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336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1篇
  3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王松  王微  罗猛  赵修华  祖元刚  赵艳丽 《药学进展》2012,36(10):465-470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剂和注射剂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WA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取复方甘草酸苷片剂和注射剂,制备供试药液。分别通过,MTT、Griess和双抗体夹心ABC-ELISA等实验,测定在不同浓度的供试药液作用下RAW264.7细胞活力以及经脂多糖诱导后的RAW264.7细胞的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IL-1β、-6和-10等炎症因子分泌量的变化。结果:复方甘草酸苷的2种制剂药液在0~3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活力无影响。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药液在75、150和300μmol.L-1浓度下对经脂多糖处理的RAW264.7细胞的一氧化氮分泌抑制率分别为13.8%、40.4%和53.8%,并致细胞的TNF-α分泌量降低29.8%、41.5%和52.1%,IL-1β分泌量降低39.5%、55.6%和69.6%,IL-6分泌量降低18.3%、29.5%和39.1%,但IL-10分泌量却提高了8.2%、23.8%和30.8%;而复方甘草酸苷片药液在相同浓度下对同样细胞的一氧化氮分泌抑制率分别为9.8%、27.1%和37.8%,致细胞的TNF-α分泌量降低16.6%、37.0%和48.4%,IL-1β分泌量降低28.1%、47.9%和57.9%,IL-6分泌量降低13.5%、19.9%和28.2%,IL-10分泌量提高了3.9%、14.8%和23.4%。复方甘草酸苷的2种制剂对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相似,其中注射剂的作用强于片剂。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产生促炎因子一氧化氮、TNF-α及IL-1β和-6并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这可能为其抗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2.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同部位的胆管狭窄或闭塞,导致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周身瘙痒及二便颜色改变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上并不少见,常由于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肝门淋巴结转移等压迫和侵及胆管所致。恶性梗阻性黄疸可造成胆管内压力增高、胆管扩张、胆汁淤积,进而引起继发性感染和肝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相似文献   
83.
山梨酸与山梨酸钾抑菌、抗炎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和比较了山梨酸与山梨酸钾对几种常见食品污染微生物的抑菌活性以及抗炎性能。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Griess试剂法。结果:山梨酸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受试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效果强于山梨酸钾;而在抗炎方面,则效果弱于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麻醉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6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顺利完成手术,无任何并发症,术后患者苏醒好。结论: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获得配合,术前探视后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基本情况和发生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我院上报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351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222例,女129例;1~3岁幼儿发生ADR的比例最高(38.50%);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比例最高(79.45%);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主要的ADR,占75.50%;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占较高比例.结论:应加强儿科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患儿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86.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精154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精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对154例精囊炎引起的血精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个疗程后:显效83例,有效46例,无效25例;有效和无效的71例再经第2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5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5%.结论 以滋阴清热、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血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7.
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41例,前脊髓损伤综合征12例,脊髓中央综合征23例,Brown-Sequard综合征6例.JOA评分3~11分,平均6.6分.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CT扫描和MRI检查,根据脊髓损伤特点和影像学表现采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同期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记录术中颈椎周围软组织及骨韧带损伤情况.将MRI检查发现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分析,随访该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MRI显示颈脊髓信号异常37例41个部位;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APLLD)损伤信号28例35处;颈椎后方软组织(EBCT)损伤信号11例;椎前间隙软组织(EBC)损伤信号14例,硬膜囊前间隙(EH)损伤信号12例.术中见EBCT损伤18例加处,EBC损伤20例23处.APLLD损伤34例44处,椎间有不稳定而无APLLD损伤7例10处.MRI显示脊髓信号异常的37例中单节段者33例(89.2%),双节段者4例(10.8%);APLLD信号异常的28例中单节段21例(75.0%),双节段7例(25.0%).术中发现APLLD损伤的34患者中25例(73.5%)为单一节段平面脊髓损伤和椎间盘及韧带损伤,8患者(23.5%)为双节段,1例(3.0%)为三节段;C3~C4节段平面 APLLD损伤为该类患者常见损伤部位(20例,占58.8%).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早期发生并发症14例23例次.33例随访5个月~6年,平均2.2年,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完全恢复正常者23例,末次随访时JOA评分6~17分,平均13.8分.结论:MRI显示单或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前后纵韧带损伤以及颈椎不稳定是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同期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于PEG-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的低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治疗满48周并于治疗前完成肝活检的乙型肝炎患者,取用药后第12周、24周、48周为观察点,记录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应答与肝组织炎症程度(G分级)、肝细胞HBcAg分布的相关程度。结果按炎症级别分组之HBeAg阳性组:治疗48周时G1组总有效率20%(2/10),G2组总有效率56.25%(9/16),G3组100%(6/6);HBeAg阴性组炎症级别G1组10%(1/10),G2组62.5%(5/8),G3组100%(2/2)。按照肝细胞HBcAg表达分组之HBeAg阳性组:48周时浆型表达总有效率80%(8/10),混合型表达组总有效率42.1%(8/19),阴性表达组100%(3/3)。HBeAg阴性组:浆型分布组DNA阴转率为37.5%(3/8),混合型组为28.57%(2/7),阴性组为60%。结论无论按照炎症还是肝细胞HBcAg表达分组比较,最初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各个级别分组所得数据未见明显差异(包括HBeAg阳性与阴性组)。加入时间因素后显示随时间延长,高炎症水平、HBcAg的阴性表达和(或)浆型表达会有更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说明如何对肾病综合征继发奴卡菌感染进行药学监护及其对患者的重要性。方法:临床药师通过跟踪1例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奴卡菌感染的用药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患者应用磺胺药物后病情逐渐好转。治疗期间临床药师提出的合理化用药建议均被采纳,不仅减少了患者用药风险,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奴卡菌感染治疗应首选磺胺药物,出现皮下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临床药学监护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0.
王松  梁庆模 《中国药房》2009,(19):1509-1511
天然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是一种小的调节肽,作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于1973年从羊的下丘脑腺体分离出来,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系统,包括下丘脑一垂体、内分泌、胃肠道消化、脉管、免疫、中枢和外周神经、造血系统等。天然SST分布广泛、作用多样,但半衰期短(小于3min),故人们对其肽骨架进行了各种结构修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