酮,并记录为1次补救镇痛。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拔管时有无呛咳、苏醒期有无躁动及谵妄的记录在恢复室(PACU)期间的Ramsay镇静评分,幻觉、恶心、复视、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与Con组比较,Ket组术后第3天的SDS量表和SAS量表的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抑郁的发生率(Con组比Ket组:37.5%比55%)和焦虑的发生率(Con组比Ket组:45%比57.5%)也有较明显降低;与Con组比较,Ket组术后第3天的QoR-40量表评分升高(P0.05);与Con组比较,Ket组术后2天内补救镇痛比例有较明显降低;两组在恢复室期间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喉罩拔除时间、复苏室内谵妄及躁动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苏室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复视、恶心、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乳腺癌根治患者静脉给予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降低术后早期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5.
2009年9月~2011年8月应用射频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8例,随访中优良率达85.5%,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68例,男251例,女117例,年龄19~81岁,有明确外伤史仅43例,病程7天~11年。合并下肢放射痛356例,间歇性跛行206例,直腿抬高试  相似文献   
46.
人工假体用于髋部疾患随访分析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52)翟明玉,赵玉贵,王春萍,刘增山Thefollowing-upanalysisonthepatientswithartificialhip-prothesis¥ZhaiMing-yu;Zh...  相似文献   
47.
肱骨骨干结核-例报告翟明玉,杨鸿远,陈金华,王春丽患者女,13岁,主诉左上臂痛、肿1年入院。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上臂中段隐痛,未治疗,以后该部位疼痛逐渐加重。劳累及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级解,曾按“骨髓炎”疹治,效差。查体:一般情况好,体质偏瘦,体瘟正...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估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可操作性和疗效,并选择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治疗寰枢椎脱位。[方法]2003年6月-2009年2月,行一期经口咽入路寰枢关节前路松解,后路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并高位脊髓压迫症14例。术前均行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行C1、2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术后除枕颈融合需颈托固定3个月外,其它无需外固定。[结果]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14例病人均获得了平均18个月的随访,均达到了骨性愈合。没有神经、血管损伤,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病例。12例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2例好转。[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术中复位满意、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寰枢椎脱位患者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前路经口咽松解后路侧块钉板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7-01~2010-10收治9例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31岁。术前患者均有显著脊髓损害表现,采用保留齿状突,大重量牵引下前路经口咽齿状突松解复位,后路侧块钉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术后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3.4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骨性融合,内固定位置好,无松动断裂;脊髓受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表现为肌力增加、病理征减弱或消失、呼吸困难、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消失;JOA评分术前平均8.3分,术后平均15.4分,改良率为72.4%;其中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88.9%。结论采取大重量牵引下经口咽齿状突松解,切除阻碍齿状突复位的挛缩或异常骨化组织,在寰枢椎前脱位反向牵引力作用下,齿状突向下向前运动直至复位,后路枕颈融合可维持寰枢关节复位,消除由于发育畸形引起的齿状突上移寰枢关节脱位的力量,达到治疗颅底凹陷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患者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TAP阻滞。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0.375%罗哌卡因20ml,C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术后2、4、8、24、48h静息、活动时VAS评分和Ramsay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首次镇痛泵按压时间、术后24h内有效按压次数、需使用氟比洛芬酯或咪达唑仑例数、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尿量、首次排气时间。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5天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浓度。结果术后4、8h静息和活动时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术后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C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长于C组、术后24h内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D组使用氟比洛芬酯、咪达唑仑例数少于C组。术后第1天D组尿量明显多于C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术后第2天D组BUN、Cr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阻滞能增强罗哌卡因的阻滞效果,延长阻滞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