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1.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21例胫腓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 对21例严重粉碎性胫腓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临床疗效分析按照Johner-wruch标准优17例,良4例.无骨折畸形愈合及感染,无小腿筋膜间隔综合征发生,内固定物无松动或断裂.结论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坚强,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临床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椎管内肿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附1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依据其典型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片大多可获临床诊断。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更提高了其诊断技术,但目前临床上有过多依赖特殊检查,而忽视病史、体检和常规X线平片的倾向,从而造成临床误诊。我院1991~1995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共348例,其中14例(4.OZ%)为误诊病例,有8例(2.29%)误诊手术。为吸取教训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42~71岁,平均54岁。病史1个月~5年。手术确诊为硬膜内神经鞘瘤6例、血管瘤1例、神经胶质瘤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失误,方法:分析该院自1990年2月-2000年8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6例,结果:腰椎内肿瘤,脉管炎,梨状肌症侯群等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共23例,术中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损伤,椎管内静脉丛损伤及术后椎间隙感染共34例,结论:重视病史,仔细查体,熟悉椎管内局部解剖,改进手术方法及技巧是防止和减少失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应用加压滑动鹅头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9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未发现并发症。加压滑动鹅头钉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钉。  相似文献   
16.
应用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351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薛根  王银喜 《中外医疗》2010,29(26):66-67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失误的原因及预防手段.方法 通过对苏州吴中区东山人民医院从1997年至2008年7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随访,对出现的手术失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1例中优良62例,占80.7%,失误11例,占15.5%.结论 完备的术前准备,细致而正规的手术操作,是避免手术失误,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分析8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主要是过分依赖特殊检查,忽视体征检查,没有将CT与临床表现紧密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依据其典型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片大多可获临床诊断。近年来随着CT影象学的发展,更提高了诊断技术,但目前临床上有过多依赖特殊检查,而忽视病史体检和常规X线平片的倾向,从而造成误诊。为吸取教训,现将我院1991~1995年收治的3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中,误诊的14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适应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男24例.女32例,年龄50~92岁,平均76.2岁。结果术中出现拉力螺钉松动2例.内后侧骨皮质缺损14例.股骨头后倒旋转2例。术后半年出现1例切割.螺丝钉穿出股骨头2例.DHS拆除后再骨折1例.随访0.5~3年,48例恢复正常行走.术后优良率85.71%。结论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术中加强手术技巧.注重小粗隆的复位,结合中空螺钉,应用磷酸钙骨水泥.植骨防止螺丝松动.加强DHS拆除后的管理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