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目的探讨胃小弯空肠侧侧吻合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11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治疗的2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进行胃小弯空肠侧侧吻合。结果29例患者中男9例,女20例,年龄30-65(平均50.1)岁。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无一例出现胃空肠吻合13出血、吻合13瘘或吻合13梗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7个月未见胃空肠吻合13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中采用胃小弯空肠侧侧吻合能准确地控制吻合口大小,避免了镜下缝合操作,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2.
预防性添加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成年猪胰岛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开发成年猪胰岛分离方法。方法 取成年猪胰体尾部,胰管内注入0.1%冷胶原酶(type Ⅺ)消化液, 在38.5 ℃水箱中消化后,放入4 ℃Hanks液中分离并用600μm的滤过网过滤。残留的组织重新悬浮在冷Hanks液中,并放入Ricordi’s chamber内振荡5 min后再次过滤。胰岛分离分为对照组(n=14)、Pefabloc(胰蛋白酶抑制剂)组(n=8)及FOY(胰蛋白酶抑制剂)组(n=5)。Pefabloc组和FOY组消化液中分别添加1.0 mmol/LPefabloc或FOY。结果 Pefabloc组及FOY组的胰岛收获量分别为(11 848±3 530) 个/g 和(14 496±3 693)个/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 505±3 349) 个/g,P<0.05。消化后的消化液胰蛋白酶活性对照组为(114.7±50.0)BAEEU,明显高于胰管内注入前的(4. 0±1. 8) BAEEU 及Pefabloc 组的(5. 5±2. 7) BAEEU(P<0. 01),但Pefabloc组与胰管内注入前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胰岛收获量≥8 000 个/g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明显低于收获量<8 000 个/g组的活性〔(78.3±26.7) BAEEU vs (137.5±48.4) BAEEU〕,P<0.05。对照组、Pefabloc组及FOY组纯化后的胰岛对不同浓度葡萄糖显示了良好的胰岛素分泌能力。结论 本实验采用的胰岛分离方法能够获得大量的猪胰岛细胞,而且预防性添加胰蛋白酶抑制剂后进一步稳定地提高了胰岛收获  相似文献   
23.
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治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 ,是否易引起胆管癌及胆囊癌 ?治疗上是否需要切除胆管、重建胆道的分流术 ?目前无统一的观点。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有关文献 ,就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治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25.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约有4.15亿成人患糖尿病,预计2040年将达6.42亿人,其中约90%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1.096亿,位居世界第一[1]。糖尿病最主要的危害是由糖尿病引发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这些并发症常常使DM患者发生失明、肾衰竭、过早死亡等严重健康问题[2]。研究表明糖尿病相关慢性血管并发症主要与血糖水平有关,而传统治疗往往难以实现血糖的长期稳定,难以从根本上阻止糖尿病并发症进展[3-5]。  相似文献   
26.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肠内营养(EN)制剂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早期EN支持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EN组)21例,术前3 d口服能全力作术前肠道准备,术后12~24 h开始以能全力进行早期EN支持;对照组(传统方法组)21例,术前采用传统的半流食-流食-禁食补液方法进行肠道准备,术后给予禁食、输液-流食-半流食过渡.比较两组手术前日晚清洁洗肠的次数、肠道的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的时间以及手术前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并比较肠道准备前(术前3 d)、手术当天清晨(手术前)、营养支持结束时(术后第8 d)的体重、血总淋巴细胞计数(LY)、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清蛋白(ALB) 及前清蛋白(PA)等.结果:两组肠道清洁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前日晚清洁洗肠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当天LY、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较术前3 d时明显升高(P<0.05);营养支持结束时的LY、Hb、TP、ALB及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较术前及术前3 d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前用EN制剂行肠道准备效果好.术后早期EN,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葛根素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梗阻性黄疸(OJ)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OJ伴肾功能损害患者56例,随机分为术后常规处理组(A组)和葛根素防治组(B组)各28例。另选28例无黄疸的需要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为对照组(C组)。观察术前及术后各组血浆内皮素(ET)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肌酐清除率(Cor)与ET呈负相关(r=-0.80,P〈0.01)。与术前1d相比。术后第7天,B组ET显著降低(P〈0.05)。肌酐清除率(Ccr)显著升高(P〈0.01);A组手术前,后两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术后7d,A、B两组ET、Ccr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 葛根索可降低OJ患者的血浆ET含量,改善肾脏组织的血液灌流量,对肾功能损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肥胖及肥胖合并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于2012年7月至2017年11月接受LSG的90例单纯性肥胖病人临床资料。观察术后体质量指数、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cess weight loss,%EWL)以及肥胖合并疾病的改善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LSG,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67.2±4.9) min(50~170 min),术中出血量为(21.2±1.5) ml(10~5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5.1±0.3) d(5~13 d),术后腹腔积液、腹腔出血各1例,无二次手术病例。术后3、6、9、12、18、24个月时%EWL分别为63.8%、74.8%、77.4%、79.0%、79.2%、79.8%,随访3~60个月未出现不可控制的体重下降等恶性营养不良。随访期间出现胆囊结石、缺铁性贫血、胃食管反流症状。术后肥胖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LSG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减重效果确切、安全,对肥胖相关疾病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下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甲状腺激素(TH)及前清蛋白(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行根治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30例为肿瘤组。同期我院收入院的无甲状腺疾病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于术前,肿瘤组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3、5、8天分别检测血清TH及PA水平。肿瘤组于术后给予15~20 kcal.kg-1.d-1的肠外营养支持5~7 d。用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PA水平。结果肿瘤患者术前1 d及术后第1、3、5、8天的FT3、TT3、rT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术后第8天分别与术前1 d、术后第5天的FT3、TT3、rT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8天血清PA与FT3均呈正相关(P<0.01),术后第3、5、8天血清PA与rT3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已存在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  相似文献   
30.
肠内营养制剂辅助术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辅助肠道准备替代传统肠道准备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营养制剂组)于术前3天开始口服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混悬液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传统方法组)术前采用传统的半流食—流食—禁食补液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工作。比较两组手术前晚清洁洗肠的次数,肠道清洁度,以及肠道准备期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乏力、虚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并比较肠道准备前后的体重、血总淋巴细胞记数(LYM)、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水平。结果两组肠道清洁度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手术前晚清洁洗肠(5.67±0.97)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62±1.66)次(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肠道准备后的LYM、PA分别为(1785.81±401.48)×106/L和(170.76±16.32)mg/L,均高于对照组[(1529.29±290.80)×106/L和(158.24±18.56)mg/L,P<0.05],且较肠道准备前有所升高[(1548.95±346.58)×106/L和(153.86±17.67)mg/L,P<0.05];而体重、HB、TP、ALB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以肠内营养制剂辅助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