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评价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组(14例)和对照组(21例)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向树突状细胞分化,分化后的树突状细胞表达CD11c、CD40、CD80和CD83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弱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能力减弱,分化后的树突状细胞具有较弱的抗原递呈能力。  相似文献   
812.
目的探索妇女慢性乙型肝炎标志物和新生儿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检测孕妇和新生儿HBV-DNA载量分析和乙型肝炎标志物定量。统计不同孕妇类型血HBV-DNA阳性率和乳汁HBV-DNA阳性率、新生儿HBsAg阳性率和新生儿HBeAg阳性率。统计不同血HBV-DNA定量下乙型肝炎小三阳、乙型肝炎大三阳、乳汁HBV-DNA阳性率以及新生儿HBsAg阳性率和新生儿HBeAg阳性率。结果乙型肝炎中共有291例血HBV-DNA阳性患者,83例乳汁HBV-DNA阳性患者;其中乙型肝炎大三阳孕妇血HBV-DNA阳性率(93.49%)和乳汁HBV-DNA阳性率(48.52%)分别显著高于乙型肝炎小三阳孕妇(24.4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乙型肝炎孕妇中共有20例HBs Ag阳性新生儿,129例HBeAg阳性新生儿;其中乙型肝炎大三阳孕妇新生儿HBs Ag阳性率(7.10%)和新生儿HBeAg阳性率(73.37%)分别显著高于乙型肝炎小三阳孕妇新生儿(1.47%、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血HBV-DNA定量的增加,乙型肝炎小三阳占比不断下降(98.72%、80.95%、72.73%、57.14%、9.09%、0),乙型肝炎大三阳占比不断上升(1.28%、14.29%、18.18%、38.10%、88.31%、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血HBV-DNA定量的增加,新生儿HBs Ag阳性率不断上升(0、0、0、4.76%、5.19%、13.89%),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不断上升(1.28%、9.52%、18.18%、23.81%、70.13%、7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乙型肝炎小三阳或者HBV-DNA阴性产妇发生宫内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且乙型肝炎大三阳和HBV-DNA定量较高的产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1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将其分为早期组(确诊至手术时间≤7 d)与晚期组(确诊至手术时间>7 d),各32例。早期组行早期手术治疗,晚期组行晚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PCT、hs-CRP、IL-6水平、预后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前、手术后、术后3 d,晚期组的PCT、hs-CRP、IL-6水平均高于早期组(P<0.05)。早期组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晚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可降低患儿PCT、hs-CRP、IL-6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手术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14.
目的 研究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通过抑制GRK2活性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小鼠膝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 内侧半月板失稳(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 DMM)手术诱导构建小鼠骨关节炎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P-25给药组和帕罗西汀给药组。术后开始灌胃给药。给药12周处死动物,Micro-CT成像观察膝关节软骨退变、骨重塑异常等情况,番红固绿染色观察小鼠关节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组织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P-25用药后软骨细胞的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小鼠关节软骨严重退变。CP-25可显著降低关节软骨骨赘数量及软骨下板厚度,促进软骨基质再生,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蛋白表达,对膝关节软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P-25治疗可显著降低膝关节组织中GRK2、ADAMTS5、MMP13的表达,并且升高膝关节组织中ColⅡ、Aggrecan表达。体外实验结果表明,CP-25给药可以显著降低GRK2的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15.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小胞外囊泡(sEVs)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人脐带来源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表面标记蛋白, 收集第3~5代MSCs培养上清, 超速离心收集sEVs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形态。将65只清洁级8~10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17只)、磷酸盐缓冲液(PBS)组(24只)和sEVs组(24只)。PBS组和sEVs组小鼠右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2 μl PBS和2 μl sEVs后, 在蓝光照度930 lx的环境下照射6 h;正常组小鼠不做处理。分组处理后3 d, 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结构, 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进行凋亡细胞计数, 视网膜电图(ERG)检测小鼠视网膜功能, mRNA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PBS组与sEVs组小鼠视网膜mRNA表达差异情况, 并进行差异基因KEGG聚类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一步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结果培养的MSCs中CD90、CD105表达阳性, 而CD34、CD45表达阴性, 提取的MSC-sEVs呈直径为80~140 nm的双层膜囊泡结构。...  相似文献   
816.
目的:研究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朴异构酶Ⅱ(Topo-Ⅱ) 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PR)在贲门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gP,GST-π, Topo-Ⅱ和LRP在69例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P-gp,GST-π,Topo-Ⅱ和LRP在贲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49.2%,75.4%,68.1%和58%,均高于正常组织(0,30%,20%和0, P<0.01).随分化程度由高到低,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2.4%,61.5%,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GST-π表达率分别为40%,75.8%和88.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33.3%,69.7%和80.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LRP表达率分别为50%, 54.5%和65.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中,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6%和58.3%,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GST-π表达率分别为57.1%和83.2%,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57.1%和72.9%,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LRP表达率分别为38%和66.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中,P-gp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和24.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GST-π表达率分别为87.5%和58.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65%和72.4%,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LRP表达率分别为70%和41.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四种耐药基因在贲门癌组织中存在共同表达.结论:贲门癌存在多个耐药基因的共同表达, 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作前瞻性预测和化疗方案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817.
目的:在静脉尿路造影(IVU)无法明确输尿管梗阻原因时,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泌尿系成像技术对输尿管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IVU显示为不明原因输尿管梗阻患者即刻接受MSCT平扫,将所得数据资料传至工作站,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显示(SSD)或容积重组(VR)等后处理技术,重组泌尿系三维立体图像。结果:40例IVU无法明确输尿管梗阻原因患者中采用MSCT轴面结合三维重组图像能从多个角度清楚地显示尿路全程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并显示输尿管梗阻部位的状况,MSCT尿路造影(MSCTU)可很好地弥补IVU检查的不足。结论:与IVU比较,MSCTU图像清晰,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使输尿管病变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18.
目的 探讨指振足三里、承山穴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5只善于运动的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指振组,各15只。模型组及指振组采用跑台致力竭建立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指振组通过中指松振足三里、承山穴,振动频率250次/min,每穴5 min,干预28 d。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乳酸、肌酸激酶(CK)水平及腓肠肌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BUN、乳酸、CK水平高(P<0.05),腓肠肌中ATP水平低、MDA水平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指振组血清BUN、乳酸、CK水平低(P<0.05),腓肠肌中ATP水平高、MDA水平低(P<0.05,P<0.01)。结论 指振足三里、承山穴可有效加速运动性疲劳大鼠代谢产物的清除,提高能量供应。  相似文献   
819.
目的探讨术前等待时间对结直肠癌(CRC)患者5年总生存(OS)及5年无病生存(D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419例,按术前等待时间分为0~2周组242例和2~4周组177例,比较两组5年总生存和5年无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并比较差异,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0~2周组与2~4周组5年生存率及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等待时间不是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和5年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从诊断到外科手术长至4周的等待时间不会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5年无病生存率;这为优化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改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以及预康复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820.
浆细胞性乳腺炎并发乳腺癌临床报道较为少见,本文介绍一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并发导管原位癌病例,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全面,通过回顾其病史、诊疗经过及临床结局,结合既往文献报道,探讨提高此类患者术前诊断准确性的临床经验,以及手术治疗相关方案,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